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輝
摘要: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最根本的教學任務,但我們在幾十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淡化。很多學校尤其是面對升學眼里的初中和高中,唯分數論英雄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老師也在這種大的環境和氛圍之下,逐漸淡化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滲透教育。這種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校失去了應該有的模樣,逃學、厭學、違反學校紀律的事屢見不鮮。甚至有很多學生在校外打架斗毆,這給我們的支持教學活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近幾年國家高層也意識到了這種德育教育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缺位現象,因此開始提升學校的德育教育能力。本人通過多年一線英語教學的實踐和探索,認為“師德之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作為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那么教師怎樣才能教會學生做人呢?
關鍵詞: 高中生;立德樹人;探究
一、充分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由于家庭條件、生活環境、個人生活經歷的不同,在個性特點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同性格的學生所接受的批評教育的方式也不相同。高中學生已經處于青春叛逆期,很多學生的個性和行為習慣很難進行有效的規范,他們個性鮮明喜怒形于色,并且他們的情緒波動非常大,很容易感觸一些我們無法預料的荒唐事來。如果我們不了解學生的這些特點而盲目的采用簡單、粗暴的的教育方法,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思想和逆反心理。因此,要作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教師就要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生活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小組合作的表現來了解學生,有的學生反應很快,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小組內很活躍;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有的學生學習很細心;有的學生喜歡幫助別人。教師還可以通過家訪來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家庭的關系最為密切,家訪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
二、教師要做良好的示范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教師的任務在于教書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僅通過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通過自己的人格去感化、教育學生。教師要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在各方面率先垂范,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要嚴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以身作則。起榜樣的示范作用;要堅持“身教重于言教”作為一名老師,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師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什么是德育教育。立德樹人不是空口談。而是要落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如果一個老師能真正做到立德樹人,才能真正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尊敬,才會得到社會大眾的贊揚和認可。
三、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關心、尊重學生
教書育人,就是讓學生學會戰勝自己的弱點。所以說: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包容學生,維護學生的面子是手段,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的健康的人格才是根本。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愛和責任是師德之魂。青少年學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作為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指責他們,而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談心,談感受,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讓孩子接納我們。只有讓學生接納了我們,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才有可能觸及到孩子的內心,也只有這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起到作用。
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未來的希望。每個孩子都是擁有巨大潛能的寶庫。愛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孩子就像是一棵棵幼苗,而教師的“愛”就是其茁壯成長必須提供的各種“營養”。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是沒有魅力吸引學生的,更不可能教育好學生。老師和學生朝夕共處,在學生眼里及時長輩又是老師,還可以是之心的朋友。因此老師給予學生的愛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這種不可替代的愛具有非常大的魔力,可以讓孩子看到希望、感受到溫暖,也可以讓孩子找到人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所以,成功的教育是離不開老師的愛的。真誠的愛心換取的是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總之,所謂立德即樹立德業,所謂樹人即培養人才。作為一名老師,以身作則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什么是德育教育。立德樹人也不是空口談,而是要落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去。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樹立德業,給后代做榜樣,培養人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即便是平時表現不好,也都有偶爾表現好的那一刻,猶如天上的星星,有它閃爍的那一瞬間,作為老師,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仔細觀察,用心發現,及時捕捉,給予鼓勵表揚和引導,讓每一顆星星都更加閃耀。
參考文獻:
[1]霍同彬.立德樹人乃教育的根本任務[J].教育科學研究.2013,(7).
[2]關穎.立德樹人——家庭教育的永恒話題[J]中華家族.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