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課程也面臨著如何展開有效的在線教學模式,保障地方高校的教育質量,是當前在線教學的一大轉折和挑戰。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課程
【作者簡介】冉龍莉(1982.01-),女,貴州黔西人,凱里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語言文學方向。
一、在線課程的教育既是轉轉也是挑戰
為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大高校拉開了大規模的在線授課的帷幕。2020年2月2日,清華大學提出將開展線上授課和學習的方式;2月17日,網絡課程開課倒計時,中國地質大學教師們化身“主播”,西安交通大學師生“見屏如面”,各大高校積極響應線上教學。地方院校也緊追其后,掀起了在線教學的浪潮。其實,不論線上或者線下,如果把課堂教學的流程圖組織成是一個教學模式圖,那么按照一般線下的教學過程及其教學模式,可以形成如下圖所示的循環過程:
從上圖可知,線上教學模式也可以按照上述教學模式循環,根據教學評價的效果來檢測是否達到期望的教學目標,如果在線教育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環節,那么它也無法形成一個獨立的教育模式。這就刺激在線教育的教師也要狠抓自身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在龐大的在線教育市場分一碗粥,沒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就只能附庸茍活于互聯網時代。在線教育可以更加突出教師教學技能的信息技術化,現代教育已經不能使用單一性產品,如APP工具、在線平臺、網絡資源等,在龐大的在線資源中,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能力也需要逐步強化。如何提升教學技能?如何滿足教學需求?如何促進教學效果?這三個問題就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如果在線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之后,其實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也相應提升了。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電商的崛起依靠的是將商品經濟價值鏈中,實體中間商實現重組為互聯網電商中間商的模式,那么在線教育主攻教育體系的發展方向,就要權衡考慮如何加速提升教育者在線的綜合性教育技能。當前的在線教育可以追溯到“互聯網+”教育模式,依賴配套的專業物理硬件,師資門檻也在提高,教學過程和學習動機這些因素都在急劇作出相應調整。在線課程要求尊重時代賦予當代教師的任務,信息技術橫亙交替與經濟社會倍速發展,必然需求更加高水平更加高技能的教育者,提供更高信息量的人才培養標準,從根本上說,社會生產力進步了,生產關系就一定有顯著變化,若是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就必然要求教育系統進一步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在線課程,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實實在在的挑戰。作為一門課程,網上資源很多,有慕課、金課、多種多樣的學習APP。但是作為特殊時期的在線教育者,不再是局限于三尺講臺口頭傳輸這樣的基本技能,如何打造自己的在線課程教學方式,這不單單取決于學習者的教學需求,從長遠看,這門課程如果你講得一塌糊涂,學生完全可以在線去聽別人的老師授課,這就是一個教育轉折的信號。在線教育的轉折如同大浪淘沙,必定會淘掉跟不上教學趨勢的教育者。所以,教師在線要有自己的教學特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正是因為有了教師個人教學的自身特色,所以教師的課程就能夠形成目前教育模式的多樣化。
二、探討《大學英語》線上線下課程的教學模式
網課模式的教學門檻對于在線教育來說,關鍵在于兩點:一,是線上教育內容的形式 ;二,是線上教育的內容。可以把這兩點具體化成三點教學構想:(1)學習的最終目的以社會需求量為主; (2)內容提供中蘊含的知識體系構建 (3)尊重學習者個體的差異性。下面就以《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在線課程來進行授課模式構建和實施。
1.課前:教師準備線上資源。首先,教師自己務必要備課,盡量準備50分鐘的講稿,多使用自己制作的PPT展示。授課對象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且是一門公共必修課。其次,這門課程作為任課教師,要了解多種在線授課途徑。有的比較推崇騰訊會議或騰訊課堂,有的也推薦釘釘在線直播和QQ群,但是大多數都在推崇兩種以上的教學模式。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課程教學流程構想如下:課前發送聽說訓練材料(幫助學生練習聽說讀寫);課前提前10分鐘簽到(監控學生的出勤率);上課開啟直播模式(直觀的教學情景化模式);課中語音互動(展現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后在線布置任務(任務型教學模式鞏固學生學習效果)。這個準備過程是比較復雜的,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教育已經讓英語學習場景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英語學習者早已從單純的應試走向多元化的運用。專業知識點與大學英語有相交點,這些知識點相互輸入、輸出、融合和貫通,大學英語的學習意義不言而喻,盡管教學模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縱橫交錯。但是,場景化教學一直以來都廣受歡迎。通過已經全面普及的移動網絡和智能終端,學習場所從實實在在的課內延伸到非傳統意義的課外,從實實在在的環境中延伸到虛擬網絡情境設置中。
