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

摘 要:伸縮警棍技術是警械武器技能課程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是警察實戰技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只有通過科學、全面、法制、規范的課程教學與訓練,才能在形勢險峻的臨場執法環境中,從容應對各種暴力違法犯罪行為。本文通過伸縮警棍攻、防、鎖控、解脫四個技術層面,查找當前教學的問題和不足。從警棍課程內容設計、學習評價、組織訓練等方面的探討,為解決伸縮警棍技能教學的合理化、規范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伸縮警棍;技能;課程設計;訓練
一、伸縮警棍技能教學現狀
伸縮警棍技術列入警械武器使用課程教學內容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警棍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越來越高。但由于受到警棍技能教材的多元化,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學員學習意識不強等因素影響,伸縮警棍技能教學還存在著如下問題。
(一)學員掌握技術不全面、不熟練
在基層的民警和警校學員中,多數人注重警棍的攻擊、防守技能的運用和提高,忽視了控制與解脫技術的實戰應用。警棍技術運用停留于劈、掃、擋等攻防技巧,使得警棍制服犯罪嫌疑人手段、方法層面的局限性和單一性。此外,一些民警和學員對伸縮警棍技術運用意識上重視不夠,平時忽視技能訓練,導致戰時不懂用、不敢用、胡亂用,從而影響執法效果,甚至導致違法執法的情況發生。
(二)伸縮警棍教學缺乏規范化。
伸縮警棍教學隸屬警械武器課程中獨立模塊,統一由警械武器教師授課。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專業性的差異造成了有的教師善于警棍教學,有的善于槍械教學,從而導致授課內容出現側重差,因此學生學到知識也存在側重差的問題。例如對伸縮警棍技能熟悉的教師,在授課上會更為注重攻、防、鎖控、解脫以及實戰綜合應用的教學,在教學細節上圍繞實戰對抗進行見招拆招的分析和對策教學。對于伸縮警棍研究不是很深入或專長是其他警械和武器專業的教師可能將警棍教學停留在簡單的攻、防層面。
(三)伸縮警棍專用教材匱乏
目前,伸縮警棍技術教材基本上都是依附于《警械武器使用訓練教程》或相類似教材當中。中央及地方警察院校使用的教材不統一,教學內容存在著詳略難易的差別。對伸縮警棍使用的技巧、訓練、執法環境下的合法運用都存在著差異。關于伸縮警棍技術教學的專門教材比較少,目前只有山西警察學院趙華老師編寫的《伸縮短棍實戰技法》一書。該書雖然在技擊技法上囊括了警棍攻、防、鎖控、解脫以及實戰的內容,但是對警棍使用程序、武力等級變化的應對和執法規范化背景下的使用方法沒有寫進教材。
二、課程內容設計
(一)伸縮警棍技術課程學習內容(見圖1)
(二)警械武器使用課程學時分配
伸縮警棍理論(警棍使用程序和適用法律),約占2學時;伸縮警棍基礎使用,約占2學時;伸縮警棍進攻技術,約占4學時;伸縮警棍防守技術,約占4學時;伸縮警棍解脫技術,約占3學時;伸縮警棍控制技術,約占3學時;警棍實戰訓練綜合運用,約占2學時;警棍在執法武力等級變化中的應用,約占2學時;考核,約占2學時。
(三)教學策略與方法
伸縮警棍課程總體教學策略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實戰出發,以解決案例問題為導向,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在未教授正確技術動作前,讓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發揮同學間的能動作用,對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進行交流探討和相互評價。
以教師教授正確技術為重心,運用講授、示范、練習、模擬紅藍對抗等方法提高教學效能和實戰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技術動作。
三、伸縮警棍課程的學習評價
(一)建立學習評價體系
伸縮警棍課程是一項專業性強與實戰實訓有著緊密聯系的技術課程。對于學員掌握技術技能情況應該從運動生理學動作技能形成的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自動化階段以及學生情感目標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在掌握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對教師教學任務完成目標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診斷,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反饋和改進意見。
