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要】幼兒園作為學齡前兒童接受啟蒙教育的場所,肩負著對幼兒進行知識傳授以及能力培養的重任。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傳統的幼兒教育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當前幼兒的發展需求,因而通過對教學理念和方法的轉變和創新促進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因而課程游戲化教學這一理念被廣泛提及,且被作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運用到幼兒教學中。基于此,本文在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究一番實施課程游戲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期為提升幼兒教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轉變角色;創設環境;深度學習
具體來說,課程游戲化教學是指將幼兒園課程的教學以生動、有趣且幼兒喜愛的形式呈現出來。然而它并非簡單地指在教學中增加游戲的時間和內容,而是在保證原有游戲時間和游戲活動的基礎上,將游戲所倡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品質融入課程的教學中。
一、教師轉變自身角色,推動游戲化進程發展
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施加者以及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者,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教育教學的水平。在開展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進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即教師由以往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轉變為課程設計和建設的主體,針對幼兒的活動發揮著指導和點撥的作用。為了將幼兒的活動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幼兒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游戲化教學課程,在提升自身課程資源開發和運用能力的基礎上,促進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順利進展。
例如,教師應首先做好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工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幼兒園課程種類豐富多樣,有旨在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生活課程,有旨在培養幼兒各項才藝和技能的興趣課程,還有旨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礎課程等。在開發游戲化教學的課程資源時,教師應在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展水平以及具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運用構建良好的游戲化教學課程體系,為游戲化教學的順利進展提供保障。如此,便將教師的指示和引導作用充分發揮了出來,完善了游戲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使課程游戲化教學得以順暢、高效地進展下去。
二、創設生動游戲環境,提升游戲化教學質量
環境作為游戲活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游戲化教學質量和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在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發展進程中,教師應在對園區內現有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和利用的基礎上,給幼兒營造出一種生動、適宜且自由、愉悅的活動空間,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操作的形式獲取豐富的經驗和全新的學習體驗,從中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并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良好活動環境的感染下實現自身的和諧、健康成長。
環境包括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環境。物質層面的環境同時又分為戶外環境和戶內環境。戶外環境具體包括能夠滿足幼兒基本運動需求的一些運動設施,比如攀登架、秋千、滑梯等,還有依據具體教學需求自行設計的環境。而室內環境則以區域活動為依托,在充分開發室內公共資源的基礎上給幼兒營造的良好活動氛圍。除了物質層面的環境外,精神層面的環境諸如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以及寬松自由、充滿愛的精神環境都是游戲化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應對這些環境進行充分開發、利用和合理建設,使游戲化教學能夠以最優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三、領悟游戲教學精神,促進良好品質的形成
游戲精神是指幼兒通過參加游戲所形成的一些獨特感受和認識,及其不斷強化之后形成的精神層面的認知。游戲所倡導的愉悅、創造、自主、合作等內容都是游戲的精神所在。游戲精神在教學中的滲透是開展游戲化教學的實質和核心所在。
為此,在實施課程游戲化教學時,教師應注重游戲精神在一日活動中的融匯和發揚,使幼兒能夠在充分感受到游戲帶來的無窮樂趣的同時,促進自身專注支持、愉悅分享等良好精神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將游戲化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充分凸顯出來。
例如,幼兒由于受自身年齡特征的限制,經常會有一些惡作劇或是亂涂亂畫行為的出現。針對這種情況的產生,教師不應急著給幼兒貼上道德的標簽并利用一些批評的話語來指責幼兒,而是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些行為都是由幼兒的年齡特征所導致的,在給予幼兒寬容和理解的同時,通過合理引導的形式讓幼兒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看法表達出來。如此,便將游戲所倡導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滲透到了教學中,促進了幼兒個性的發展以及信心的樹立,使游戲化教學質量和效果得以不斷優化和完善。
總之,幼師應在緊密結合自身情況的前提下,深入探究開展游戲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為單調、枯燥的幼兒教育教學注入一泓活水,為最終實現課程游戲化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丁月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
[2]虞永平.課程游戲化的意義和實施途徑[J].早期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