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昌輝 齊鑫 蘭永樂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新型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其中,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共享經濟既可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也能夠對傳統產業產生一定沖擊,實際生活中,我們也了解過許多的共享經濟企業,它們往往在誕生之初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難逃遇到重大瓶頸,甚至公司倒閉的困難。本課題旨在總結共享經濟生存與發展之中的瓶頸和困難,提出了對共享經濟未來發展的展望。
關鍵詞: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發展困境;對策
一、我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的困境
共享經濟登上歷史舞臺的時間并不長,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共享經濟在短短的時間當中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它快速地滲透到了各行各業。通過現實體會,我們的的確確享受到了共享經濟模式所帶來的方便和效益,但如此年輕的經濟模式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發展和監管體系,所以就目前而言,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和困境。
(一)相關的法律體系還不完善
共享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新型產物,其運作模式也在不斷地探索中。對于共享經濟發展的各方面問題還未曾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出臺,現有的法律規定不能完全適用,存在問題模糊界定和空白問題區域。當前共享經濟告訴發展,眾多企業公司紛紛進入共享市場,隨之而來的是不良的競爭以及行業糾紛事件。相關行業監管機構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無法對行業亂象進行整治和管理以至于行業混亂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共享經濟的發展甚至是對其產生了破壞,影響共享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亟需相關立法機關對共享經濟出臺法律政策,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保駕護航。
(二)監管體系不完善,政府監管力度不當
目前政府對共享經濟發展存在過度監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共享經濟的發展速度,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但是監管力度又不可以過分松懈,例如我們隨處可見并且經常使用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的確確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是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出行方式,但是過度泛濫的共享單車極大地占用了我們的生活空間,使得一些社區的治理苦不堪言。所以政府合適恰當的監管力度對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三)社會誠信水平偏低,公民素質偏低
目前共享經濟的發展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風險和交易成本是難以降低的,交易本身的成本被擴大,從而使交易各方分別承擔的成本也在擴大。當前我國公民的素質和道德修養還是有待提高,以共享單車為例,很多城市存在單車亂停亂放、丟棄在湖泊公園、損毀不還、私加鎖具據為己有等問題,后來的共享電車、共享雨傘等共享項目均存在此問題。這極大地反應了我國公民的道德素質修養還有待提高。社會誠信水平偏低,公民素質偏低,都極大地阻礙了共享經濟前進的腳步。
(四)公民的財產和隱私安全問題
網絡的發展,使我們處于信息數據的時代。在使用共享平臺時,用戶會上傳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機號等一系列隱私信息,目前各種平臺不能完全保證信息的安全問題,如果公司平臺的用戶信息管理系統的防火墻安全系數不夠高,那么我們的數據信息將會極易被網絡黑客所竊取,從而有可能會對我們造成財產損失,增加未知風險。如果共享平臺出現類似的情況,這會導致共享平臺客戶的流失。有一些平臺之間會進行用戶數據信息共享,所以我們常常會收到一些推銷短信和騷擾電話,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更有一些不法共享平臺通過販賣私人信息獲取利益。公民的財產和隱私安全問題,也是制約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共享經濟的突破
(一)建立完善的共享經濟法律法規
立法部門需要盡快制定針對共享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法規,明確共享經濟的運營邊界與法律范疇,創建更加人性化、專業化的共享經濟平臺審核體系,使共享經濟合理合法地蓬勃發展,積極地引導群眾對共享經濟平臺的正確認知,鼓勵大眾參與到共享經濟的發展中來,加快共享經濟的前進步伐。針對不合法的共享平臺,也需要具備法規,確保非法機構查封必須依據相應的法規進行,以及行政審批機構的審批也應具備專業的法律根據。另外,立法部門在立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實地調研,搞清每個行業的需求與建議,使立法更具有合理性和實用性。建立共享經濟專用的法律法規,為共享經濟穩定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完善監管體系,政府監管力度合理化
政府應盡快完善對共享經濟的監督監管體系。擁有一個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才能在共享經濟發展中出現問題做出快速的反應,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使平臺和群眾個人的損失最小化。政府監管部門需要實施差異化管理和監督,把握好尺度,不能對共享經濟放任自流,這樣帶來的不是經濟體制的完善,而是對市場經濟的破壞;政府也不能過度的對共享經濟進行監察,這樣會禁錮共享經濟前進的腳步,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需有效地結合適度監管和激勵創新,不斷推動共享經濟發展。政府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地完善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在有限的空間內,給與共享經濟自由權利,讓他們在法律法規的制約下長期穩定的健康發展。
(三)建設社會信用體系
信任是共享經濟的最基本保障,以前分享主要在熟悉的人之間發生,現在要在陌生人之間進行交易,信息如果不對稱,沒有安全保障是很難形成彼此的信任的,也就不存在后續的交易活動了。因此,為了帶動共享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就必須提高我國社會誠信水平,建設優化社會信用體系。目前某些歐美國家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可以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供借鑒意義。與此同時,政府要不斷地加強國民道德素質的培養,逐漸地提高國民素質水平,為共享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四)加強對軟件應用的監管
我國很多軟件應用存在著頻繁讀取用戶設備文件等信息的現象,并且要求授予的很多權限和軟件的使用及功能并無直接的關系,所以很多軟件應用的這些行為是違反我們《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工信部就手機APP頻繁自啟動、讀取用戶信息等違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現象,集中約談了多家公司,要求其整改,其實不難發現,我們在使用手機應用是需要授予很多的非必要的權限,所以,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是“透明人”,毫無隱私可言。因此,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更應該維護個人的信息安全,國家工信部聯手第三方檢測機構應加大對各大信息科技公司的監管和檢測,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放心地使用互聯網平臺,共享經濟才能更好地依托于互聯網平臺迎來它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三、結語
在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共享”一詞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共享經濟也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平臺蓬勃發展,5G時代的到來勢必會為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注入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共享經濟的未來是十分光明的。但與此同時,共享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也將會是空前的,但是我們一定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這場挑戰,我們一方面享受著共享經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也必須準備好迎接它所帶來的各方面的挑戰。面對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用合理的政府監管,優質的客戶服務,完善的管理機制等方式去贏得市場,贏得客戶,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價值,才能在優勝劣汰的社會發展規律當中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