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芹香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分析儀聯合血細胞形態學觀察篩查血液系統疾病的應用價值,從而為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依據。方法:選取本科檢測的100例血液系統疾病血液樣本,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為2018年8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對患者進行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以及細胞形態學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結果:血液細胞分析儀與血細胞形態學兩種檢查方法之間的檢查結果存在極大的差異(P<0.05)。在白細胞減少、核左移以及紅細胞異常篩查的過程中,兩種檢查方法沒有較大的差異(P>0.05)。結論:血液分析儀聯合血細胞形態學觀察篩查可以有效地篩查血液系統疾病,效果良好。
【關鍵詞】?細胞分析儀;血細胞形態學;篩查;血液系統疾病;應用價值
文章編號:WHR201910171
血糖規檢查可以為臨床診斷提供一定的依據。伴隨著我們國家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血細胞分析儀已經在臨床應用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廣,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提高了臨床檢驗科血常規檢查的檢查效率[1-3]。本文探討了血細胞分析儀和血細胞形態學觀察篩查血液系統疾病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科檢測的100例血液系統疾病血液樣本,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為2018年8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患者的男女比例為52∶48,年齡為19~68歲,平均年齡為(46.31±13.24)歲。
經過病理檢查發現,這些患者的病情分布為:75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ous?mononucleosis,IM);5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ANLL);1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2例,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TH);1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myelognous?leukemia,CML);5例,惡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ML);2例,多發性骨髓瘤(Mutiple?myeloma,MM)。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已經成年;2)患者的相關機體功能正常;3)患者知曉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并自愿加入到研究當中。
排除標準:1)兩組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當中的一般資料不全者;2)拒絕加入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1.2.1?試劑與儀器?本組研究當中的采血管為美國BD公司生產的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上海血細胞計數板(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奧林巴斯有限公司生產的CX21型雙目高倍顯微鏡,日本光電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MEK-7222K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1.2.2?檢測方法?應用抗凝血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的末梢血,對患者進行血細胞分析檢測以及細胞性形態學檢查。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以及細胞形態學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將所有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的相關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之中,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表示形式為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采用(n,%)表示。P<0.05表示對比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血細胞分析儀報警信息與血細胞形態學檢查比較
在對幼稚細胞、異常血小板以及異型淋巴細胞篩查的過程當中,血液細胞分析儀與血細胞形態學兩種檢查方法之間的檢查結果存在極大的差異(P<0.05)。在白細胞減少、核左移以及紅細胞異常篩查的過程中,兩種檢查方法無統計學差異(P>0.05)。其中具體內容如表1、表2所示。
3?討論
這些年來伴隨著我國血細胞分析儀技術的不斷進步,血細胞分析儀在臨床檢測的過程當中應用較為廣泛,自動血液分析儀是臨床檢測過程中一種比較方便快捷、高精度的檢查方法。而顯微鏡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則是一種常見的檢查方法。這兩種檢查方法各有優劣,一旦患者出現血細胞分析儀報警信息,就可以對患者進行形態學檢查[4-6]。近些年來,雖然血液分析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其仍然沒有辦法完全準確辨別血液中的細胞。基于這樣的情況,有效地探討血細胞分析儀聯合學細胞形態學觀察的效果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與目前臨床醫學界的研究結果相似,在報警信息方面,血細胞分析儀在異常血小板、幼稚細胞、異型淋巴細胞方面的異常提示與顯微鏡鏡檢有顯著差異(P<0.01),而在核左移、白細胞減少及紅細胞異常方面的異常提示與顯微鏡鏡檢無明顯差異(P>0.05);在診斷血液系統疾病方面,血細胞分析儀在診斷白血病、貧血及感染發熱方面與與顯微鏡鏡檢無明顯差異(P>0.05),在診斷血小板疾病上與顯微鏡鏡檢有顯著差異(P<0.01)。
綜上所述,血細胞分析儀聯合學細胞形態學觀察可有效篩查血液系統疾病,具有極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菊美,唐宇翔.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意義[J].名醫,2019,(08):149-150.
[2]?馬學峰.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08(04):140-141.
[3]?崔麗娟,張杰克,萬少暉.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和血涂片細胞形態學聯合使用的檢驗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9,32(03):668-669.
[4]?趙婧萱.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04(15):97-99.
[5]?江秋蓮.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08(03):167.
[6]?陳剛,江明,曲建華,等.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細胞形態學觀察篩查血液系統疾病中的價值研究[J].河北醫藥,2017,39(08):1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