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2020-08-31 14:59:45吳益民
廉政文化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廉政文化建設高校

吳益民

摘 ? 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對培育立德樹人的校園文化和形成良好的社會政治生態具有重要作用。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既迎來機遇也面臨挑戰。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新要求、全媒體時代傳播媒體的多元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性,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方向和動力。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主觀上對廉政文化建設的認知缺失和客觀上對廉政文化資源的開發不足兩個方面。因此,要充分運用全媒體時代的用戶思維、平臺思維和共享思維等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夯實廉政文化建設物資人力基礎,進一步推進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0)04-0038-07

20世紀中后期至今,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VR、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以移動媒體和數字媒體的廣泛應用為標識,傳播媒介出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局面,繼而出現了全媒體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中學習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時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1],從不同維度深刻闡述了全媒體時代的內涵和特點。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狀態和思維方式,繼而也影響了包括文化建設在內的社會生活層面。

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2],將廉政文化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高校作為厚植廉政文化的重要載體,繁榮和發展高校廉政文化,是深入開展全面從嚴治黨的迫切需要,是實現五大基本職能的根本保證,也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師生人文道德修養、營造風清氣正校園氛圍、增強社會輻射力的必然要求。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高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構建法治校園、和諧校園、美麗校園,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在全媒體時代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積極探尋其制約因素和破解策略,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廉政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肇始于2004年[3],積極探索廉政文化建設的新舉措、新思路、新經驗,是高校近年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任務。面對一個亟待解決的新課題,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對全媒體時代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主體性認知缺失

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去中心化”,呈現出虛擬化、數字化、海量化特征,因此,受眾接收的信息表現為淺層化、碎片化、意象化。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元多樣多變。[4]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不可控性和隱蔽性等特點,部分網民的網絡失范行為沒有得到有效地管控,過度自由、偏激的表達得不到有力管控和約束,加上一些大眾媒體為追求經濟效益片面迎合庸俗、消極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文化潮流等,對傳統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形成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出現線上線下二元場景,一小部分干部師生甚至崇尚 “權力至上”“金錢萬能”,信奉“厚黑學”“潛規則”,網上網下反差大,多元認知、多元價值、多元目標跌宕沖擊,形成錯綜復雜的信息大爆炸時代。

與此同時,在高校內部一些迂腐過時的認知仍有一定的市場。首先,對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必要性認識存在偏差或選擇性失明。極少數領導干部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認為抓廉政文化建設不如抓項目、抓科研等立竿見影,“出政績”“走形式”,工作流于表面。也有部分干部師生對全媒體時代高校反腐敗的新形勢認識不足,仍然錯誤認為:“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格局相對封閉,社會結構相對簡單,是‘象牙塔‘凈土,廣大干部師生把精力集中在教學上面,教師傳道授業、學生敏思篤行,都很清雅、純正、淳樸,高校出現的腐敗案例只是偶發的、極個別的。”然而愿望并非現實,事實上,在高校中,廉政并沒有成為師生所共同遵循的一種行為范式。相關數據表明,高校腐敗現象已然進入易發期、高發期,并呈現集團化、智能化、高職級、高學歷、高職稱化等特點。在行政權力領域,如物資采購、招生錄取、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權力尋租問題;在學術權力領域,如論文抄襲、考試作弊、學術造假等存在學術不端失信行為。其次,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認識有偏差。許多人仍然錯誤認為,廉政文化建設“是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是領導干部的事”[5]。廉政文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講求統籌謀劃、協同合作、整體推進,形成建設“共同體”“大宣教”格局。高校各級黨組織承擔著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對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建設應該做到全覆蓋,其實踐主體包括領導干部、教職工和學生。紀委承擔監督責任,其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發揮“橋聯”功能是分內職責,但不應該只是“單兵作戰”“單打鼓、獨劃船”“剃頭挑子一頭熱”。

