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思 鄭立新
摘 要:中小企業在創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與保持社會穩定和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國家經濟的活力與人們豐富的生活都離不開中小企業,它是最具創新與成長意義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打擊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正在經歷一場極限的挑戰,面對疫情形勢并以史為鑒化危機為機遇,走出低谷與新的發展之路,尋求突破或轉型發展,是當下的核心要義。以企業家精神為企業內部創新的指引,結合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新冠疫情;中小企業;企業家精神;挑戰與機遇
一、疫情之下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1.中小企業的界定
按照企業從業人員的數量、營業收入的高低及資產總額的大小等標準,結合企業特點,將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進行劃分。以傳統的三大產業即第一產業農業(農、林、牧、漁)、第二產業即工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中的人力指標與經濟指標作為分類標準來對中小企業進行界定。
2.受疫情沖擊最大的中小企業產業分布
據目前數據顯示,從三大產業來看,受疫情影響比重較大的為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由于其業態需要人員的聚集、近距離的互動、協作才可以完成,這導致在疫情爆發以及未完全控制的形勢下,這類服務業收到的打擊和影響會存在較長時間,而對一、二產業影響相對較小。在第三產業中受損較為嚴重的領域如下:
(1)娛樂業
2020年春節期間,娛樂業里,影院內火爆的春節賀歲片,線下的游戲廳,休閑的歌舞廳,孩子們喜歡的各種主題游樂園都被迫關停,本該是一年中的旺季,在疫情沖擊下,一時間喪失了大量的需求,部分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
(2)餐飲業
餐飲業長時間的停止運營,春節又集中備貨導致庫存食材由于積壓時間過長,腐爛變質。而顧客的大量缺失,使資金鏈出現了斷裂。員工工資和房屋租金等一系列固定成本的支出,使餐飲業更加舉步維艱。
(3)旅游業
對于知名度較小的旅游景區,自身盈利能力已經很弱,受疫情限制,損失慘重;對于知名度更高的旅游景區,失去的是往日國內外的大量游客。
(4)交通運輸業
受旅游業及居家隔離影響,交通業受眾群體也大幅下降。假期延長,許多企業采用線上辦公,學校采用線上教學。各種返程人員歸期后置,飛機、火車、客車等運輸工具客流量再度受創。
(5)線下教育業
疫情影響下,人員無法大量聚集,線下教育方式無法克服其影響而滿足學生的需求。取而代之,線上教育蓬勃興起。
新冠疫情對于一、二產業,也具有一定的沖擊。從農業來看,農民供給過多,農產品過剩。且交通不便,導致農產品積壓受損。從工業來看,在供給方面,材料供應商受限,供給不足;在生產過程中,員工無法及時復工;在銷售方面,購買方由于疫情導致資金斷裂鏈,無法如期購買,供產銷整個產業鏈都受到系統的影響。
3.企業面臨的困境要素構成
(1)資金鏈斷裂
停工停產導致的企業沒有現金收入,還要支付員工的薪水與各種租金,受整個疫情大環境的影響短期內無法復工,裁員、減薪、破產、熬過春天尋找機遇或籌集資金轉型發展成為企業的各種選項。
(2)企業無法恢復全部的產能
復工復產的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聯動,導致無法全部開工滿負荷運行,成本增加或微利,這時員工會出現冗余,企業處于勉強維持狀態。
(3)企業沿襲原有的經營還是轉型發展成為兩難選擇
重啟之后,企業原有的業務都受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企業可以恢復到原有的生產經營規模,有些企業永遠無法回到從前的狀態,是繼續低位運行還是轉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都困難重重。
二、非典期間與當下疫情中轉型與創新發展的企業案例
1.非典期間崛起的巨頭公司
(1)淘寶是在馬云及全體員工隔離的背景下誕生的創意
2003年非典期間,疫情給馬云和他的公司造成巨大損失。預估發展形勢,馬云決定開發一個拍賣的網站,并將該項目作為核心戰略保密,要求所有參與的員工簽署保密協議,辭職回到創業基地——湖畔花園的公寓,這就是淘寶的孕育、上線,同時12個月內實行免費政策,承諾三年內不盈利,成功吸引無數目光,并幫助人們實現足非典疫情之下不出戶購物的實際需要。正是馬云的危機自救意識與創新的精神,對員工潛能的激發和社會責任的擔當,讓淘寶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2)京東的電商平臺是在線下銷售受阻誕生的創意
在北京中關村,原本依靠電腦零售的劉強東,受非典疫情影響,停止線下店面業務。企業面臨破產,劉強東利用網絡,推銷商品。由于京東信譽高,很快擁有受眾群體。當疫情得到控制,劉強東停止擴大線下店面,線上店面仍保持運營。在后期數據對比中,網絡訂單遠高于線下訂單增速。劉強東集中全部力量經營電商平臺,他敏銳的洞察力及冒險的精神,讓他在疫情之中,為京東贏得更好的轉型發展機遇。
(3)俞敏洪的負責任讓新東方走出困境與大發展
在非典疫情發生時,新東方線下機構全部停止。除退還學費外,俞敏洪還要支付固定成本。他頂住壓力,籌措資金退還學費保住了新東方。看到興起的線上機構,新東方果斷地轉型。憑借俞敏洪勇擔責任和執著的精神,成功帶領新東方重回巔峰。
(4)攜程的內部挖潛與著眼未來贏得旅游業報復性反彈
非典疫情對旅游業就是一場致命的打擊,但梁建章堅持不裁員。對于員工,由于工作時長縮短,工資部分發放,節約成本。對于閑置資源,攜程向招商銀行出租呼叫中心,進行信用卡銷售。他對員工的負責,和對未來準確的預判能力,讓攜程終于迎來了報復性反彈。
2.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企業主動作為的啟示
(1)格力投入口罩生產線是社會使命也是遠見未來
新冠疫情爆發后,口罩成為了稀缺資源。董明珠宣布不僅生產防疫設備,還要生產口罩。格力空調對社會使命的擔當,既滿足了社會公眾的需求,還向社會展現了企業負責任的形象。
