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摘 要:如今我國逐漸邁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各行業的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實際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為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掌握好“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和機遇,積極做好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指導學生制定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路徑,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做好指導,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質量,有效推動高職教育事業穩定發展。本文重點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1]。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
一、引言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高職教育水平與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質量和效率有直接關系。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職學生的就業機會有了明顯的改善,所以高職院校應掌握“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做好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對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路徑進行調整和優化,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效引導高職學生就業,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職業人才[2]。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面臨著較大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將互聯網與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效結合,才能為高職學生的就業和發展提供合理指導。
二、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院校中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為其以后的就業和發展奠定基礎。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社會發展需要
如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制造業等領域也在不斷升級和創新,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能夠有效滿足社會發展,為社會發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就需要積極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結合社會發展需求,有效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二)是高職院校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有效推行,一種全新的高考招生模式逐漸普及,即“院校+專業”新模式,這對高職院校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若想保證高職院校能夠穩定發展,就需要結合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和規律,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將其擺在重要位置,滿足市場發展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職院校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是高職學生發展需要
實際上,選擇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成績偏低,在專業的選擇和分配上也難以保證能夠選到感興趣的專業,導致學生的學習觀受到影響,這對其以后的就業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技術人才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升學生的就業信心。
三、“互聯網+”時代給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的機遇
實際上,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工作中,本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師資力量配備不足、內容方法落后、教育效果不理想等。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給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
(一)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創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社會生產要素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對人才結構的需求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傳統的高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已然落后,在互聯網的催動下,高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也受到了影響,產生了變革,有效地推動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創新,能夠催生出滿足新時期下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需求的新模式,對提升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和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有效實現了職業生涯規劃的線上教育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有效實現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線上課堂教學形式,線上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出每個教師的專業特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的線上教育能夠讓各個專業的教師結合專業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而且也能針對學生專業學習上的問題以及未來就業疑惑等內容進行解答,對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除了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外,也同樣面臨一些挑戰,只有正確應對這些挑戰,才能切實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面臨的挑戰如下。
(一)學生過度沉溺于網絡世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將時間都消耗在了虛擬網絡上,多數高職學生過度依賴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被游戲等影響而無法正常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學生很容易受到網絡虛假信息的影響,嚴重時會使學生誤入歧途,也會導致最佳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期喪失,學生的人生觀、職業觀以及世界觀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最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無法有效開展。針對這一挑戰,教師只有搶占互聯網教育陣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構建新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堂,才能讓學生免受互聯網的不良影響。
(二)學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受到干擾
在高職院校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成為了歷史,但在利用互聯網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技能以及理解不足,互聯網教學水平不高,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大量信息的干擾和影響,而無法正確分辨信息,很容易讓學生的思想受到侵害,而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充分理解和掌握互聯網,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合理利用好互聯網優勢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就業觀念,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效果。
五、“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的有效探索
(一)結合互聯網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實際上,在一些發達國家,早在高中就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但我國高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加上教學資源有限,無法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就會導致學生無法正確認識職業,進而盲目選擇專業,導致高職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也受到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就可以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前到高中時期開展,讓學生利用閑余時間自主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充分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合理選擇專業,并作出良好的職業規劃。
(二)利用互聯網豐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高職院校也將互聯網技術逐漸引入教學活動中,但實際上僅僅將互聯網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媒介,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這并不能滿足新時期下教育活動的發展需求。對此,高職院校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應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打造數字化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利用互聯網不斷豐富職業生涯規劃內容,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以外的內容,正確認識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并總結經驗,為以后的就業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
(三)利用互聯網平臺豐富和創新職業發展路徑
傳統的就業體系已難以滿足高職學生的就業需求,對此,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豐富和創新職業規劃與發展路徑,讓學生認識到新時期下新興行業的就業機遇,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職業規劃,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讓高職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六、結語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面臨著較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就需要教師正視“互聯網+”時代,合理結合“互聯網+”的優勢,有效開展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路徑[3],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2):194-195.
[2]丁唯君.“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學園,2018(29):172-173.
[3]劉健,桂潤楠.“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研究[J].人力資源,2018(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