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健美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宣講及培育工作,對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獲得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從高校理論課教師價值觀的理論基礎以及基本結構出發,淺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價值觀研究。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教化者、是大高校學生價值觀培育的引導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價值導向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的含義、功能、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的理論基礎
2016年12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環節在于立德樹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能力。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強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要求,高校要鑄魂育人、立德樹人。
(一)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
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全過程,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的根本依據。從“現實的人及其活動”出發,馬克思詳細闡釋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基本事實:物質資料生產、新的需要的生產、人的生命的生產和意識的生產。開拓當代社會人的發展的實踐路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重要的意識的生產,中國高校意識的生產指的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公共產品和服務,推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用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武裝自我,做到“社會性的我”和“個體性的我”的統一。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社會性”和“個體性”的融合,在對待政治觀點、理論時用運用雙向思維進行,不做核心價值觀和核心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兩面派”和“兩面人”。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思維模式都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巨大沖擊,如果缺少正確的主流思想價值觀引領,人們則會缺少前行的理論指引。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達成價值共識,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公民素養提供了明確的價值標準,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核心追求,對理想社會狀態的積極向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出有效避免了思想混亂和困惑,堅定了我國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在當前利益格局調整下和各種社會思潮影響的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整合思想觀念、形成價值共識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成為人們創造美好生活所遵循的根本尺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提供了重要的價值思想、正確的價值追求和明確的價值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從哲學視角引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創造活動中的導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價值觀的基本結構
信仰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人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某種理論學說、宗教的極度信服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在時間的作用下將內化為人對事物的終極態度并成為人的習慣,會不自覺地將這種心理狀態作為指導實踐追求人生最高境界、實現自我超越的準則。科學的信仰必須具備真理性、科學性以及至高價值,會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重要意義,還會對人的社會實踐產生巨大能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信仰所追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需要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求,做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徹底的明白人,做到“真信、真學、真懂、真實踐”,保持自我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和行動上的自覺,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功底、教育能力、信仰程度,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和中國的社會發展以及國情相聯系,引領大學生超越世俗浮夸,擺脫功利主義以及西方資本主義主義價值觀的消極影響,以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引領大學生的人生之路,構建大學生的精神家園,培養大學生的價值定位和政治站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價值所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價值所構包括主體意識、職業理想、師德觀念、實踐思維。主體意識是全部價值觀念的核心和靈魂,教師要從“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角度出發,徹底回答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業理想體現在成熟的職業定位、強烈的職業責任、濃厚的職業情感上,實現高校立德與樹人,鑄魂與育人兩者的統一。師德觀念則體現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等方面的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實踐思維則是“關于實踐行為的心理模式”,高校思想政理論教師要從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結合實際創新思政教育途徑,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際反饋理論,理論再聯系實際。
參考文獻
[1] 本刊記者.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問題——訪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長戴木才研究員[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10.
[2] 李云聰. 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3]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