(2)餐飲業的自救——開啟外賣與共享員工
對于餐飲業的自身經營,通過與美團、餓了么等外賣企業合作,打開銷售渠道,使虧損降低。餐飲用工人員閑置過多,而其他行業卻用工不足,“共享員工”因此產生。它將閑置的餐飲人員,調配到用工短缺的行業,緩解某些企業用工難與某些個體無工可做的雙難困境。
(3)在逆境中生長是靠員工還是靠裁員
從企業當前形勢來看,裁員可以減少成本,降低損失。但從企業發展長遠角度來看,裁員并沒有解決根本上的問題。經營者應著眼于未來,進行挖潛與整改,實現企業創新,困難時期贏得員工的企業也將贏得未來。
三、企業家精神與社會使命是企業渡過難關與持續發展的基石
1.企業家精神與社會使命的內涵
(1)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創新精神。不同學者對于創新精神有著不同理解,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經濟首創精神”可以激發企業家潛力,促使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發展。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首次將實踐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相結合,并將創新機遇歸結為七個來源,實現系統化的創新。
企業家精神的天性是冒險精神。美國的經濟學家奈特認為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是風險偏好者,大部分人喜歡風險較小。后者愿意交出對不確定性的控制權,但條件是企業家要保證他們的工資。在不確定因素下,需要企業家適度的冒險精神,否則就會喪失機遇。
(2)企業家社會使命的內涵
一個有社會使命感的企業家不會滿足于企業的盈利,更不會有以破壞環境或損害人們身心健康而牟利的行為,相反在國家或社會出現危急的時刻,企業家會發揮自己擁有的資源優勢,挺身而出,去踐行自己的家國情懷。汶川地震、非典肆虐、新冠肺炎疫情之時,企業家群體都成為一支非常重要的社會救助力量,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迅速地投入了湖北武漢防護服、測溫儀、口罩、消毒液的馳援以及病毒防治疫苗研發的資金投入上,他們決策果斷、迅速、及時。這就是企業家為企業利益以外的社會公眾利益與福祉所作的奉獻與擔當。
2.企業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構成
在企業家精神諸多的要素中,創新精神、適度的冒險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堅韌不拔的精神是最為重要的,在危機與困境的時刻,企業家就像在波濤洶涌、險象環生的海上航行的舵手,企業同舟共濟的命運就掌握在他手中。
3.企業家精神與社會使命確保了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
(1)堅韌與執著會助力企業走出疫情的低谷
疫情出現的危機只是一時,而企業的長遠發展才是關鍵,這個時候企業家的堅韌與執著精神,是鼓舞與穩定企業走出低谷的壓艙石,帶動企業上下同心,積極地應對眼前的挫折。
(2)誠信與社會使命會使企業在困境中得道多助
在新冠疫情期間,武漢一家名為Wacanda的咖啡店,免費為醫生提供咖啡。一經報道,網友紛紛線上購買來支援咖啡店的義舉。最后咖啡店老板決定保留成本,將利潤所得全部捐給武漢醫院。他勇擔責任的行為,為企業樹立了良好形象,贏得消費者的心。
一個好的企業形象會讓企業在困境中,獲得更多的幫助,助力企業擺脫危機。
(3)對員工負責在困難時期會贏得員工的忠誠與員工潛能的釋放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在面臨盈利能力下降時,選擇裁員降薪。而格力空調總裁董明珠表示不僅不會裁員,還要再招5000個以上大學生。也正是這種對員工的負責任的態度,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激發員工潛能的釋放。
(4)企業家精神勇于和善于創新的素質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新冠疫情期間,由于外出受限,許多果蔬菜店通過與顧客建立線上聯系將新摘的果蔬,以圖片形式與顧客分享,配送蔬菜,或者通過外賣訂單,滿足顧客需求。這種形式上的創新,特殊時期避免了庫存積壓,又滿足了百姓不能外出的消費需求。企業家勇于和善于創新的精神,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企業家敏銳的洞察力會在疫情的“危機”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新冠疫情期間由于無法按時復工復學,線上教學、線上辦公、會議、音樂會等平時在線下進行的都可嘗試線上進行,網購得到了強化、“宅經濟”的模式引發新的需求、餐飲與衛生的習慣都會發生變化,企業家敏銳的洞察力,讓他們身處困境更能思考與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四、充分解讀和利用好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
1.保障優良的市場環境
國家在市場準入方面政策適度放寬。打破一些不合理的限制,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在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中,對相關內容進行相應的縮減,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機遇。在企業注冊與注銷程序上,辦理手續更加簡便,并主動向有需要的中小企業提供幫助,對不同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緩解企業壓力。
2.緩解融資困難的問題
在融資政策上,完善融資制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在低額票據上,支持中小企業貼現。在貸款政策上,擴大了再貸款的中小銀行范圍,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小額貸款的機會。
