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梓萱 江雨欣 洪楠
摘 要:本文調查了揚州市4所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實施情況,比較不同性質學校英語第二課堂實施情況和效果的差異、學生的滿意度等。研究發現,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英語第二課堂的實施情況并不理想。只注重書本知識,并未認識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這制約了科任教師第二課堂的活動拓展。對此,我們從學校、教師兩方面提出的建議,希望可以推動第二課堂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教學;英語課堂;第二課堂;學生自主性
一、引言
隨著國際化的進一步加深,當代英語教學更要求與生活緊密相連。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促進英語教學,加強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英語第二課堂形式多樣,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有助于開發學生創新精神,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1]。
二、第二課堂相關研究綜述
在新時代教育模式下,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許多國家已將第二課堂納入重點發展關注行列,國內外相關研究也因此增多。
(一)第二課堂的指導思想
英語第二課堂的指導理論是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2]。杜威認為教師的作用在于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來組織和指導學生的活動,教育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過程,主張師生平等[3]。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被合理地運用到教育課程中,由此誕生了第二課堂。
(二)國內外第二課堂發展情況
在國外,第二課堂更準確的被稱為“開放課堂活動”,主要是為了擴展教學的空間。雷斯尼克(Resnick)將第二課堂作為“實踐教育”[4]。在20世紀,歐美國家就相繼有了科學展覽會、學生夏令營和青年科學活動等。第二課堂是國外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學校通常會組織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實踐,來增強學生對世界的思考。
由于國際環境和國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對第二課堂的研究相對比較晚。易靜[5]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從構建第二課堂培養模式體系推行第二課堂活動課程化學分化、根據學生興趣制定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建立科學的第二課堂管理機制、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展開討論。對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并在重慶求精中學取得了優秀成果。
之前的學者沒有系統地把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因素結合起來。本文將從學生著手,以學生為主體來探索促進第二課堂發展的方法。
三、實證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
本研究通過調查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實施情況,旨在發現第二課堂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形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議,探索適合學生的第二課堂模式。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第一,中學英語第二課堂開展情況如何?第二,不同性質的中學在第二課堂組織方面是否有差異?第三,學生對于第二課堂的態度及滿意度如何?第四,如何改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分別調查了揚州市兩所四星級公辦中學和兩所民辦中學的學生。
(三)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
問卷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采集;第二部分是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形式;第三部分是學生對英語第二課堂的態度及開展效果的評價。共回收372份有效問卷,其中公辦中學198份,民辦中學174份。
問卷調查后,對部分同學進行了深入訪談。
四、調查問卷結果及分析
(一)中學第二課堂的開展形式
1.英語競賽
實地調查后筆者發現,英語競賽可以說是在各個學校最風靡的一種英語第二課堂模式。
部分公辦中學因為是非重點中學,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任務,在這些非重點中學里甚至只有重點班會有初賽選拔。而民辦中學是比較重視的,參加競賽獲獎的經歷對于他們是很重要的,所以民辦中學要求全體學生參加初賽選拔,學生獲得參加決賽機會后,學校會專門有教師指導這些學生,以提高他們的競賽獲獎率。大部分公辦中學學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學,而競賽題目難度和新穎程度略高,需要學生花更多精力熟悉題型,這是制約公辦中學不鼓勵英語競賽的主要原因。
2.英語朗讀比賽
公辦中學對于英語朗讀比賽還是舉辦的比較正式的。但是通常學生積極性不高,有些教師甚至自己決定參賽人選。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并不是一種有效的英語第二課堂模式。民辦中學較公辦中學不同的一點就是:比賽流程完整比賽要求更為細化。民辦中學要求學生在朗讀決賽時,伴有合適的配樂和自己的指導教師,且獲獎學生會得到一份證書。
3.英語角
