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英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主要目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入門時期,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奠定全面素質發展基礎的大好時期。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課程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教學
一、 引言
近年來,為了達到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好的教育質量,讓小學生在感受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的同時認識到語文是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放教師自身思想,轉變教學理念這一全新基礎教育改革有效途徑成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共同認知。新時代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
二、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不明確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教師備課時沒有制訂完整系統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往往是通過短期備課計劃來進行的,這導致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脫節的現象,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教材的內容。此外,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因此,不僅要保證學生生理發展所需的營養和鍛煉,還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培養。然而,由于教學內容缺乏連貫性,也會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負面影響,不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及方法比較落后
在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廣影響下,雖然小學語文教師能夠理解新課程理念,但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響,他們并沒有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真正實施新課程理念。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許多小學語文課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不斷向學生灌輸漢語知識,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許多情況下,他們不能完全理解中文知識的內容。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主體地位,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現代教學模式沒有充分理解和運用,導致教學模式落后,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無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從而影響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 新理念指出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向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改變學生畏懼老師的傳統師生關系,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學生尊重老師,教師把學生看作與自己平等的個體,鼓勵學生在思想、情感、行為上具有獨立性;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例如,在課堂上分小組討論交流時,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有表達的欲望,但長期以來對老師畏懼的心理讓他們不敢發言,這時教師應該對他們不斷地加以鼓勵,當他們發言結束后,給予他們充分的贊許和肯定,從而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學會包容與欣賞。欣賞能使小學生更好地開啟心智,欣賞使得學生靈感涌動。欣賞學生是建立在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善待學生的基礎上;認真發掘學生的優點與閃光點;在包容和欣賞中指引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對富有教學經驗的資深小學語文教師的調查研究表明,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他們一致認同的對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必修課”。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小學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同時,可以播放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音視頻,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更加積極主動,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由于小學生處于身心剛剛開始發育的較小年齡,加之枯燥無味的小學語文內容,往往一節課的時間還沒到,學生就會感覺無聊,沒有意思,如果這時候小學教師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么小學生就會覺得十分痛苦,降低了他們學習的效率。故而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段,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內容。可以通過舉行一些結合語文課本內容的小活動,讓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切身體會語文知識的強大作用。將這種趣味性帶到課堂中可以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的同時使小學生對語文知識記憶得更加牢固,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規律
小學語文有著知識體系龐大,內容較多的特點。面對如此龐雜的知識,缺乏合適的學習規律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難度是很大的。時間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對應的規律學習語文。在教導學生學習生字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記住新詞的形狀,同時,應使學生理解這些新詞的發音和含義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新詞。大量學習新詞無疑是很無聊的,而且對學生的大腦記憶也很困難。學生需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以形成記憶。在練習過程中,許多學生會出現困惑或記憶不清的問題。這不僅可以通過增加實踐量來解決的問題。教導學生掌握識字學習規則可以事半功倍。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獨特且規則的漢字含義,形狀和聲音特征。教師不僅應幫助學生了解漢語學習的規律和關系,還應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應用實踐規律,以形成更有效的記憶,提高漢語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積極運用法律,不斷實踐和總結相關法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四)拓展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把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拓思維作為閱讀寫作教學的主要目標。使學生在理解作者寫作情感的同時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充分了解以下事實:通過教科書的內容僅僅可以教學生閱讀的方式和方法。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配套課外閱讀書目,以擴大學生的學習量,使學生閱讀后能有效溝通。在選擇書目時,應緊密整合文本內容并進行一些擴展閱讀。以作者的類似文章的擴展為良好選擇,比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同一個作者不同的文章。在教學《匆匆》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閱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這樣,通過在閱讀中了解到文學大家朱自清的文學思想,創作思維,有助于學生對課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對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過學習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和創作精神,還可以在寫作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和靈感。這種結合課本內容的由點延伸到一個面的教學方式,除了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還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面,提升了寫作能力。
四、 小學語文在新理念下的教學方式
(一)明確新理念下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首要任務是明確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刻理解新課程的內容,結合新課程的要求,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的教學目標。以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為重要內容,教學目標的確定更加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和標準,為更好的語文打下了更加理想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基礎和支持,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水平,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更好實現。例如:在一年級下的課本中,教學識字短文《人之初》時就應當確立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的教學目標。
(二)創設師生互動的生活課堂
新課程理念背景下,課堂互動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過去那種單向知識傳遞的概念已經成為過去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了解學生的需求和他們不了解的東西,發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主流。通過引導學生加強互動,學生可以相互促進和學習,這是提高學生整體語言水平的有效途徑。在講授《聽聽,秋的聲音》這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標志性事物是什么以及自己生活中是如何察覺到秋天的到來。通過學生五花八門的回答,教師再與學生分享自己所認識的秋天和秋天到來的標志。通過這種結合日常生活的課堂互動交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到相應的生活常識及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利用多媒體補充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利用課外的精華內容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在發達信息技術,網羅適合的課堂的精華內容并將其帶到課堂中。這樣讓學生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利用傳統方法教學《開國大典》這篇文章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開國大典時那種熱烈的氣氛和人民當時候無比自豪的心情,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將學生帶入當時的場景中。
(四)引入教學游戲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歡娛樂活動的天性和好奇心,從而引進一些教學游戲到課堂中,引導學生在游戲當中開展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入網絡上的益智類小游戲也可以自己創設游戲。在識字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提出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拿掉上面部分是字,拿走下面部分也是字,去掉中間部分還是字”。教師提出這一字謎后可以讓學生開始思考并且展開自由討論,學生的思維在討論會被徹底釋放。學生通過思考和互相討論后得出的字一定符合字謎面但不一定能夠找全答案,然后教師在對所有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逐條分析,并在對其合理性的解答中讓學生清楚地知曉題目的關鍵所在以及漢字的組成方式等等。
五、 結語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課程理念和時代的不斷進步,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而提高教學質量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加深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和問題的認識,選擇有效的策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以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更加理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英.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9(5):25.
[2]陳昌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