完善債券發行機制,鼓勵專項基金對中小企業的投資與兼并。在債券發行上,為防止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逐漸向創新型基金債券發展。加強知識產權融資質押的機制,提高知識產權對企業增加貸款的重要性,鼓勵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方面的創新。
3.適度減少企業的稅費
為緩解中小企業負擔,國家對中小企業進行適度減少稅費。中央財政設置一定資金,分配給地方,對于業績出色企業進行獎勵及對資金短缺中小企業進行補貼。同時,通過網絡數據進行實時監管與統計。
4.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
保障中小企業擁有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運用財政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新資金。通過科技計劃加大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調整完善科技計劃立項和管理方式。鼓勵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共享資源,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提高專業化程度,提高企業服務能力,做到精準扶持企業。健全共享機制,鼓勵科研機構健全網絡平臺,健全機制,推動先進的實驗設施對中小企業進行開放,促進中小企業吸引人才聚集。
5.充分利用地攤經濟政策增加活力與收入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經濟狀況持續低迷,中小企業遭遇不同程度打擊,在這種環境之下,就業問題也變得十分嚴峻。而地攤經濟憑借其進入市場門檻低、運營失敗風險低、銷售商品價格低等特點,拓寬了就業渠道,為求職人員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地攤給從業者增加了經營的經歷與經驗,為擇機創業打下了一種心理基礎,心理抗風險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地攤經濟的優勢,對企業的庫存商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清理,將可能變為壞賬的損失降至最低點。因為地攤經濟銷售商品不受限制,大部分的商品生產也是來自于中小企業的供應。利用地攤經濟的形式,將商品進行販賣,中小企業可以快速收到回籠資金,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的壓力。讓一部分員工參與地攤售賣,擴展了企業銷售的平臺與渠道,鍛煉了員工,從而避免企業困難時期考慮裁員而傷害員工的感情,又因此失去熟練的勞動力,這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而地攤會造就部分的業主和未來的中小企業家,這一點已經為歷史所證明。
五、結語
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國外疫情仍在高漲的不確定環境下,復工復產的中小企業已經不同程度地“受傷”,有的店鋪再也無法或無力繼續經營,他們或許是疫情之前剛剛投入資本開張,還未見利潤就已經被迫停工,員工工資以及租金讓其血本全無,還會負載累累,很難東山再起。而許多中小企業正是發揮了企業家精神的堅忍不拔、創新與捕捉機遇的洞察力,順利實現中小企業轉型發展與數字化升級之路,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門店與直播相互映襯,有的結合疫情后國家重點扶持與社會需求的產業方向調整企業的經營行業領域,從而抗風險能力更強。有些通過借鑒非典疫情下中小企業崛起的經驗,結合企業情況,實現企業進一步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和發揮好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穩定企業資金流,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吸引與儲備更優秀的人才,在不確定的環境條件下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
參考文獻:
[1]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C].中國硅酸鹽學會房建材料分會防水材料專業委員會.全國第十四屆防水材料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中國硅酸鹽學會房建材料分會防水材料專業委員會:中國硅酸鹽學會,2012:148-149+189.
[2]白少君,崔萌筱,耿紫珍.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研究文獻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23):178-182.
[3]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J].冶金企業文化,2018(01):43.
[4]曠錦云,程啟智.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80-85.
[5]倪自銀,趙永亮.我國中小企業成長的內部障礙及其超越[J].管理現代化,2005(05):38-40.
[6]饒揚德.企業可持續成長能力及其提升機理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9,23(07):108-111.
作者簡介:趙學思(1998- ),女,黑龍江北安人,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級會計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財務與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通訊作者:鄭立新(1968- ),男,黑龍江五常人,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指導教師,研究方向: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