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龍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作為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競賽,具有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等鮮明特點,可以與現代教學工作的基本階段(產生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與檢查知識)有機對接,從而推動授課方式變革,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引領高等教育改革全面縱深發展。文章針對以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促進教學工作,推動高等教育改革進程,從政府、企業、院校、教師等角度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競賽;高等教育教學;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4-0121-02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迅猛的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唯分數論、遠離實踐等情況,因此亟須進行高等教育改革。與此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已經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并且作為“第二課堂”充實了高等教育知識體系。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與運用知識,系統重塑知識架構,還可以鍛煉學生快速適應新環境、新領域的能力,為其日后創新創業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可以看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在推動新時代課程高等教育改革、促進高等教育評價體系轉型等方面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競賽
與傳統知識教育或專業教育相比,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多學科交叉融合、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商業化和社會化程度高等鮮明特點,其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屬性決定了在創新創業競賽中,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教育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或競賽要求選擇學習的課程和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由于身份和經驗的局限,學生如果直接投身創業實踐,將大概率遭遇創業失敗,進而影響學業甚至身心健康。而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為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了良好載體。競賽過程中,多種實踐活動相互交織,對學生各方面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均有要求。學生不斷地遇到問題、提煉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針對問題開展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實現自我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是以高校學生為主體,以開創或參與事業為目標,針對社會需求或學術問題,基于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個人能力素質,通過創新的技術、方法及模式開發和整合各種資源,尋求問題解決方法,并爭取優勝的實踐活動。創新創業競賽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基礎性的實踐平臺,在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包括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等。
二、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推動高等教育課程改革,改善評價體系
根據教育心理學,現代教學工作包括五個基本階段:產生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與檢查知識。而創新創業競賽作為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能夠貫穿教學工作的整個過程,從而推動形成以學定教、以學促教、以學評教的高等教育課程改革新方法。下面將針對這幾個階段,分別闡述創新創業競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起學習動機
教學方法不計其數,是否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才是關鍵,這也是衡量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近年來,盡管各高校都狠抓改革,但幾乎都是針對課程、課堂和教材這些以“教”為主導理念之下的要素的改革。這些改革基本上把手段當成了目的,本末倒置。而創新創業競賽具有競賽性質,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并且,競賽以項目實踐作為教學推進的主體,學生需要不斷地提出問題,并且以問題為牽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所有的過程均是學生主動完成的,教師、教學體系和教學資源僅僅起到輔助作用。這種提煉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在日后工作中必備的技能。
(二)領會知識
知識是對經驗的總結和提升,經驗來源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但是實踐和知識分離,有時也會阻礙教師個人能力的發揮,使知識變得非常抽象且不接地氣,不容易使學生領會。創新創業競賽為課程教學提供了大量生動的案例。比賽現場“展會式”的交流讓學生可以近距離地觀察他人的創新成果。教室可以設在教學樓里,也可以設在展廳里,還可以設在實驗室里。通過改革授課方式,教師再也不必埋頭苦思教案該怎么編寫才能既有干貨又不失趣味,學生也不用為“啃不動”生澀的“硬骨頭”而發愁。初步地認識其他同學的成果之后,初學者可以更快地理解知識的原理及應用,并積累豐富的素材與經驗。
(三)鞏固與運用知識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分要求、課程種類、課時安排、教材選擇等人才培養方案圍繞課程體系進行制定,根據學生專業以教學班為單位開展理論教學、實驗設計、案例分析和結果考核等工作。其模式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積累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創新創業競賽以項目為中心進行人才培養。競賽中首先要將一個創新想法具體化為一個創新項目,再根據項目需求和團隊成員特點,選擇指導教師,學習課程;尋找制作場地,開展實驗;運用團隊已經掌握的知識制作作品,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學生為解決實際問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高效組織各種教學資源,是一種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對學生鞏固與運用知識起著“助推器”的作用。
(四)檢查知識
如何低成本、有效地評價教學效果一直是困擾教育界的難題。2019年1月18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指出,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中“最硬的一仗”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