(二)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資源開發不足

第一,體現在制度文化維度的不足。一是滯后性,隨著中國社會步入轉型期,高等學校體制機制改革正在日益深化,利益主體日益多元,相關的管理制度和約束機制建設尚未到位。二是針對性不強,缺乏“用戶思維”。主要表現在以文件落實文件,以制度落實制度,缺乏充分的調研,不能及時將執行者的意見建議納入決策機制,難以做到“量身定制”,精準有效,一些制度的制定著眼管控而缺少服務,正當性、合理性有待提高。三是制度的執行和監督保障機制流于形式。“制度不長牙”“紀律不帶電”,缺少剛性,違反制度紀律所帶來的懲戒往往等同 “罰酒三杯”,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第二,體現在物質文化維度的不足。高校作為社會文化的引領者,擁有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既具有相對完善的傳播渠道,同時也具有系統的建設載體,如圖書館、報告廳、標志性建筑物、文化景觀帶、文化社團、報刊、電臺、電視臺、微博、微信等。但現實是這些資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如高校紙本圖書使用率有逐年下降趨勢。高校輿論陣地相關廉政文化的專題形式上滯后、內容上疏離,難以得到受眾同時也是實踐主體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也就更加難以談到自覺行動。而物質文化資源的利用,存在分散、孤立、閑置的現象,沒有進行協同配合、科學定位、規范整合。與此同時,區域廉政文化資源有親近性、地緣性等特點,如何拓寬視野,以開放兼容的態度,利用好區域廉政文化資源,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第三,體現在精神文化維度的不足。“士清其心源,而后可以修身而致用”。大學精神作為高校獨特氣質的文明成果,是在大學自身長期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也是各高校廉政文化資源中的特色,它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包括校史文化、校友文化、辦學理念、校訓校歌以及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學風、教風、校風等。大學精神對廣大師生的行為和價值取向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的深遠影響。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往往忽略利用大學精神文化培育愛校榮校護校之情,對校史的挖掘不到位、對辦學理念的凝練不到位、對校歌、校訓、校徽的內涵詮釋不到位、對杰出校友、師德師風典型的宣傳不到位等等。干部師生對本校的發展內涵和發展歷史了解不深不透,難以形成認同感和榮譽感,也不利于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四,體現在行為文化維度的不足。只有首先做到“外化于行”,方能“內化于心”。全媒體時代具有開放與共享的特點,而高校廉政文化的培育也離不開廣大師生民主與參與意識的培養。但目前的廉政教育方式仍然偏重于傳統教育方式,創新拓展不夠,體現為單方面說教和生硬地灌輸,如演講、掛橫幅、文藝演出、書畫展等等,都是“自上而下”, 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嚴重影響廉政教育的實效,甚至造成教育者苦感、受教育者反感的現象,對廉政文化融入品牌社團活動、提升受教育者參與度、激發大學生的內動力等顯得力不從心。有些高校對廉政文化理論研究不重視,專業研究人員匱乏,存在為研究而研究的現象,脫離社會需求和實踐,不能將理論研究轉化為指導具體工作的“指南針”。

二、全媒體時代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有利條件

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毫不動搖,鞏固發展新的重大成果,獲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和贊譽。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涵不斷創新發展。隨著全媒體的日益發展,信息傳播具有覆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影響力深遠等特點也日益彰顯。三者為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一)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新要求助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2014年,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展現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決心、勇氣和能力,雷厲風行,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定不移地管黨治黨、懲治腐敗,使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黨內政治生態呈現新局面,贏得了黨心民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已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是我們黨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也是黨員干部的一場自我凈化、自我提升和倫理道德的再建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持續加大廉政文化建設的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2005年,中共中央印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這些都從制度和理念層面為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給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

(二)全媒體時代傳播媒體的多元化助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全媒體時代,新舊媒體并存,固有的資源要在求新求變的基礎上挖掘利用。傳統媒體領域,如高校廣播電臺、校報、宣傳欄等,個別高校還有電視臺,都具有較好的物質人才基礎和條件,可以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如廣播覆蓋面廣、互動性強;校報新聞評論、深度報道、檔案功能;宣傳欄直觀、方便。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在高校蓬勃發展、方興未艾,高校基本都設立了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兩微一端”,新媒體具有海量信息、個性化、交互性、及時性等特點,更加接近自然的人際傳播,契合高校師生。[6]因此,要與時俱進地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適應全媒體時代,揚長避短,進一步挖掘高校已有各個媒體的優勢和特點,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發揮高校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性助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多年的悠久歷史,積淀了深厚的廉政文化傳統。這些中國文化中的優秀傳統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礎。[7]早在西周初年,就以“六廉”作為考察官吏的政績標準, 儒家思想中一直把“廉善”作為執政者的道德品質要求。封建王朝為維系龐大官僚體系的正常運轉,遏制腐敗,采用了御史監察制度,其運行方式也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秦最高官僚“三公”中,專管監察的御史大夫就是其中一個,漢代除卻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都作為監察官,明代還將地方分區監察和中央按系統監察相結合,專設六科給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強皇帝對六部的控制。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對待財富的清廉,對待困難的清明,對待人情壓力的清正,對推動今天我國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8]古代歷史上,涌現出大批一身正氣、潔身自好、為民請命、剛正不阿的良臣廉吏,清官情結深入人心,如鐵面無私、不徇私情、不畏權貴的包拯;“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為民請愿、為民造福的于成龍;大公無私、嫉惡如仇的海瑞等。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孕育了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古田會議精神、蘇區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同時,也留下了瞻仰和學習的革命文化遺存,如井岡山革命舊址群、古田會議舊址群、瑞金革命舊址群、延安革命舊址群、西柏坡革命舊址等,培育了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善于團結、軍民同心的集體主義等優良品德。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承前繼后、繼往開來,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孕育發展了艱苦創業精神、頑強拼搏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科學民主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抗震防疫精神等,代表著時代進步潮流和發展要求。核心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決定著文化的性質與方向,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思想引領,廉政文化內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貫徹其基本要求。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有高度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強調:“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三者構成當代中國文化優勢、文化自信的三大支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都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營養,有利于提升廉政文化建設的認同感和代入感。

