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冬莉 楊軍 莊惠子
【摘 要】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針對傳統物流人才培養中標準缺失、校企合作松散、思政教育脫節等問題,從人才培養標準樹立、師資隊伍培養、校園文化營造、課程體系構建、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實訓實習管理等方面提出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路徑,以促進培養執著專注、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匠型物流人才。
【關鍵詞】工匠精神 ?物流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C-0143-02
當前,國家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倡高等職業教育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承擔著培養工匠型物流人才的使命,在當前物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培養以“執著專注、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為內涵的工匠型物流人才,是服務物流產業技術發展、業態更新,整體提升物流管理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本文試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針對傳統物流人才培養弊端,從人才培養標準樹立、師資隊伍培養、校園文化營造、課程體系構建、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實訓實習管理等方面提出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路徑,以促進培養執著專注、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匠型物流人才。
一、傳統物流人才培養弊端分析
(一)標準缺失,難以適應行業發展及學生成長的需求
國家提倡工匠型人才的培養,但是物流行業缺乏相應的工匠型人才的標準和人才培養的標準。傳統的物流人才培養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缺少執著專注、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等工匠精神的培育,無法有效應對物流行業勞動強度大、職業成長周期長、職業認同感低等問題,導致學生缺乏從事物流行業的目標愿景、忠誠度和成就感,影響職業的可持續發展。以物流快遞崗位為例,相關數據顯示,80%以上的一線員工日常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旺季甚至會超過12小時;接近半數的站點員工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人員流動性遠高于一般行業,隨著站點的迅速擴張,基層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因此,培養大量執著專注、愛崗敬業的基層物流管理人才顯得尤為必要。
(二)校企合作關系松散,難以形成人才培養的合力
傳統的校企合作多流于表面,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不明顯,人才培育能力和主動性都有待提高。從合作層次上看,校企之間的聯系還處于初級階段,未形成著眼未來的長期合作機制;從實踐教學上看,校企之間資源亦未能有效整合與優化,無法取得好的預期實效;從合作內容上看,校企之間在師資培養、校園文化營造、課程體系構建、大賽成果轉化、實訓實習管理等方面合作的深度仍顯不足,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無法有效支撐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
(三)思政教育脫節,難以匹配人才培養要求
傳統的工匠精神教育體現在傳統德育教育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現象和管卡壓等束縛,教學內容過于強制、過于抽象,遠離了企業現實需求,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政課程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缺少企業的有效參與,同時與專業課程之間既不“同向”也不“同行”,更沒有實現校園文化導向、專業課程融入、技能大賽磨煉、實訓實習等踐行工匠精神教育內容的“同融”,缺少時代感、鮮活感、問題導向性和實踐應用性,無法將工匠精神真正內化為專業人才的人格、情懷和意志。
二、高職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路徑
(一)參照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樹立工匠之標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部署啟動包含物流管理在內的5個職業技能領域試點“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首批試點院校,根據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證書中的職業道德考核納入日常教學考核內容,使學生在獲得相應技能等級證書的同時,兼顧工匠精神的養成。物流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填補了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標準缺失的空白,使物流專業工匠型人才培養有“標”可依,有“準”可循,為有效培養物流行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能工匠型人才提供了理論依據,提升了人才培養的效度。
(二)校企共育工匠之師
為進一步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需要校企協同共育“雙師型教師”,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要求專職教師完成“八個一”任務、校外兼職教師完成“五個一”任務重塑教師知識能力結構?!鞍藗€一”即要求每位專職教師“對接一家物流企業、聯手一位校外導師、指導一個技能大賽、參加一次教學大賽、獲取一本職業資格證書、主持一項教科研課題、開發一門課程資源、指導一個班的創新創業課程”;“五個一”即要求每位校外兼職教師“舉辦一場講座、指導一門課程實訓、參與一門課程資源建設、提供一份崗位能力分析報告、擔任一屆實習導師”。教師通過自身努力,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高尚師德+專業能力+信息技術”的工匠型教師標準,滿足工匠型物流人才培養的專兼職師資需求。
