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思
摘 要:現如今,學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職業高中的課堂上,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音樂教學。音樂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和自身綜合素質。音樂的學習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審美、心理狀態,而師生互動教學有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品質,促進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職業高中;音樂課堂;互動教學;教學手法
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音樂教育作為非應試教育的一種文化課,更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推動師生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師生配合緊密。本文將從職業高中音樂互動式課堂教學入手,探討在現階段教育的發展下,如何幫助教師進行職業高中音樂課堂互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促進音樂課堂互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一般來說,對于職業高中的音樂課程,許多學校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只是在課程形式上增添了音樂課,還是重視語數英的應試教育,導致音樂課程的數量不斷被擠壓。所以,這也導致了許多學生也不重視音樂課,只是將音樂課堂當作一個休息的地方,在課堂上搞其他小動作,沒有聽課。而老師也是按部就班、枯燥無味講解課本上的音樂知識點,并沒有起到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茉莉花》,在職高教師一般都是將音樂放兩三遍,之后枯燥講解歌曲的由來、傳唱、經典程度,一節課草草了事,學生在低下各玩各的,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不到一點作用。教師要與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互動,有問有答。教師可以在播放幾遍《茉莉花》之后帶領全班同學一同演唱,讓學生自己講解本課,這樣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養。藝術是一種享受,師生一同沉浸在這種音樂的環境里,感受音樂的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過程還可以提高他們提高音樂的學習興趣和熱愛,進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實施互動教學的教學模式特大的優點就是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班級同學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做到學習為學生、學習促進學生成長。
二、促進音樂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音樂作為實用型學科,學習不應該僅限于課本,教師還應結合學生興趣和時代特點來進行創新拓展。音樂學習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要想培養學生這些能力,就要讓學生對音樂課堂產生興趣,這就要老師結合學生的個人音樂喜好來進行授課。由于時代原因,學生們廣泛接觸流行樂和搖滾樂,若強迫學生聽戲曲、京劇,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對于音樂興趣的培養。
例如,教師可以在第一課講解“怎樣欣賞音樂”,教師可以播放在學生中廣為流傳的歌曲,如《消愁》《少年》《煙花易冷》等歌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分析興趣。與文化課程不一樣,音樂課程沒有固定的知識和內容,注重對于音樂鑒賞能力本身的培養,而不是僅學習特定的曲目和歌曲。教師還可以將傳統版本音樂與翻唱版本進行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當今音樂特點,將一些正面的流行歌曲納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范圍之中,這樣學生們很容易產生學習興趣,進而使音樂課堂靈活多變。而且,現在學生使用電子設備較多,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歌曲MV展示,進行輔助。多媒體的功能包含多種伴奏、樂器伴奏、歌舞表演,更方便學生的學習,又能吸引學生眼球,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
三、促進音樂課堂互動,增強師生感情互動
由于學生在中小學時音樂課程相對匱乏,導致了職高的音樂課程的教學很難展開。學生們不理解音樂的內涵,認為音樂好聽就行,這極大地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學生不理解音樂中的內涵韻味,這時就需要老師與學生進行不斷的互動,教師循循善誘,讓學生將自己對于音樂情感的認知和理解表述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是對話語言的互動,更是心靈情感上的互動交流。
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河淌水》這一首音樂時,教師可以采取問答加分形式,讓學生下去自己了解歌曲的含義、歌曲創作背景、作者信息等等,因為采取加分學生會積極踴躍參與其中,讓學習減少疲憊。教師勇敢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探索傳授知識。學習是疲憊的,同學在學習文化課之后本就無心學習,所以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手段下,學生根本不會收獲什么有質量的知識,而互動式教學一掃傳統課堂的枯燥乏味,學生可展現自我,師生之間的思想不斷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課堂也會變得越來越精彩,當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暢所欲言,發揮自我,那就是音樂教學的成功。這在種情況下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斷融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來了,動力增加了,給老師教學也提供了信息,這樣的課堂才更加精彩。
音樂課堂的時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但就我國目前的職高教育情況和水平而言,音樂課堂學習并沒有得到完善落實和實踐,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模式較大漏洞,不僅是行動上的不足,更是中心思想的缺失。所以,老師們在進行音樂課教學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創新自己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們多交流溝通,進而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黃永利.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程教育研究,2017(13).190.
[2]陳智林."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9):2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