三、運用全媒體思維推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策略

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新形勢、新發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找準自身不足,針對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差距,運用全媒體思維模式,創新思路和舉措,善于審勢、謀勢、奪勢,全面推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一)運用用戶思維打造廉政文化精品

用戶思維,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針對個性化、細分化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做到“用戶至上”“顧客就是上帝”。在高校,不同群體由于角色、層次、認知的差異性,對廉政文化產品有著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全媒體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為了解掌握師生思想狀況的變遷和現狀提供了技術支持,為實現廉政教育“共識”“共情”“共趣”的目標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打造高校廉政文化,切忌“孤芳自賞”“故步自封”,要分析了解受眾需求,傳播方式要與時俱進,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力求豐富,講好校園故事,傳播好校園故事。注重全媒體時代新舊媒體的交互融合,優勢互補,融會貫通。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如高校校報的深度報道、新聞評論等,發揮新媒體的傳播路徑優勢,加強如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兩微一端”的傳播平臺建設,拓展微視頻,發展增強現實技術(AR)和虛擬現實技術(VR)的開發和利用。[10]傳播學者尼克·史蒂文森指出:“媒介越小眾化,就越能被用來傳遞具有顛覆性和選擇性的信息。”[11]通過新媒體能夠進行廉政文化建設方式的創新,采用視頻播放、網站建設、公眾號建設以及組建微信群、QQ 群等,不斷豐富廉政文化建設的形式。全媒體的不斷發展,突破了時空限制、物理尺度,為親身體驗感受古今中外廉政文化場景的虛擬現實世界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例如通過VR技術參觀廉政文化場館、走進古代斷案現場、重走長征路等。此外,通過新媒體還能夠及時進行內容的創新,在廉政文化內容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動畫、特效等,使廉政文化內容更具有吸引力,從而能夠促進師生有效學習。

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其內容主體不是簡單對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傳達和自上而下的說教,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契合受眾心理,做到有的放矢、潤物無聲。可以做到“四個結合”:與校風建設相結合、與校園品牌文化相結合、與執紀問責相結合、與地方廉政文化相結合;“三個融入”:融入廉潔自律教育、融入具體工作、具體目標、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加強和深化廉政文化建設,讓大家知道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單靠個人或者單個部門是不行的,需要全員參與、多角度、多層面聯合發力,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二)運用共享思維科學挖掘整合廉政文化資源

所謂共享思維,即將信息或物品的使用權公共化,人人皆可享用的一種理念。全媒體時代,各種信息、思想、文化相互融合、交匯,為高校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校外文化資源,包括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高校文化資源,包括信息媒介、圖情資源、學術機構、學生社團、智庫等。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實現共享思維模式旨在引導全民參與、全民共享,而不是敝帚自珍、束之高閣。

第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共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既代表著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弘揚。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閃光點與魅力,運用好互聯網等平臺將這種深厚底蘊展現出來,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學習其中包含的廉政文化。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廉政文化積淀,同時在反腐倡廉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包括美國、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廉政建設也給我們提供許多可資借鑒的的制度和經驗。當然,這些制度和經驗都不能照搬照抄,要用我們的智慧去變通,立足于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為用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廉政文化套餐。

第二,對各類信息的共享。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各種信息和思潮的轟炸,在有些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大學生中,不良信息會對他們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應該充分整合學校的資源,對國家發布的時事政策、黨的理論、學校重大事件進行深入解讀,便于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這些信息,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同時要以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直接吸收優秀廉政文化內容,以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對學校資源的共享。學校要充分整合已擁有的眾多資源,打通部門、團體之間的壁壘,實現信息、圖文、短視頻、人員的共享。將廉政文化教育列入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課題研究,創建高校廉潔學術氛圍,促進大學與大學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學者與學者之間,思想、資源、數據的互利與共享,以學術道德為依托,有效遏制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現象。各部門和學院要發揮自身特色和主動性,挖掘本單位的廉政資源,特別是優秀師生、優秀校友的典型事跡,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在和諧奮進的氛圍中成長,并形成認同感和榮譽感,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學生會、黨團組織和社團組織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自我管理與為師生服務的廉潔從政實踐鍛煉。教師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教學中突出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道德規范,培養學生的廉潔自律意識。