在情景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設置必要場景,引入或導入配備必要的感情材料、以課程內容為主體的動感模擬場景,允許是靜止的,也可以是運動的,無論是真實的背景,還是虛擬的場景,都是輔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以情境化的教學去激發學生的感性認知和創造力。一場完美的在線場景化教學模式構建并實施,相信一定可以豐富學生的趣味性學習體驗和強化他們理性判斷,保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教學才會取得更顯著的學習效果。大學英語的在線授課,通過運用英語本身的聽說讀來教學,本身就是自然法或口語法。自然法是幼兒接收母語的自然學習過程,并學習這段語言模仿的過程,融合言語所傳達的同類事物,建立詞匯之間的對應聯系,在課程教學中主張采用外語,盡量避免母語,試圖借助各種情景達到直觀學習的方式,同時更易于理解,易于應用。
2.上課:師生互動。《大學英語》課程在師生互動這塊有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類似QQ群等語音互動場所設置,這是英語課中,一個能利用全體參與的學習方法,一方面也可以檢測學生是否都在線,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英語的學習,詞匯量越豐富越有優勢,基本上所有英語類考試類別的考綱都對詞匯量有明確的劃分,基于語言習得的特殊地位,往往需要嚴謹的詞匯量量化練習,師生互動就是針對言語運用的邏輯性,語言組織能力,語言結構,提倡學生的直接口語表述,這既是學習效果構成的衡量標準,而且,這種直接的口吐蓮花不失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最直接體現。
3. 課后:學生自主線上學習。這個采取任務型教學方式,即在在線平臺上布置與課程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形成自主完成任務的習慣,也可在必要時線上計時讓學生按時完成。通常可以采用優秀的線上資源。比如,平臺上在線教育平臺和批改網布置作業,或者采用增加QQ群或者釘釘的每日作業布置。多平臺的資源利用起來,間接監控學生的學習時間的投入。
4. 課后:教師課后教學反思。在線教育,給全體教師帶來了一個極大的轉折: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掘教師的潛力?教師豈止是教書育人,在線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運用一切道具登上教學的大舞臺,扮演一位無所不能的超級武林高手!教學反思,能讓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線教育現在都具備回放功能,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教學反思最佳的一種方式,因為教學反思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大家一直非常重視,各種教學反饋都是促進教學的有利因素。現在,很多教師會從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在線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
三、《大學英語》課程線上線下課程特色
任何一種教學新方式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社會背景, 處于當前的特殊疫情期間,在線教學也是當前社會需要的反映。不論何種教學模式都是強調學生掌握知識,如果說英語教學模式強調綜合運用能力,那么在線英語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處在智能時代的今天,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多的是利用智能工具和軟件來輔助學生運用英語,以期到達順暢交流溝通的目的。越來越多的在線課程都有英語語言運用的影子,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英語的聽說考試,都在體現面向線上發展模式,這預示著英語交際的普及時代已悄然來臨。
在線英語教學的環境可以實現第二語言的完全環境,而難以實現的,是建立良性的師生互動關系。因為學生長時間暴露在頻繁使用母語的客觀環境下,以及主觀母語思維模式的習慣性,加上難以實現的多語種課后交流或者多語種語言使用環境,從現實角度降低了在線英語學習效率。筆者現將社會需求的學習總目標(target)、課程要求的目標(sub-target)以及學生個體的學習目標(min-target)以下圖顯示:
如上圖,在線教育設置總目標(target),顯然這種形式的在線學習,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利用互聯網電子載體以及其功能性傳達原有的紙質載體的結構,拓展了其信息延展(sub-target)、細分(min-target)功能,且還能插入更加人性化的元素來輔助進行強化教學。但這種在線學習工具作為信息載體,要面臨豐富信息量的成本,信息爆炸的現狀決定了這種在線學習工具的信息要求相當高,但如果能實現標準化的編輯模式與工具,可以利用大眾信息與其創造力來解決教育技能成本的問題。
四、結語
在線學習教育作為教學模式的一種延伸,或許這樣的時代已經開啟了電子教育革命時代的模式。教師要面臨豐富信息量的教育手段,在線諸多的信息爆炸現狀,決定了教師在線教學的要求相對來說比較高,教師能做的,就是利用大眾信息與互聯網豐富的創造力來解決自身的教學模式。這是硬性要求,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與子同袍,共勉之!
參考文獻:
[1]伊恩·古德費洛,趙申劍,黎彧君,符天凡,李凱. 深度學習[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78-95.
[2].魏溪含,涂銘,張修鵬.深度學習與圖像識別:原理與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9-18.
[3]張若非.深度學習模型及應用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9:1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