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層出不窮。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是當前教育行業的一種發展趨勢,對提升教育行業教育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但當前的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本文認為,可以從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效率、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建立評價體系四個方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數字化校園;網絡環境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已經對校園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教育模式與手段產生了影響。教育行業管理人員不及時根據時代要求進行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會影響校園教學效率,降低課堂教學質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應以信息技術為主導,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以應用系統和信息資源建設為重點,堅持總體考慮、分步實施原則,完善基礎原則,突出應用原則和協調發展原則[1]。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教育部門應當積極規劃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不斷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
二、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離不開基礎設施支持。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如果教育部門能夠加強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可以提高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保證課堂教學效益。有些高校在校園信息化建設中屬于被動角色,不是因為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趨勢和內涵才去建設信息化校園,而是為了提升學校的硬件檔次才進行信息化改造。從當前各地院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來看,部分教育部門管理人員依舊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這無疑影響了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質量。因此,在新的發展要求下,各地教育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
第一,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各地教育部門需要為當地院校配備足夠數量的計算機,因為計算機是一切信息化活動開展的基礎。只有這樣,院校才能真正實現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有些高校為了節約成本,在購置計算機時降低配置要求,追求計算機的數量,導致計算機使用不暢。所以,教育部門組織院校購置計算機設備時,應當為其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和渠道支持,以保證院校計算機購置效率和質量。第二,教育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軟件平臺建設,并運用大數據技術將信息化軟件打造成集討論、數據資料、教學資源管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教學平臺,確保院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下載教學資源。基礎設施的有效建設,可以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同時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提供保障。
三、提高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效率
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效率也會對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認識到信息化與數字化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適當提高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質量。目前,部分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效率較低,無法真正體現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一定程度上會對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后期,教育部門管理人員應當加強相關培訓,引導教職工習慣性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效率。
第一,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教育部門可以制定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相關制度,并規定“各院校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按照院校要求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多使用多媒體設備、投影設備講述書本知識,如果教育部門在檢查中發現教師未能按照要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按照規定對相關人員予以處理”。第二,教育部門應當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寫進教師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解析書本知識,并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情景,提升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效率,進而保證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
四、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
技術人員是影響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教育部門在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能夠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就可以有效保證院校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當前的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部分院校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這會降低信息設備的運用效率。數字化校園建設多依靠中標公司,但其后期的運營對校內負責現代技術的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支技術過硬的技術團隊才能保證校園信息化的高速暢通運轉。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教育部門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后勤保障質量。
在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教育部門可以先調查院校技術人員的技術情況,并根據調查結果形成技術人員檔案。如果在院校技術人員調查中發現技術人員的技術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就及時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班”,并將“如何看待現代信息技術”“各種教育基礎設備使用方法”“教育設備常見故障及其處理方式”等作為主要的培訓課程,以此提升技術人員的技術基礎知識。在培養技術人員的過程中,教育部門也應當將培訓與獎懲制度掛鉤,即“院校在培訓完成后會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考核,如果技術人員能夠完成考核,就可以獲得資格證件和相關獎勵,反之則需要繼續接受培訓”。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技術隊伍素質,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持。
五、建立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激勵各院校落實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教育部門能夠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各地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效率,保證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當前,各地區教育部門沒有完善的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評價體系,這會影響地方院校數字化學校建設質量。了解一線教師和學生對數字化校園的好感程度,有利于建設人性化、高效化的友好型數字校園。所以,為了增添數字化學校建設的活力,教育部門應當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好壞,設備是否過硬,軟件是否好用,師生辦事效率、學習效果是否大幅提升,這些問題是評價的關鍵之處。
第一,教育部門可以制定院校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評價體系,并將“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信息資源的建設與使用”“網絡化辦公質量”“多媒體設備的運用”“院校信息基礎設備建設”等列為評價標準,提高院校落實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效率。第二,教育部門可以考核評價教師與學生信息化設備使用情況,即定期開展教師信息技術競賽與學生信息技術競賽,要求各個院校選派優秀教師和學生參與競賽活動,而后根據各院校教師與學生的競賽情況,評價學校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評價體系的建設可以有效提升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3]。
六、結語
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是當前教育行業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提高學校教學水平有顯著效果。所以,教育部門應當加強研究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打造一個觀念、硬件、軟件都先進的立體化數字校園,不斷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優秀的數字化校園平臺可以幫助學校提高教學、科研、財務、學生、后勤等一系列校務管理,進而促進學校實現戰略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艷麗,馮楊.高職高專院校數字化校園的構建——以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1):76-78.
[2]劉繼玲.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內江科技,2019(6):132-133.
[3]龐細敏,徐星火.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與實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