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
【摘 要】: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疾病的臨床特征。方法:本次研究中對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錄入,其中33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對所有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分析探究,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發生狀況。結果:實驗結果中顯示,所有患者中共包含隱球菌性腦炎患者9例、結核性腦炎患者5例、病毒性腦炎患者6例,自身免疫性腦膜炎患者10例,化膿性腦膜炎患者3例。結論:在艾滋病患者中,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并發癥,大約有30%~40%的患者會在艾滋病的進展過程中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狀況,這種病癥是引發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疾病進行分析,能夠明確艾滋病的具體治療方案,為臨床鑒別提供相應的信息和價值。
【關鍵詞】:艾滋病;中樞神經系統;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由人體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在現代臨床上呈現廣泛流行趨勢,已經成為了對現代人群生活造成影響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1]。自1985年以來,中國首次發現來自境外的艾滋病患者,目前我國疫情較為嚴峻,并且具有較為廣泛的流行范圍,逐漸擴散至一般人群,截止2012年11月我國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約為78萬左右,同時大約有56%的感染者還尚未被發現,感染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侵犯,患者主要表現為t淋巴細胞不斷減少,引發患者出現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導致機會性感染和腫瘤事件的發生。本次研究探究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特征,具體整理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對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錄入,其中33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所有患者男女性別比為(15:18=45.45%:54.55%),年齡介于54-75歲之間,平均年齡(67.9±4.9)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具有正常認知功能和機體功能;所有患者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并由醫務人員確認;患者入院后確認不存在生命危險可耐受此次實驗。
排除標準:患者處于妊娠期內;患者存在其他禁忌癥或實驗禁忌因素;患者缺乏正常認知功能;患者無法接受后續隨訪調查不具有隨訪耐受性。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基本資料,由數據統計人員通過Excel表格進行統計分析,確認患者資料可比性良好(P>0.05)?;颊咴谶M入實驗后對本次實驗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操作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通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符合1993年美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2004年中華醫學會和衛生部聯合頒布的中國艾滋病診斷以及治療指南診斷標準?;颊叩娜梭w免疫缺陷病毒抗體確認由我院實驗室進行檢測,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腦脊液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為準。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各項統計學數據均記錄于Excel表格中,在本次實驗完成后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22.00ForWindows進行數據分析,應用X2、T對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意義分析,確認其P與0.05關系,若P>0.05則確認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實驗結果中顯示,所有患者中共包含自身免疫性腦膜炎患者10例,隱球菌性腦炎患者9例、病毒性腦炎患者6例、結核性腦炎患者5例、化膿性腦膜炎患者3例。
所有患者中發熱癥狀表現患者頭痛表現患者21(63.64%)例,19(57.58%)例,視力受損患者17(51.52%)例,肢體活動受限患者12(36.36%)例,精神障礙患者9(27.27%),抽搐表現患者6(18.18%)例,。
3 討論
神經系統是艾滋病發生相關機會性感染的主要受累器官,也是導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大約有30%~40%的艾滋病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神經系統病變,而其中大約有7%~20%表現為首發神經癥狀[3]。在臨床研究中對艾滋病患者尸體進行檢驗時,發現患者出現神經病理學異常的狀況在80%以上。而當HIV病毒在人體造成感染后,會經有外周血液中被感染的單核細胞穿越血腦屏障而進入患者的腦部。相較于其他細胞來說,HIV病毒能夠直接對患者的腦實質造成感染,尤其在腦部中的膠質細胞、星型細胞和小膠質細胞,更容易受到HIV病毒的感染,并且這些細胞在HIV病毒的感染過程中會成為感染途徑進而影響患者的正常中樞神經系統功能[4]。當患者發病后,患者的血腦屏障會出現明顯的形態學改變,這是在損傷狀態下所影響的一種病理變化,患者在臨床研究中主要表現為皮質血管直徑增加、內皮細胞上蛋白缺失等癥狀為主。除此之外,在部分患者出現艾滋病后,其他機制也有可能對患者血腦屏障的完整性造成影響進而導致患者內皮細胞凋亡,以及細胞間緊密連接出現破壞,引發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病變[5]。
綜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中,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并發癥,大約有30%~40%的患者會在艾滋病的進展過程中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狀況,這種病癥是引發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進行分析,能夠明確艾滋病的具體治療方案,為臨床鑒別提供相應的信息和價值。
參考文獻
朱大慶,胡典貴,敖建.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32例臨床分析[J].上海醫藥,2019,40(03):52-54.
孫美艷.艾滋病合并呼吸系統感染患者與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患者免疫學差異比較[A].上海市護理學會.
官麗倩,盧洪洲,沈銀忠,劉莉,齊唐凱,宋煒,王珍燕,張仁芳.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病人的疾病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22(07):510-513.
張紅,熊勇,高世成,戴永安,彭竹山,張永喜,鄧莉平,駱名其,陳鐵龍.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臨床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02):46-50.
覃蘭惠,莫雪安,黃文,邱笛,羅文靜,吳李碩.艾滋病合并神經系統病變70例臨床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4,40(0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