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磊
摘 要:本文在分析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概況和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從館藏建設、隊伍建設、資源“引進來”和“走出去”、功能布局等方面提出發展策略,以便新疆高校圖書館能夠把握和適應“一帶一路”戰略契機,助推新疆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
關鍵詞:一帶一路;新疆;高校圖書館;發展策略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師范大學坐落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如何順應“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需要,擴大影響力將成為重點工作之一。而作為發展支撐力量的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抓住機遇,大跨步推進圖書館事業的大發展,是擺在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現狀分析
1、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現狀
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現由黃文弼圖書館、昆侖校區圖書館、文光校區圖書館、4個專業分館以及3個資料室組成,面積約5.8萬平方米,紙本資源約153.1萬冊,電子圖書39.3萬冊,基礎性、專業性、外文等各類型數據庫31個。現有在編職工83人,獲得博士、碩士學歷的20人,獲得高級職稱的22人。
2、存在的問題
(1) 總體規劃滯后,定位有待加強
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期和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雙重背景下,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可謂占盡地緣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但總體規劃明顯滯后,依舊以資源建設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難以擺脫歷史遺留問題的窠臼,缺乏全局性、戰略性、前瞻行和指導性。盡管也提出了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規劃,但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2)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滯后,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受財政方面的限制,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嚴重不足,特別是地方特色文獻資源。新疆地處多語種、多民族區域,且處于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因此,各語種文獻、各民族文獻、國內外絲綢之路文獻是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點。盡管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積極籌措并建立了蒙文資料中心、基礎教育特藏室、黃文弼特藏館、絲綢之路等,但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嚴重匱乏。
(3)館員隊伍建設滯后,服務深度、廣度欠缺
如前所揭,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的館員不論是高學歷館員還是高級職稱館員均僅占四分之一強,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明顯不合理,且年齡結構、民族成分結構、學科結構等也不合理。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館員服務意識差、服務功能低、獲取資源的成本比較高,無法深入到教學、科研中。
(4)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匱乏
新疆自治區高校圖書館缺乏全區層面上的整體規劃和設計,全區范圍內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各自為政,兼有資源不足和重復建設現象。據筆者所知,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與地區內其他高校圖書館間沒有共建共享資源,甚至最基本的館際互借也名存實亡。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開展的文獻傳遞業務主要依托國家圖書館、內地與新疆師范大學有支援關系的高校圖書館。
二、發展策略
新疆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多民族、多語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新疆高校圖書館在跟隨圖書館發展大趨勢不斷推進移動化、智能化、數據化的同時,還應找準發展定位,特別是針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所需要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提出符合自身情況的發展愿景。
1、大力發展以學科建設、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為主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1]高校圖書館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務還是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支撐。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首先要保證本校的學科建設需求,應圍繞著博士單位建設立項學科、碩士一級學科、國家級研究中心、自治區重點學科、自治區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等為中心,實現基本上覆蓋學校所有學科范圍。
在此基礎上,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應盡可能保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新疆地區維吾爾文文獻、哈薩克文文獻、柯爾克孜文文獻等民族文獻豐富,應盡全力全部收藏,建設和發展少數民族特色館藏,進而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文獻數據庫等。已經建設的的特色館藏,應不間斷增加相應的文獻信息資源,特別是絲綢之路文獻、西域文獻。只有建立具有豐富有特色的文獻資源,才能為“一帶一路”政策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2、培養專門人才,提升服務技能
高校圖書館服務學校教學、科研,除了文獻信息資源外,還需要各種人才。在新技術環境和新服務理念的雙重驅使下,館員必須提升服務理念和技能,創新泛學科化服務體系,有意識地將服務融入教學、嵌入科研。以嵌入科研為例,從建設學科資源、征集科研需求、培養科研信息能手、搭建學科虛擬平臺、信息素養教育、科技查新、課題咨詢、情報服務、科研成果產出與保存等各方面都需要圖書館館員的參與。這就需要培養專門人才,必須提高現有館員的服務技能,通過業務培訓、人才培養以及控制人才流失等措施保障圖書館館員的技能提高。只有館員素質的全面提升,真正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和科研中,才能讓館員有動力、圖書館有活力,用更多熱情和精力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為新疆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信息服務。
3、借助合作平臺,大力建設共享資源
新疆高校圖書館在自身建設文獻信息資源的同時,還應借助各種平臺,共建共享資源。新疆師范大學與東中部許多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應借助合作的平臺,積極與各學校圖書館溝通,大力建設共享資源;積極促進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的高校圖書館、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的高校圖書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文獻信息資源;積極參加“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并共建共享資源。新疆高校圖書館之間只有加強資源和服務的共享,才能更好的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提供信息服務和智力支持,實現共同的發展。
4、借助孔子學院、民文圖書等媒介,將文獻信息資源輸出出去
新疆境內諸多少數民族與中亞各國人民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相同的語言文字,相近的文化傳統,相似的民俗風情,加之地緣毗鄰,因而,開展面向中亞國家的文獻信息資源輸出,新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新疆高校圖書館可以以孔子學院和新疆地區特有的民文文獻為媒介,將文獻信息資源輸出出去。新疆師范大學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有3所孔子學院,各類漢語教學點分布于哈薩克斯坦等11個國家44所大專院校,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可以通過圖書互贈、遠程數據、本地鏡像等方式與孔子學院、漢語教學點所在學校圖書館合作建設圖書館分館。
新疆地區的維吾爾文、哈薩克文等民文文獻,特別是民文古籍,比中亞國家較為豐富。新疆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向中亞國家高校圖書館宣傳介紹新疆本土的民文文獻。
5、合理布局,搭建“一帶一路”交流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到新疆來學習,新疆高校圖書館應當針對他們來華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等特殊需求來建立雙語甚至多語種的標識指示體系和服務指南,成立專門的閱覽室,將中文學習資料,有關中國歷史、旅游、社會發展的書籍及“一帶一路”外文專業書籍集中擺放,方便留學生借閱,把圖書館建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三、結語
新疆高校圖書館應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契機,主動關注教育環境改變及教學模式改革,積極順應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互聯網 + ”等新趨勢,反思自己的不足,重新進行自我定位,建設一個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服務深廣、隊伍素養高的學術化、信息化、網絡化空間。
注 釋
[1]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年12月30日。
參考文獻
[1] 張佳麗、藺繼紅,“一帶一路”沿線高校民族圖書館發展策略,大 連 民 族 大 學 學 報,2017年第4期,第305-309頁;
[2] 植素芬,高校圖書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服務策略———以國內“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四省區高校為例,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第100-104頁;
[3] 吳建中,新絲路 新作為譜寫“一帶一路”圖書館建設新篇章,圖書與情報,2016年第6期,第7-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