劉坤
摘 要:基于分析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主要存在技術相似;目標一致的共性關系,兩者既能相輔相成,又能共同進步,從而達到高度的領域融合,開辟出信息化時代中的一個全新局面,進一步實現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最終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我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同時,增強企業的整體效率,為企業帶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關系;領域融合
在我國進入到信息化2.0時代后,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也隨之成為迅速發展的行業,為人們的生活、生產都帶來了便利,加快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說,無論是電子信息工程,亦或是人工智能技術,都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于實現我國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因此,這就需要進一步去探尋兩者之中存在的共性,促使兩者之間能夠進一步融合,從而開創出信息化時代中的一個全新局面,最終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智能化發展。
一、電子信息工程的闡述
電子信息工程,就是通過現代化技術,以電子科技等手段,進行信息的處理。這種技術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以及電子設備的開發。可以說,電子信息工程能夠更加高效、快捷且準確的獲取、處理信號,并且進一步提升相關電子設備的應用價值。尤其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已經廣泛運用電子產品,并且對電子科學技術的研發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精力,給予電子信息技術產品高度的關注[1]。
因此,電子信息工程的高效性發展,就會逐漸達到瓶頸狀態。縱觀當下的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發展,不難發現電子信息工程已經存在枯竭的狀況,并且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之下,電子信息工程的相關人才,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以及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難以與時代要求契合,最終會導致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出現尷尬的局面。
二、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
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之間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可以說人工智能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而是需要將計算機等相關技術為基礎,建立出來的技術。當前,我國研究出來的電子計算機技術,能夠通過整理與合并這樣方式,來實現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研究領域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未來會具有更多需要發掘的潛力,擁有非常多的優點,能夠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組建起人們之間的溝通渠道,并且讓人們在家中就能查詢到很多想要知道的事情[2]。同時,人工智能不僅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還能為企業提供支持與幫助,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整體效率,為企業帶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三、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一)技術相似。人工智能主要是計算機技術、控制和信息等理論內容的結合,所以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在技術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說,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都是依靠計算機技術完成的運算,所以兩者的融合,更容易完成技術上的聯合。當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的戰略高度時,就會變得更加快速且高效,為相關的領域突破給予幫助,尤其對我國的科技產業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我國經濟的轉型[3]。同時,我國社會上對電子信息工程的使用十分廣泛,能夠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工作效率和質量。這也說明,很多企業對電子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的投入力度較大,在不斷開發相關的領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新興領域人才的興起,從而人們可以進一步感受到人工智能產物的重要意義。但是因為人工智能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兩者在技術結合時,會出現穩定性不足的現象,所以需要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朝著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去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二)目標一致。當前,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其發展的目標一致,都彰顯出科學性的原則,為人們、社會提供更加便利、優質的服務。其中,人工智能的發展目標,是加強機器人的發展,讓機器人可以與人們順利的溝通,為人們所服務,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之中給予幫助,真正實現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升[4]。同時,近幾年的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和云平臺等,其計算能力在逐漸升高,不僅可以更好的處理好任務,還能有效的解決相對復雜的任務。而人工智能需要機器人學習語言處理、圖像處理等相關技術,這些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息息相關。
所以兩者的融合,能夠相輔相成互相依靠,取長補短去提升技術水平。而且,無論是電子信息工程,還是人工智能,在實際的發展和研究之中會消耗大量的資金,所以兩者的融合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研究的效率,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來節約成本。最終,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相互促進,實現高度的融合,才能推動我國更多的行業快速發展,從而為行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和利潤。
四、人工智能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
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模型系統,去模擬出人類專家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或者模擬出相關工作人員,在構建系統時的邏輯方式,以便更好的解決相關領域內的一些問題,從而生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首先,電子信息工程,需要對計算機的硬件控制、軟件功能得以實現,通常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的資源和成本。而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具有自動化的操作、及時的信息反饋等方面的優勢。其中,電子信息工程數據計算、功能實現中,通過加入人工智能技術的自動化操作,可以省去數據的模型構建,直接在大數據或云平臺之中,進行海量數據資源的計算和處理,促使整個系統操作運行的效率提升[5];而人工智能技術與傳感器的結合,去解決電子信息工程系統之中的故障檢測問題,運用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等智能控制算法,幫助廣大基層職工進行電子信息設備的預診,并反饋出電子信息工程的電路、信號系統中的故障。
其次,對于電子信息工程的智能化系統設計,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工程制造業的發展趨勢。起重工的單片機集成電路、可編輯的邏輯控制器、中央處理器和傳感器等等,在電子信息工程的自動化計算處理之中,能夠進一步支持和保障網絡硬件。而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可以進行網絡數據信息的自動化采集,以及智能監控網絡通信設備、信號的傳輸等。并且借助多種圖像的傳感器,去采集空間中的二維、三維圖像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識別和分析,準確的提取出與標定圖像的顏色、結構等特征,最終匹配數據庫中的存儲信息,更加高速的完成電子信息工程相關的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之間存在著很多共性,具有十分微妙的關系,兩者既能相輔相成,又能共同進步,從而達到高度的領域融合,開辟出信息化時代中的一個全新局面,進一步實現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通過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相互融合,能夠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并且推動我國更多的行業快速發展,最終為行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和利潤。
參考文獻
[1] 梁趙, 任葉容, 付航,等. 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關系探析[J]. 南方農機, 2019, 50(02):238.
[2] 林明建. 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關系探析[J]. 商品與質量, 2019, 000(007):5.
[3] 張笑然. 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關系探析[J]. 電子世界, 2018, 000(003):68-68.
[4] 陳婷. 機械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研究[J]. 中外企業家, 2018, 599(09):99.
[5] 阮國靜, 胡月. 電子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關系探析[J]. 輕松學電腦, 2018, 00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