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俊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我國有八所獨立的美術學院以及眾多藝術類院校,大部分綜合類大學都開設了藝術類學科,所以藝術類專業近些年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繪畫等藝術專業的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國內藝術市場近些年也十分的火爆,藝術作品也呈現出多元豐富的趨勢。自20世紀杜尚把簽名的小便池放進博物館展出以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被完全打破。正如波譜藝術所宣揚的生活就是藝術,打破了高高在上的藝術的傳統,也正如國內藝術家徐冰所講的“大美術”將是藝術的未來,“大美術”應該是包括與美術有關的設計、服裝、廣告、建筑等專業的整體美術概念,藝術是基于人類生活所需而創造產生的。
正因為藝術越來越生活化、多元化,從高高在上的博物館走入生活,高校專業分科越來越專業化,也提供了越來越開放的學習環境。所以為藝術類高校教師以及大學生藝術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是自由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學校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基于人性本自由的立場,學校教育理應喚醒學生自由的意識,培養學生自由的能力,培養自由的學生。當然這里的自由并非隨心所欲、任意妄為,它是有益于學習活動開展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限度內的自由。教師在教學之余的創作階段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以及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前提是不能違反學校的校紀校規,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作品。
不能做出違反學校的校紀校規和違法的行為。很多藝術作品包括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等作品,展出或者繪制出都會對社會和學生之間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藝術院校,每學期都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畫展,校級展覽包括秋季寫生師生展、教師作品展覽,等等,省級和國家級的展覽更多,包括省美展和全國美展等五年一次的最高級別的美術展覽,中國美協和省、市美協都會定期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展覽,現在展覽平臺和展示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教師與學生的作品越來越容易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呈現展示出來。
高校繪畫教師的作品首先不能是嚴重負能量的作品,正如國內著名國畫家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所以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人,在社會多元時代應該呈現出新時代應該呈現出來的面貌,展現出來的作品應有的青春氣息和活力,展現出國家的日益強盛。一般陰暗、骯臟、消極、腐朽、惡心的主題是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潮流,作品不應該對社會、對道德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
作為教師,對剛入學不久的藝術學類大學生來說,其都處在剛剛成年不久,還處在青春時期,對性的話題也特別敏感和好奇,所以高校藝術生作品當中很多題材是圍繞性的元素展開的。在美院和其他藝術院校都會開設人體寫生的課程,對造型的培養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藝術生容易出現創作違背校紀校規、傷風敗俗的作品出來。圖1為中國早期上海美專師生與人體模特的合影。毛主席曾做過兩次批示,明確指出:“男女老少裸體,是繪畫和雕塑必需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壞事出現,也不要緊。為了藝術學科,不惜小有犧牲。”
合理地引導學生關于愛情和人體題材的創作是高校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積極的、陽光的人體藝術可以表達,消極的性愛題材、引起社會道德譴責的作品是堅決抵制的。
2019年5月,四川美術學院的油畫本科畢業展覽上,一位同學展出了自己的作品,一經展出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學校立即撤下了該同學的作品,本文認為學校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學生的作品很有意思,是一件好作品,但是好作品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擺放,大學的美術館屬于公益性的大眾場合,也是免費向大眾開放的,這件作品在普通大眾面前是很難接受的,違背了公序良俗和基本德道,后果嚴重甚至會觸犯法律。但是對小眾的從事藝術的觀眾來說,這確是一張很好的作品,可以被喜歡藝術的個人及私人機構收藏來實現其價值。
藝術作品也不能違反法律法規,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之內從事自己的藝術活動,特別是作為高校教師與高素質大學生,從事藝術創作的同時,一定要懂法,然后再守法,作為藝術院?;蛘呔C合性大學的藝術專業教師,專業的導師教授等,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創作正能量的作品,切記不要去鉆法律的空子,打法律的擦邊球,這樣的話雖然是學生也會受到法律的應有懲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師在從事藝術創作過程中,不要繪制帶有反動標志的作品,不要創作反國家反人民的作品,損害國家的利益、有損國家的形象的作品,都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會受到刑法的制裁。高校繪畫教師都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也是祖國的高素質人才、未來的藝術家。同時,作為一個合法的中國公民,熱愛自己的國家是前提,堅決不能創作出有損國家聲譽、諷刺自己國家的作品,創作者可以揭露以及諷刺社會當中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但是國家的榮譽和利益始終是至高無上的。
創作者不要創作帶有很顯現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對殘疾人歧視內容的作品。大學生和高校教師,不論是與別人的交流和發表社會言論等都需要遵循平等的原則,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不能創作任何具有歧視性的作品,繪制人物作品,尊重別人是前提,也不能隨意地侵犯他人的隱私,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也不能隨意地拿別人的肖像去創作作品,如果對個人、對社會引起社會極大惡劣影響則必會追究其法律責任。
不要創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作品,特別是從事前衛藝術教學的教師,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不要為了追求前衛和創新,而忽略了公共安全和大眾安危,如果觸犯了法律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教師在進行非架上繪畫的藝術創作時,有傷及自身以及合作團隊的安全問題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當代藝術越來越多元化和生活化,如高危的火焰、危險品、高空作業等都有藝術家嘗試著創作藝術作品,對大學生來說,存在很大風險。日本著名的電影《阿基里斯與龜》主要講述了命運坎坷的真知壽堅持不懈地走藝術之路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故事是講述他為了提高技藝,他就讀藝術學校,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他們經歷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為了進行藝術創作而開車撞墻死掉的男同學,擺擺手表示完全不知道答案,因為身處地獄的他正懷疑此舉是否劃算,為了藝術已經完全無視法律。這部電影這個故事結局是一個悲劇,這種做法也屬于違法行為。
高校繪畫教師進行藝術創作追求藝術自由、多元包容的學習氛圍,高校繪畫專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正能量的藝術創作。但正如孟德斯鳩所言,“只有在限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教師與學生的藝術創作必須在法律法規、道德規范允許的前提下從事自己的藝術創作,也不能違反自己學校的校紀校規,作為高校專業教師,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同時引導和影響好學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