英語角是一種主動英語輸出模式。有些非重點公立中學的學生因為學生的學習素質較重點中學的學生弱,所以學校還是決定更多將時間花在“題海戰術”。而重點高中的學生可能學習能力更強,學校更愿意提供給他們這個機會,為他們提供新的學習模式,學生對英語角反應較為良好。民辦中學實施英語角不同的是,有外教及時糾正學生發言中的不妥與錯誤,提升學生口語能力。
(二)中學英語第二課堂實施存在的問題
1.時間不夠
隨著年級的增長,課程數量和課程難度會不斷增大,學生只依靠上課時間,無法全部理解吸收所學知識的,因此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準備、參加活動。在中學里,英語第二課堂往往是在英語教師的組織下進行的,英語教師會用自己的課堂時間來進行第二課堂活動,但隨著教學任務加重,課堂時間不夠使用,就無法組織活動。
2.學校不重視
中學采取的應試教育。學校非常重視自己的升學率,傳統思想認為主要題目做對,分數考得高就是好學生。學校領導很少會把注意力放在英語第二課堂上。
3.缺乏系統管理、評價體系
每個班級的英語教師基本不相同,英語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班級與班級之間也缺乏互動。這樣學校里就沒有形成一個系統、有效的運轉機制,無法很好地管理。
一般來說,學校實施英語第二課堂都是由自己班級的英語教師來策劃。也就是辦什么活動,怎么辦活動都是憑教師的喜好來決定,每個班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都不同,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幫助效果也無法評估。
4.實施中缺少經費和資源
如上所說,學校對英語第二課堂不重視,所以就不會為此撥經費以及購買,完善設備。例如,如果想舉辦英語晚會,英語競賽等活動,都需要經費購買道具,獎品之類的物資,學校不批經費,活動就沒法舉辦或者舉辦的不如人意。
五、推進第二課堂發展的思考
為了可以使“英語第二課堂”得到更加廣泛有效的推廣,使更多學生可以培養起對英語的熱愛、成為英語課堂的真正主角,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一)有機融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
第一課堂教學側重于理論,第二課堂側重于實踐和應用。開展英語第二課堂并不代表要否定課堂教學,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應該是自然而然的,應該是在學校的理解和堅持下長期開展的,而不是為了響應某領導的意見,做形象工程。
(二)發揮教師引領的積極作用
教師的角色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英語第二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提供更多的途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堂模式”,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的積極性,還可以從多方面發掘學生潛在優勢,塑造全方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建立第二課堂的系統規范的管理、評價體系
在舉辦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前,各個班級的教師需要進行集中討論,合理安排,加強教師和班級之間的交流和聯系。學校將第二課堂成績納入教師和學生的日??己?,推進英語第二課堂的建設,并且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師的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公正理性的評價。
(四)學校支持第二課堂活動開展
學校需要深刻了解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主動給予經費和資源的支持。校圖書館是學生汲取知識的地方,里面應該包含各種各樣的對學生有益的書籍,因此學校需要不定期購入新書,納入新資源。
六、結語
本研究調查了4所公辦和民辦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實施情況。研究發現在公辦中學,英語第二課堂開展的正式但缺少活力,迫于升學壓力和經費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語第二課堂模式的發展。民辦中學則不同,英語第二課堂模式多樣,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配以相關指導教師,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充分鍛煉。調查顯示,學生對第二課堂興趣濃厚,有很高的期望,但由于第二課堂的組織效果欠佳,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在第二課堂中鞏固已有知識、拓展認知。
本文從學校和教師兩個大方面提出改善第二課堂活動的方案,即學校加強對第二課堂的重視予以活動經費,并制定相關管理評價體制推動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教師則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處理好一二課堂之間的關系,組織多形式第二課堂活動,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第二課堂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希望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可以幫助推進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發展,使其與課堂教學形成有效互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于春光.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現狀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
[2][美]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5):17-22.
[4]Resnick.L.B.Learning in School and Out[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7(9):13-20.
[5]易靜.初中英語第二課堂學習途徑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