(三)運用平臺思維夯實廉政文化建設物資人力基礎

平臺思維具有開放、包容、互動等特點,全媒體的重要優勢之一在于最大限度凝聚各類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合作、共通共贏,而廉政文化平臺讓互動交流更為便捷,廉政教育的及時性、實效性大大增強。

第一,加強對平臺建設的重視和投入,注重廉政文化平臺建設。用心打造廉政文化主題活動平臺,如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廉政文化活動月、文化長廊、攝影、繪畫、演講比賽等,構建全媒體廉政文化宣教平臺、廉政大數據分析平臺、依托現有教學與科研資源的廉政文化研究平臺。要注重加強對學習強國、清風等相關平臺的利用。

第二,高校應構建廉政教育新媒體平臺。一是要通過“兩微一端”平臺建立廉政信息公開機制。高校應積極構建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體載體,及時發布全面從嚴治黨的相關政策和信息,保障高校師生的知情權。要及時發布廉潔政治文化、廉潔政治故事、廉潔政治漫畫等信息,讓師生積極參與新媒體平臺的互動。加強網絡監管,守正創新,在交流互動過程中闡釋廉潔從政的文化內涵,促進師生的理解與認同,同時要響應時代主題和弘揚大學精神,積極展示典型案例,凝練大學文化內核。二是要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建立腐敗舉報機制。師生可以行使自己的參與權,提供問題線索,讓腐敗分子暴露在陽光下,同時也使師生親身體驗和感受參與反腐的作用與力量。

第三,加大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人才培養力度。廉政文化平臺建設的關鍵還是在于人,不管是平臺的建立還是之后的運營,都離不開人。在全媒體時代,對利用平臺思維開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人才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打造符合全媒體時代要求、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要政治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對全面從嚴治黨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吃深悟透的基礎上,開拓視野、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積極了解世情、國情、校情、師生情,能夠擔當“意見領袖”的角色,牢固掌握輿論主動權和話語權;能夠聚合校內校外各類資源,開展豐富活動,打造廉政文化精品;能夠掌握全媒體時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優勢和短板,廉政話語更具人性化和契合性;注重發揮新舊媒體的融合優勢,發揮傳統媒體原創能力強、權威性高等優勢,發揮新媒體時代優勢,把公信力轉化為點擊力、點擊力轉化為影響力、影響力轉化為執行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1-25(01).

[2]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N]. 人民日報,2017-10-19(01).

[3] 高建林.廉政文化學學科構建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廉政文化研究,2011(12):34-39.

[4] 王忠麗.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數育針對性的有效提升[J].教育與人才,2020(1):99-103.

[5] 齊蕾.新時期我國廉政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及其破解[J].法制與社會,2018(25):118-119.

[6] 李建華.基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路徑研究 [J]. 教育理論研究 ,2018(4):197-198.

[7] 張岱年.文化與價值[M].北京: 新華出版社,2004:263.

[8] 龍大軒.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經驗與啟示[N].光明日報,2017-01-08(07).

[9] 徐勁松,洪慧敏.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教育的途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7):23-24.

[10] 惠菲菲.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路徑略談[J].文化視野,2019(24):441.

[11] (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M].顧宜凡,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97.

責任編校 ? 王學青

Abstract: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nurturing a campus culture of morality and talents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favorable political ecology in the society. The coming of the omni-media era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problems mainly found in the lack of subjective awareness and the insu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objective resources.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normal of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diversity of medias in the era of omni-media, and abundance of 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direction and motiv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As reg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mentalities for users of the platform and for sharing have to be applied so that this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construction can be comprehensively promoted.

Key words: the omni-media er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猜你喜歡
廉政文化建設高校
藝術院校廉政文化建設有效途徑研究
祖國(2017年2期)2017-03-09 19:31:42
淺談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
東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0:09:11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之路徑
立足“三位一體”打造“廉潔之城”為湖畔旅游名城建設耕植一方清風凈土
活力(2016年13期)2016-11-03 17:48:58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天堂伊人| 免费一级毛片|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页|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色国产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欧美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久久综合干|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网站|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一线在线|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毛片网站在线看| 久久女人网|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热| 激情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美女操|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国产一线在线|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亚洲成人|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