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也跟著發展,教育和社會聯系密切,包括生產力、政治、文化、經濟等。教育算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推動文化的發展。弄清楚教育和文化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對它們倆的進一步認識,可以幫助它們的發展。
關鍵詞:教育;文化;發展;關系
教育中有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教育和文化的關系,這兩者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對于教育的定義有兩種一個廣義,一個狹義。教育的廣義意義是對于人們的思想有一定影響,幫助人們增長知識的就是教育。教育的狹義意義是目標是幫助人們的身心發展的活動,通常指的是學校的教育。本文主要探討教育的狹義意義——學校教育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兩者。
一、文化可以推動學校教育的發展
學校最早于公元前2500年在埃及建立,它是為宮廷所建立的學校。中國的學校最早出現在夏朝。隨著人類出現,教育也隨之出現了,文化包括很多東西,例如文字和科技,這些都可以很好的推動學校教育的發展。
(一)文字的發展
文字是通過不斷的演變形成的,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一萬年前陶器上所刻的符號。到了夏朝有了歷法之后,它常常被運用在春秋時期的詩詞歌賦中。到了商朝的時候,開始對文字有了一些記載,文字在商朝得到了不斷的發展。文字的出現方便了學校的教學,在西周之后,學校慢慢的成形,有了自己的教學體系,也有了相應的教科書,這些書大多是發揚儒家文化的。所以,文字對于學校教育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科技的發展
學習教育的教科書曾經有千百年都用的是竹簡、木頭等所制成的,所以制作這些書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錢財。當西漢時期發明了造紙術之后,為學校教育提供了便捷。到了東漢時期,造紙術得到了改善,教育的發展也因此突飛猛進。
自從活字印刷術替代了雕版印刷術之后,印刷的速度變快了,方便了教科書的制作,提高了制作的效率,也方便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對于學校來說也節約了印刷的成本,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好的設施,所以學校教育也得到了發展。
二、教育可以推動文化的繁榮
學校教育可以讓文化更具有生命力。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文化可以通過教育得到更好的傳承,在多元化的當下,教育和文化一同發展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推動的歷史
從唐朝可以看出教育能夠推動文化的發展,并且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唐代,書畫、詩歌等都有很好的發展。學校教育使唐代的文化達到了歷史的頂峰。這時的學校經過了不斷的改善已經具有了相應的制度。在唐太宗時期,政府對學校設立了一定的要求,規定了學校的辦學規模。唐朝學校的教育發展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二)影響
1、選擇和整理功能
教育從產生開始,它的選擇文化就一直處于發展狀態。全世界各個國家不斷的交流,教育對于不同的文化進行了篩選,選出其中好的方面進行學習,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這樣的方式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不斷的完善,突出自己文化的特點,使它更具有活力,發展更加繁榮。
2、吸收、融合、創造功能
這些功能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使文化更加開放。各個民族的文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結合,但是其中效率最高的就是學校的教育。學校在進行教育的時候可以不斷地選擇文化,吸收好的文化。此外,學校的教育對象大多是青少年,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更強,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以促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存在于人們的精神中,它與人的心理、思維相連,在人們活動的各個領域都有作用。參考了多元化的特點,筆者認為基本的文化功能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功能,從而拓展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選擇功能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中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文化,人們產生出不同的思想,這些思想不斷的進行碰撞,融合,有時會影響人們的三觀和生活習慣、做事方式等。這些文化在進行傳播的時候,教育也應該參與到其中,為了適應文化的發展,教育需要不斷的進行改革。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些不同的文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對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做出正確的判斷。教育的眾多功能中有一項選擇功能,這個功能有助于人們處理這個問題。所以,第一,我們需要有正確的觀念。第二,要不斷地了解全世界的文化,并對它們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篩選。第三,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選擇正確的文化,學習好的文化,丟棄掉不好的文化。
(二)整合功能
整合的意思實際上是不同的文化共享相同的地方。一個國家它的文化體系由許多不同的文化組成,它所包含的文化種類越多則說明這個國家文化的整合能力就越好。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整合能力不好,那么這個文化很容易消失。中國的文化是多年來不斷的積累形成的,它整合各個時期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學校的教育不斷的進行改革,教育會對文化進行整合,以至于更好的推動人類的發展。
(三)創新功能
知識經濟最主要的就是創新,它可以帶動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不斷的發展。創造是文化的意義,如果不存在創造也就不會出現文化,人們如果沒有創新能力,那么社會也會停止發展。在這多元文化的時代,不同文化的交流、沖突、碰撞都有利于文化的創新。通俗的講,當一個民族的文化受到沖擊,然后進行改變的時候,才能突破自我,打破原有的模式,不斷的發展,跟上時代,文化碰撞中突出的優點也會更加明顯,有利于文化的創作。通過教育,各種文化都與時代接軌,它們不斷的變化,完善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的進行創新,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魅力,不被別的文化所同化,和別的文化和平相處。文化在學習別人好的方面的同時也不能忘掉自己原有的樣子,它需要保存著自己原有的特色。
參考文獻:
[1]方晴.青年文化自信與審美教育的關系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05)
[2]王承偉;金哲植.淺談學校教育與文化的關系[J].才智.2019(04)
作者簡介:
薩日娜,女,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助教,教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