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華 馬秋云 李占林 趙冬梅 胡嘉芮
【摘 要】肺癌中醫病因病機多為“氣虛”與“痰郁”兩個方面,氣虛是肺癌發生的病理基礎,痰郁是肺癌主要的病理變化。針對肺癌病因病機的特點,對其治療多從益氣扶正、健脾化痰兩方面著手,益氣化痰是治療肺癌的關鍵。
【關鍵詞】益氣扶正;健脾化痰;肺癌;治療
【中圖分類號】R2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報道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致病原因多與吸煙、空氣污染等環境和職業因素有關常見癥狀為咳嗽、陣發性刺激性嗆咳、無痰或少量泡沫白黏痰,或痰中帶血絲,血塊,胸悶、胸痛,胸憋氣短等,屬于中醫“肺積”、“勞嗽”等范疇。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治療肺癌的手段多種多樣,如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近年來,許多醫家在臨床研究中發現,中醫藥治療腫瘤,尤其在放化療過程中配合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對防治放化療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有一定幫助。肺癌患者運用中醫進行治療,從生存質量與生存期方面看,具有很大優勢,中醫治療已經成為肺癌全程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治療方法。
1 “氣虛”與“痰郁”是肺癌病因病機的主線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的正氣能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并能抵御外邪,正氣虛弱則易受邪氣侵襲,正氣虛損,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是肺癌的主要病理基礎。劉嘉湘[1]認為肺癌是因虛致實之病,患者雖在局部有實證之表現,但對全身的整個生命體而言,其本質是虛。因此提出“無虛不成瘤”的經典論斷。因此可以看出,肺癌的致病之本在于虛。中醫學疾病中“痰郁”是一個主要的病機變化。肺癌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痰郁”的情況,它既是肺癌的致病因素,又是肺癌難以治愈的一個重要原因。
1.1 氣虛是肺癌發生的病理基礎
《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癖痞源流》中記載: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得通,為痰為食為血,皆得與正相博,邪既勝,正不得而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2]說明肺癌產生的病因病機的機體本身正氣虧虛、陰陽失調,而邪毒入侵后,導致肺治節失司,氣既不利,精氣血液運行失常,氣血痰搏結而成。氣虛是肺癌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病機基礎。素體虛弱、稟賦不足、正氣虧虛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肺癌的發生、發展、擴散、轉移均與氣虛息息相關。肺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于正虛邪盛導致患者病情不斷復發、轉移;另一方面,肺癌患者在進行放化療的治療時對正氣形成一個損傷過程。所以總的來說氣虛是其發生的基礎,貫穿了肺癌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3]。
1.2 痰郁是肺癌主要的病理變化
從中醫腫瘤學的臨床病因病機來分析,痰郁本身就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痰郁也是導致許多肺癌并發癥的原因,例如肺癌患者常見的胸憋氣短、痰量多等痰郁癥狀。在肺癌形成的病因病機中,“氣虛”與“痰郁”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首先,脾運失司,影響津液正常輸布?!夺t林繩墨》載:“積者,痰之積也。”中焦運化失司,津?;瘽瘢瑵窬鄱?,是肺癌發生的重要病理基礎之一。其次,肺癌病位在肺,肺臟對人體的水津、氣血運行起著重要調節作用,肺氣之宣發可將津液和水谷精微敷布周身以充養四肢百骸,司腠理之開合以御外邪之侵犯,同時肺之肅降使體內水濕下輸膀胱,與脾、腎共同完成體內的水液代謝。在病理狀態下,痰之為物易結于肺,肺的宣發功能失司,則水濕停聚成痰;肺氣受阻,氣郁化熱,熱灼津液煉液成痰;肺氣虛不能輸布津液,則水濕聚而成痰。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虛則氣血生化無源,無力推動氣血津液運行,粘液成痰,阻滯經絡,經氣無法正常運行,進一步損傷機體正氣。氣虛、痰郁二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構成肺癌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病理特點[4]。
2 益氣化痰是肺癌治療的關鍵
針對肺癌病因病機的特點,對其臨床治療多從益氣化痰著手。益氣化痰之肺癌中醫常用治療方法之一,可貫穿治療的各個時期,在肺癌的早中晚期、手術前后、放化療、康復過程中均可應用[5]。通過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益氣化痰”有以下主要作用:(1)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肺癌患者多正氣虛弱,用藥需多以補益為主,提高和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與抗癌能力。(2)提高放化療療效,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肺癌多需進行放療治療,引發肺炎者,常用藥物有橘皮、竹茹、桑葉、麥冬、石斛等化痰補陰。(3)抗腫瘤作用:化痰藥的性味多為苦、辛,辛則能行能散,苦則通泄,均入血分,故益氣化痰可使血脈通暢,消散淤滯。益氣化痰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方法,但不可見痰化痰,總屬本虛標實證,化痰時須不忘扶正,辯證論治。針對肺癌的臨床治療,要始終謹記辨證論治這一核心。
3 驗案舉隅
患者李某,男,70歲,農民。2017年4月來本科門診以“反復咳嗽半月余”為主訴就診。2017年8月出現陣發性咳嗽,痰少,痰中帶血,形體消瘦,在當地縣醫院行肺部CT提示肺部占位。因不可進行手術治療,就診于我院,行肺穿刺提示小細胞肺癌。在放化療的基礎上配合中醫中藥治療。證型:脾胃氣虛,痰阻肺絡證。治則:益氣健脾,化痰和胃。方藥:木香10g 砂仁 6g 陳皮12g 半夏10g 黨參10g 白術10g 茯苓10g 海浮石10g 白英10g 百合10g 蜈蚣2條 炙甘草10g?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評價:服用此方能夠明顯緩解患者咳嗽不暢,胸悶氣短等癥狀,提高生存質量,穩定病灶,延長生存期,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
4 討論
肺癌其本在虛,為因虛而得,因虛致實,肺癌的發生轉移率極高,而實體瘤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是有差別的。從本病例來看,中藥確實發揮了中藥作用。實踐證明,采用中醫辨證論治,以益氣化痰為大法,通過調整機體平衡陰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進一步殺滅癌細胞。
參考文獻
旋靜,連樹林.從“虛”論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0):1-2
清·沈金熬 雜病源流犀燭[M] 李占永,李曉林 中醫中醫藥出版社,1994:215
鄭金剛,華寶金,樸炳奎.腫瘤扶正培本思想源流概述[J],中醫雜志,2015,56(15):1269-1272
王靖思,孫桂芝.孫桂芝從“扶正培本”論治腫瘤思想探討[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913-915
張陽,張偉.扶正補虛法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學報,2014,2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