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付書科
基金項目:本文受武漢工程大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堂建設項目資助。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轉變。[1]“課程思政”以思政課程的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將有組織、有計劃、有紀律的政治觀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教育納入專業課教學計劃,使學生形成符合一定社會需要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的社會實踐活動。[2]教育部于2020年6月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號召各高校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體制,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
目前,作為三全育人模式的主體,學校、院系、教師三方共同參與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增強思政教育能力,聯合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育人合力。而產業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以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為依托,以培養學生運用產業經濟理論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為目的,與現代經濟社會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3]產業經濟學專業知識體系蘊含豐富的思想政治資源,在產業理論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對提高課程育人效果、培養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具有關鍵作用。
以學習者分析為教學設計基礎。教學設計強調對教學過程以及學習資源的設計與評價,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設置教學環節,提高教學系統的有效性。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者應掌握學習者的一般特征,通過“學習者分析”了解該課程學習者起點能力水平、發展需求、學習心理,從而制定教學內容。[4]產業經濟學課程學習面向已經掌握基本宏微觀經濟學原理、具備基本的經濟學現象分析能力的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的經濟管理類學生。同時,這部分學生也學習過思政課程,對于課程思政與經濟學融合教育能夠快速接受。財經類院校偏向應用化與復合型人才培養,課程思政環節可拓展學生聯系實踐的能力,廣泛涉獵社會科學知識。通常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小組合作等知識綜合形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后疫情時代,線上教學逐漸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形式。在社科類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應積極關注信息化工具與MOOC平臺的使用,進行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探索。發揮線上教育資源的優勢,搭建“課程思政”網絡教育平臺,促進思政生活化、人文化,為學生感受校園思政文化創造線上交流空間。[5]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合理利用教學媒體,多形式、多角度地呈現經濟學思政案例,提出開放問題,提高學生參與理論教學的程度。
以案例分析為教學實踐重點。以時事新聞具體現象為引導的基礎上,結合產業經濟學原理思考具體新聞事件本質,組織學生小組案例分析,要求案例內容應具有專業與價值認識,深入挖掘產業經濟學知識點背后的思政資源。將長期以教師講解理論知識為主轉變為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助的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內生學習動力,更好的接受課程思政教育。
教師應設計各章節課程思政教案要點,分析單個知識點中的思政元素,通過理論闡述,實際案例分析,文本解讀政策等方式為學生講解。《產業經濟學》中的產業發展理論,可聯系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增強制度自信;通過產業結構政策與布局政策,更好地認識我國各產業比較優勢,更好地理解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產業發展理論中,發展規律、資源配置等知識點充分體現“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政府履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等思政元素。
以價值引領為教學體系核心。新時代大學生成才過程面臨著網絡的去主體化沖擊傳統的價值主體、價值觀多元化影響主流價值觀等社會現象,迫切需要思政課程的價值引領。[6]課程思政教學核心在于實現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統一,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后疫情時代課程思政應結合產業經濟學的特色和優勢,圍繞抗“疫”精神、愛國榮校、學術創新、學術自信等方面設置課程主題,引導學生思想發展。基于2020年疫情防控形勢,引導學生關注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由對知識的認知轉化為對于價值的內化,從而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范式。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7]首先,應提升教師思政教學意識與能力,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專題培訓,建立高校聯動課程團隊,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堂建設;定期進行課程思政研討,增加經濟學教學協作交流。其次,應聚焦《產業經濟學》學習者主體,關注其思想動態,搭建線上思政資源交流平臺,促進思政教育生活化。健全課程評估機制,建立課程思政評估指標,促進教師合理設定教學目標。
[1]高德毅與宗愛東,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中國高等教育, 2017(01): 第43-46頁.
[2]王海威與王伯承, 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路徑.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14): 第32-34頁.
[3]梁姍姍, 經濟類專業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以《產業經濟學》課程為例.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 2018. 21(01): 第27-31頁.
[4]普麗華, 閆紅霞與葛桂賢, 教學設計中對學習者分析的研究現狀及改進措施. 教育現代化, 2019. 6(13): 第179-181頁.
[5]張亞萍與王重賢, OBE理念視角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思政”. 汽車實用技術, 2020(14): 第210-212+218頁.
[6]趙蘭香與郭躍軍, 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引領功能.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0(14): 第59-60+79頁.
[7].劉承功, 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 思想理論教育, 2018(06): 第62-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