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
【摘 要】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古代學者更是留下不少的詩篇,后世人讀了之后,也會有很多收獲,因此,在我國語文教育中,古詩詞一直都是重點教學內容。大到宇宙萬物、小到各種個體,古人都會通過詩詞的方式進行描述,表達自身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才華。并且,古人甚至可以通過書寫詩詞來獲取功名,可見,詩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值得后世之人不斷去研究,從中熏陶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會接觸到各種古詩詞,而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還存在著欠缺,并沒有促使學生深入到其中,需要進行注意?;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策略
在世界上,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作為中華文化的繼承人,學生應當積極學習和繼承,而古詩詞是古人交流的重要方式,蘊含大量文化知識,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重視,并通過各種方法促使學生參與到其中。小學時期是學生接觸古詩詞的最初階段,教師應當格外進行重視,及時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改進策略,將其實施在課堂中。接下來,本文對此進行具體闡述。
1.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首先,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古詩詞也被稱為文言文,篇幅較短,但卻可以被翻譯成較長的一段話,正是字詞精練到極致的表現。并且,古詩詞往往存在著一些唯美的意境,讓人久久回味。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相關意境中感受美的存在,接觸審美,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其次,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小學階段,教師除了要教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之外,還需要發散其思維,開發大腦,從更多的方面思考問題,如此才能更加適應學習和生活。不同于白話文,古詩詞是古人用于交流的一種文體,需要通過翻譯后才能讀懂真正的意思,僅僅觀看字面,學生難以弄懂,從中學生可以意識到看待事物的方式不能僅僅是看表面,而是需要深入探究。最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國古代學者的三觀正、待人謙和,是現代人學習的榜樣,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詩人、詞人的優秀品格,逐步將學生打造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的教學形式單調。古詩詞是中文的結晶,不僅包含多種含義,還能夠構成優美的意象,令人向往。然而,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卻僅僅采用帶讀、翻譯、背誦的單調方式進行教學,長期下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不高,難以有效運用詩詞表達自身的想法。第二,教師的教學側重點有所偏差。在很多教師看來,學習就是為了取得較高的分數,所以過于側重知識點的講解,甚至有的小學語文教師直接按照考試題目的模式進行教學,要求學生逐字翻譯。因此,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只會關注到其中的知識點,并沒有從作者的角度欣賞詩句。第三,教師的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知識和生活從來都是有著緊密聯系的,然而,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似乎并沒有重視這一點,更沒有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在此情況下,學生往往會忽視古詩詞的實用性,無法在生活中有效運用古詩詞進行交流。
3.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
3.1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隨著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各種科學產物已經問世,并實際應用在各行各業,其中就包括教育行業,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詞教學。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往往遵循一定的套路進行教學,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展現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課文《楓橋夜泊》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歌手毛寧演唱的歌曲《濤聲依舊》,體會歌聲中的意境,如“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與課文相契合,能夠刺激學生的聽覺感官,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浮現一段唯美的畫面。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一些相關的應試圖片或資源,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快速理解詩詞的含義。
3.2在古詩詞教學中聯系傳統文化節日
事實上,我國傳統文化節日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甚至多次體現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當中,所以教師可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聯系傳統文化節日,引導學生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課文《靜夜思》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中秋節,月亮非常圓,而古人常常將月亮的陰晴圓缺比作是人們之間的悲歡離合,所以中秋節是一家團圓的節日,正如圓圓的明月。詩人李白在仰望明月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家鄉,尤其是身在外地的情況,表達出了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又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重陽節。在古代,重陽節是一個感恩敬老的重要節日,有著登高祈福、佩插茱萸以及秋游賞菊等習俗,所以作者才會在文中寫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出自己思念長輩、兄弟的真摯情感。如今,我國依然還在繼續保持這些傳統節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到各種習俗當中,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并傳承與發揚。
3.3在古詩詞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
古人書寫詩詞往往是處于某種生活情境當中,有感而發,可見,生活與知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實用性,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題西林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一個人的多種身份。在學校,學生無疑就是其身份;在家庭,學生的身份是子女、兄長或姐姐等;在娛樂時,學生的身份是朋友。從多個方面看待學生,學生有多重身份,學生之所以沒有感受到,是因為學生自己身在其中,并沒有意識到,就像作者在《題西林壁》中所表達的內容一樣。在學習完《題西林壁》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無論何時何地,明確自身的身份,做出正確的選擇,學生將受益無窮。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實施相關改進策略是教師的教學職責。并且,教師還應當意識到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聯系傳統文化節日與實際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道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初探[J].好家長,2018,37(81):175
[2]黃艷瓊.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19,52(26):289
[3]祁鳴.傳承經典 徜徉詩詞海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40(29):205-206
[4]李清.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2(35):143-144
[5]王文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J].才智,2019,50(24):213-214
[6]蔣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9,22(16):139-140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寶塔小學,江蘇 南京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