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1、前言
高校藝術類擴招使得很多學生紛紛走上了藝考之路,因此,美術高等教育在新時代獲得了發展的新契機,但同時不可忽視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高校美術理論教學課程對于藝術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雖然我國很多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體系已經漸趨完善,但是在教學內容與形式創新方面還存在著不足,美術理論本來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以理論聯系實踐,真正的使美術理論的應用價值得以發揮出來。
2、高校美術理論教學現狀
2.1老師及學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近些年來隨著藝術類院校的擴招,高校越來越重視美術理論教學,在教學內容及形式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創新,但是,由于教師和學生沒有從根本上引起重視,所以導致很多院校的美術理論教學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教師注重對學生實際的美術技能的訓練,卻忽視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積累。[1]一些高校為了節省師資成本,沒有聘請專門的美術理論課程授課老師,甚至由其他專業的教師來擔任此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這就導致美術理論教學課程很大程度上淪為了一種應試性教育,并沒有對學生的美術理論學習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和啟示作用。教師和學生均沒有對美術理論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本人的教學素質不高,學生往往也難以調動美術理論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2課程內容設置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很多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內容設置比較陳舊,沒有從課程發展的實際要求和社會對于相應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來調整課程內容,而是因循守舊,始終教授給學生固定的、已經過時的內容。高校開展美術理論教學課程,主要就是在老師的帶動之下,指導學生學習與積累一定的美術理論知識,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扎實的理論知識之后,才可能具備良好的美術素養,從而能夠指導他們更好的展開一系列的美術實踐活動。[2]但是,很多美術理論課程授課老師,自身不注重學習那些比較先進的、與時俱進的美術理論,從而使自身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課程內容設置比較陳舊以外,課堂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雖然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高校各個課程的教學模式更加的靈活和多元化,但是也有一些教師依然以傳統的口頭授課為主,甚至是照本宣科,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使得美術理論教學課程枯燥乏味。
2.3教學資源落后
很多高校的美術理論課程教學,很多年的使用的是同一種教材,而且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注重充分的調動和開發課程資源,導致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不能與實際的美術理論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很多高校美術圖書資源十分匱乏,除了上課用到的教材以外,學生不能夠輕松的獲取到其它各種可利用的圖書資源。[3]除此以外,學校所開設的美術理論課程,還缺少社會實踐活動資源,不能夠與企業建立起積極有效的聯系,也沒有按教學目標的要求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因而不能夠有針對性的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應用型美術人才。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來源,就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因此不能夠使藝術人才培養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3、高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創新策略。
3.1提升教師和學生對于美術理論教育的重視程度
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只有具備先進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活動。所以在高校美術教學活動當中,如果老師僅僅注重對于學生的技能方面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科學的指導學生積累扎實的美術理論知識,才可能使他們在畢業之后,更好的適應企業提供的各種崗位。美術理論教育對于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藝術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美術理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傳統的以技能性教育為主的美術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4]并且,對于美術這種藝術性學科來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的不斷改變,其本身就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傳統的美術教育僅僅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視了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美術技能,卻缺乏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理論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那么教師應該首先提高對于美術理論教學的重視,美術理論教育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人才的綜合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美術理論教育擔任的培養學生創新和審美能力的教學任務是繁重的,需要各大高校和教師紛紛引起重視,從而指導學生更好的領悟和學習美術理論,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對于應用型、創新型藝術人才的需求。
3.2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今,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高校的教學活動當中,已經普遍的運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樣式,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豐富畫,趣味化,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5]伴隨著高校教學規模的擴大和辦學條件的提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高校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美術理論教學也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創新教學模式。美術理論教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各種概念、規律等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會比較吃力,如果不注重創新教學方法,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運用多媒體輔助美術理論教學,教師可以將原本的教學內容通過圖片,影像資料等展示出來,一方面教師減少了備課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減少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學生可以從各種圖片,視頻當中去感知美術理論的魅力,了解理論知識的深刻內涵,提升美術素養。并且,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使美術理論教學課堂更加活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的進行交流和探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自覺的參與到課程討論當中來,大大的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教學的刻板性。[6]同時,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使美術理論教學產生親和力,改變學生對于美術理論課程枯燥的印象,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抽象的理論課程變得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也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法,能夠削弱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干預性,由被動式的接受轉為學生自主探究,大大提升了美術理論教學的效率。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各大高校的美術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就美術理論教學來說,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學生及老師對美術理論課程重視程度不高,美術理論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美術理論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在教學方法方面缺乏創新,教師個人的理論水平不足,等等。為了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那么高校就必須要針對現階段美術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張夢歐.高校美術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09)
[2]周正旭.美術理論教學及其預設問題研究[J].文教資料,2016(05)
[3]熊偉.高校美術理論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4]柯姣.淺析高校美術理論教學[J].中國藝術,2017(03).
[5]杜先紅.高校美術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1).
[6]潘維守.高校美術理論教育現狀及其改進措施[J].大眾文藝,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