(二)對教學風險進行評估
伸縮警棍課程設計過程中要針對技術動作、模擬對抗、難度訓練等方面進行科學性、實用性、安全性、合法性、程序性的探討和評估。由教師做出正確和安全的示范動作,說明操作規程和風險提示后。遵循由易到難,從分解到整體的講授過程,讓學生理解并逐步掌握正確技術動作,防止教學訓練過程中發生意外。
(三)撰寫課程教學大綱
伸縮警棍技術教學作為警械武器使用課程教學的模塊單元,有著獨立的教學大綱。大綱要遵循警察院校人才培養的總基調、總目標,結合警械武器課程中武力使用等級的漸進順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養成在執法活動中,應對不同執法對象選擇不同等級的武力反制,建立正確的程序意識和法制意識。要結合伸縮警棍運用的技術特點,從攻擊、防守、鎖控、解脫等知識結構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學時分配等方面提出明確規定和要求,確保教學的規范化。
(四)伸縮警棍技能的評定
伸縮警棍技能技能評定主要從警棍的攻擊、防守、控制、解脫、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實戰能力七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技能水平。通過單、多項技術測驗、觀察、記錄等方法進行測評。為體現評價的公平性,還要統一測評標準,運用至少3名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師進行打評分,采用平均值作為評價分數,確保技能評價的客觀性。
考核內容分為伸縮警棍單警技能考試和實戰應用考試。單警技能考試包括警棍套路、攻擊、防守、鎖控、解脫等科目,目的是考評學員是否形成和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例如正手劈擊進攻時,身體是否有蹬地轉胯,大臂帶動前臂發力,警棍由上至下做劈砍動作,劈砍力度和警棍作用于打擊物的位置是否正確等。實戰應用考試包括伸縮警棍對抗攻擊、對抗防守、對抗鎖控、對抗解脫。在不設預案的情況下,讓情況顯示員自由發揮,設置對抗的種類和難度。一方面評價實操學員的反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評價學員能否做出有效的攻擊或者反制,即技術的合理運用。
成績評定分值(100分制),其中單警技能考試占50分,實戰應用考試占50分。上述2個項目各分為6個等級評定,優秀(50-46),良好(45-41),中等(40-36),及格(35-30),不及格(30分以下不及格)。單警技能分加上實戰應用技能分為課程總得分。若兩項考核目中有任一項不及格,即便總分達到60分也定為不及格。
四、伸縮警棍技能組織訓練方法
(一)手感適應訓練
警棍手感訓練相當于球類運動的球性練習。通過單手前、后舞腕花、體前正反手舞腕花、內外撩花、背花、接拋、滾腕等傳統武術棍術技巧,對手腕手臂以及身體各部位協同運動達到熱身目的,同時增強手腕部對警棍的控制力,促進手部良好的持握手感。
(二)力量對抗訓練
警棍的力量對抗訓練,體現在攻、防、鎖控、解脫等技術環節。例如雙手持棍上格擋技術中,配手持海綿棍朝操作手頭部劈擊,操作手必須及時反應,雙手持握警棍兩端由下往上發力用警棍中段抵御攻擊。在訓練過程中充分體驗成功抵擋攻擊的身體發力順序,形成肌肉記憶和靈敏度應急反應。幫助學生在對抗中形成技術動作的自動化。
(三)實戰模擬對抗訓練
伸縮警棍實戰模擬對抗訓練是在一定防護裝具佩戴前提下的自由攻擊和防守訓練模式,目的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技能進行實戰技擊,提高訓練的真實性和對抗性,鍛煉學生使用警棍時攻防兼備的綜合運用和快速反應能力,避免技術動作的僵化和理論層面的運用。在實戰中暴露問題、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在模擬對抗中生成戰斗力。
五、小結
伸縮警棍技能教學不是簡單的器械使用教學。教學的目的是使學員掌握重要的對敵斗爭的作戰技巧,提高學員實戰當中應對違法暴力犯罪克敵制勝的戰斗能力。通過伸縮警棍教學的科學化、技能化、規范化的課程設計,讓教師(教官)能夠更為清晰的梳理教學內容和教學脈絡,確保技能傳授質量不斷提升,讓學員全面吸收和掌握伸縮警棍的使用技巧,提高自身的實戰能力和防護能力,提高在未來執法環境中的執法效能。
參考文獻:
[1]黃偉強.伸縮警棍使用及訓練研究[J].公安教育,2013(7):37-38.
[2]倪峰.伸縮警棍的使用與模擬情景訓練方法研究[J].公安教育,2012(10):29-31.
[3]唐瑞民.防暴隊形課程設計與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6(5):29-31.
[4]趙華.伸縮短棍實戰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8.
[5]公安部政治部.警務實戰基礎訓練教程[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