(三)以校園文化傳播工匠之風
充分發掘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通過“物流企業文化進校園”“物流勞模進課堂”“最美快遞員事跡分享”“優秀畢業生返?!钡然顒?,借力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線上教學平臺等媒介,從物流行業中的普通從業者中尋找具有工匠精神的典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領悟工匠精神,培養學生踐行工匠精神的積極情感和自覺意識,增強新時代青年學生技能成才的信心和技能報國的決心,使“踐行工匠精神,潛心鉆研技能”入腦入心。
(四)完善課程體系夯實工匠之基
骨干教師與來自企業的能工巧匠共同以物流企業工作過程及職業標準為基準,構建以物流企業基本工作技能為核心,以運輸、倉儲配送、國際物流三大職業方向能力為“三翼”,按照“教、學、訓、賽”一體化原則,注重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和專項能力拓展課程、兼顧未來可持續能力提升及良好職業素養養成良性循環,對應職業技能等級的“一核三翼”理論課程體系?;谖锪餍袠I特質培養,構建“課內課外、雙線并行”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即除常規的課內學習內容外,還將創新創業實踐、素質拓展訓練、企業頂崗、協會活動等豐富多彩的課外素質教育內容融入課外教育課程,以學分置換作為手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以技能大賽磨煉工匠之心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借助多次代表廣西參加國家物流技能大賽的優勢,以技能大賽為抓手,梳理大賽的各項工作及標準,尋找轉化到人才培養的嫁接點,實現了大賽標準向課程標準的轉化、大賽項目向實訓項目的轉化、訓練模式向教學模式的轉化,大賽條件向實訓條件的轉化、教練型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的轉化、大賽成果向教研成果的轉化、技能型學生向工匠型學生的轉化。通過建立健全日常教學和大賽之間的互動教學模式,以賽促教、以專業課程教學指導大賽,利用大賽調動學生鉆研技術的熱情,磨煉學生精益求精、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六)在實訓實習中踐行工匠之舉
1.引企入校、育訓結合,筑造校園工匠“夢工廠”。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以“高等職業院校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為契機,校企共同改造升級實訓基地,打造了融教學、培訓、實踐、大賽、集訓為一體的智慧物流實訓基地。同時探索由學院提供場地便利,企業提供資金、設備和技術并全程參與建設與管理的校內生產性實習基地建設模式,為工匠精神的打造創造校內環境條件。
2.閑時在校、忙時在崗,營造物流工匠“初體驗”。通過與京東物流、順豐速遞、郵政速遞等物流標桿企業的緊密合作,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引入“閑時在校,忙時在崗”的教學分段做法,在“618”“雙11”“雙12”等電商促銷期間安排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與企業對口專業崗位實踐有機對接和深度磨合,實現由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到企業對口崗位“真刀實槍”親身實踐的轉變,在實習中感受物流從業者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3.精細實習、校企共育,鍛造工匠之心。聚焦學生實習管理痛點,校企協同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構建精細化實習三大體系:輪崗晉升體系、培訓學習體系、測評考核體系。輪崗晉升體系主要為學生提供具有發展潛力的實習就業崗位群,確保學生有更全面的實習體驗與成長通道。培訓學習體系主要是采取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有效融入企業文化、發展歷程及規章制度等個性化內容,實現理論傳授與實踐指導交替進行,將工匠精神教育貫穿培訓全過程,促進學生職業技能與工匠精神高度融合,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測評考核體系以晉升測評為重點,側重于學員對于現階段崗位勝任能力的考核以及對更高級崗位勝任潛力的評估,綜合評價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實現精準就業推薦。
總之,工匠型物流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校企共同發力,打造文化融入、資源共享的戰略合作型校企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形成“育人先育德,樹人德為先”的人才培養范式,共同營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開創雙元協同育人新格局。
【參考文獻】
[1]魏際剛.實施“工匠中國戰略”再造工匠精神與工匠隊伍[J].智慧中國,2019(12).
[2]王力平,唐紅英.工匠文化引領下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20(6).
[3]鐘一漩.基于工匠精神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5).
[4]阿里研究院,等.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530975.html,2016-10-29.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高職物流人才培養生態圈的建設與研究”(2017C512);2019年度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重點科研課題“廣西多式聯運發展策略研究”(ZJY2019KAR01)
【作者簡介】韋冬莉(1980— ),女,壯族,廣西河池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物流師,研究方向:運輸規劃與管理、高職教育;楊 軍(1965— ),女,江蘇南京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物流師,研究方向:物流成本管理、高職教育;莊惠子(1989— ),女,彝族,四川成都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經濟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高職教育。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