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婧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藝體類考生的數量逐年增多,這無疑給高中英語教學在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因為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否,故而,在高中藝體生英語教學中,踐行“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契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階段;英語課堂;有效性探究
一、 引言
何為有效性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合理科學的教學手段來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在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課堂好與否的判斷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決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而要使教學目標更好地達成,那么在課堂上融入有效性教學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針對高中藝體生的教學時,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就意味著提升了藝體生學習文化課水平,增強了他們高考中的綜合競爭力。
二、 高中藝體生英語課堂學習及教學現狀
目前,在高中藝體生的英語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一,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一定的創新。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點還是在教材,并更偏重以考試為目的題型訓練,有趣的英語知識的教學是較少的,其次教師在課堂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但多時候高中藝體生都是跟在教師后面進行學習,教師讓做什么便做什么,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以及主動性,這在英語的學習中是極其不利的。其二,課堂活動較為單一,主要體現為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由于需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導致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活動時都較為單一,并且在高中藝體生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無趣,由此在英語課堂的學習中存在懶散、松懈等消極現象。其三,英語基礎本就較弱的高中藝體生在英語課堂參與性上積極性不高,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由于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高中藝體生不僅需要參加文化高考,還要參加相關類型的藝考,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止需要學習文化課程,還需要參加藝考項目的訓練,學習時間是比較緊湊的,因此在學習中無形存在壓力,并且部分高中藝體生的語言天賦是不高的,甚至從初中起,在英語的學習方面一直處于缺乏興趣的狀態,再加之文化高考與藝術類型高考的雙重壓力,使得一部分高中藝體生對英語的學習已經失去了積極性,這也是導致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較低的原因之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階段英語的教學也有了新要求和新標準,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融入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使得高中藝體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感到枯燥無味,進一步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三、 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有效性備課
有效性備課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備課就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法,搜集、整理再創造的過程。有效性備課研究教材與重視高中藝體生的學習現狀,英語教師對教材要深入理解,掌握的程度要深,針對藝體生學習時間有限,性格相對活躍和基礎普遍較弱的特點,抓住教材講解的重點,分散突破難點,弄清哪部分知識是舊知識的延續,哪部分是新的知識,將基礎知識進行歸類,教師能更好地把握重點,有側重地進行教學,藝體生在聽課的時候也可以更有重點地學習。
(二)把握好教學目標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保證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由于高中藝體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多,時間少,在學習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所以在進行英語課堂的教學時教師不可將目標制定得太大也不能制定一些太過于簡單甚至達不到一定教學效果的目標,可以嘗試制定一些符合其個性的分層教學目標。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對于教師的要求已從早期的傳統應試教育轉變為現階段的素質教育,所以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將考試范圍的相關內容進行教授,高中藝體生本就具備一定藝術鑒賞力和表現力,更需要能培養其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以及積極情感態度和健康價值觀的素質教育。
例如,在必修二的“Module 3 Music”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教學中,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要適當個性化,因材施教。可以讓高中藝體生在瀏覽文章,大概了解文章所表述的意思后細讀,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并且說明原因,最后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精讀,搞懂文章中的詞匯、語法以及相關的表達方式,最后,學習音樂的藝體生發揮自己所學的專業特長,自己來演唱或演奏三位音樂家的曲目,之后簡要做出作曲家的英文介紹,以此加強高中藝體生對于相關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記憶,同時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最重要的是理解每個人的成功都來之不易,需要汗水澆灌的道理。同時也可將其作為本模塊教學目標之一。在上英語課程時,對于教學目標的掌握都對課程的良好開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把握好教學目標對于提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程度。
(三)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
隨著教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師對于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越來越重視。在英語課堂中融入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英語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部分之一,課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要清楚地知道本堂課要教什么內容,怎樣教才能使教學效果最好以及高中藝體生對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接受度是多少,這些都需要納入課堂教學設計的范疇之內。在進行英語課堂設計時,教師要合理、靈活地運用教材,將教材上的知識以高中藝體生能夠接受且有趣的方法進行教授,并且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時刻把握高中藝體生的學習狀態,以便隨時對課堂教學設計做出調整,使得高中藝體生在課堂上真正獲益。
例如,在必修三的“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中的Vocabulary and Speaking部分中,有關災難的詞匯對于藝體生較難記憶,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藝體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分組進行口頭PK和上黑板書寫PK形式的頭腦風暴,引入競爭機制,增強課堂趣味性,會大大提高藝體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的設計時,要考慮到班級體內藝體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和性格特點,以及對于語言學習的相關規律,將其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以及氛圍。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如何極大程度地激發藝體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要考慮在其余的教學活動中為激發高中藝體生主體性,要為高中藝體生創設豐富的實踐活動情境,增加語言學習的真實實踐感,積極鼓勵藝體生參加相關的語言實踐活動,如設計與所學話題相關英文歌的學唱,思維導圖制作,體育比賽英文講解等等。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確保藝體生覺得難度梯度不大,輕松愉悅,并學有所獲。
(四)鼓勵高中藝體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已經明示,學生應作為學習的主體部分,教師應將自己的位置放于引導之上,讓學生更多地發揮自己主體性從而積極地進行相關部分的學習。尤其在高中英語階段的學習中,藝體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學生自己發揮主體性進行學習才能將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吸收、內化,并且加以運用,輸出。而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此過程中也很好地做到了從傳統的主導地位過渡到引導上去,高中藝體生從以往在課堂上的被動接受轉換到親身體驗實踐活動,并且在某些部分的學習上實現了二者的相互融合。
教師鼓勵高中藝體生進行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將高中藝體生的學習思維活躍起來,使高中藝體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有趣且相較傳統的學習感受到更輕松。在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鍛煉高中藝體生的書面知識,也要鍛煉高中藝體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而在鍛煉口語和聽力方面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二者的學習融入一些更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中去。例如,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對于高中藝體生口語能力的鍛煉,教師就不要只是讓高中藝體生單純地進行教材上的對話練習,找一些合適的英語片段進行趣味配音秀,在配音的過程中高中藝體生不僅能提升自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高中藝體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對于聽力能力的鍛煉,教師可以采用讓高中藝體生進行電影或電視劇人物角色的扮演進行訓練,在觀看英語電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語速做一定的調整,讓高中藝體生將自己聽到的臺詞記錄下來,并且就自己記錄的臺詞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完成之后教師再讓高中藝體生重新聽一次原音,以此來讓高中藝體生發現自己在聽的過程中哪部分出現問題。甚至可以嘗試聽英語歌,記歌詞。高中藝體生的自主學習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鼓勵和激發高中藝體生進行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探討,尋求一些新穎、有創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四、 結語
總之,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融入一些新鮮的元素,將高中藝體生與教師的地位進行轉換,把課堂還給高中藝體生,讓高中藝體生發揮主體性地位,其次教師在進行有效性教學時也要從自身的教學方式出發,努力改進教學方式,將英語課堂從教材教學引領到實踐教學中去,讓高中藝體生真正愛上英語課堂,并且在此基礎之上提升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平.關于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13,117.
[2]牛喜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學周刊,2019(33):42.
[3]曹會寧.高中藝體生英語課堂展示的有效性分析[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