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英語寫作水平的高低更能反映一個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本文引用《道法》教材內容對英語教學進行學科滲透,嘗試結合兩個接近的話題,激發學生思維,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同時,潛移默化地將德育滲透其間,實現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
【關鍵詞】話題寫作;學科滲透;德育
【作者簡介】陳雪珍,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
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得知,在課堂上引用其他學科課本中與英語話題相關的內容并導入寫作,可以有效地掃除學生因語言障礙而產生的被動感和畏難情緒,使學生可以更加順利地進入對話題的思考,從而激發學生討論、分享和表達的欲望。同時,也使得學生的語言學習更加人性化,體現英語語言學習的交流性。
一、具體案例分析
以外研版New Standard English九年級上冊Module 6 Problems為例,在進行這一話題寫作教學設計前,筆者查閱了其他學科的相關話題,最后發現《道法》七年級上課本中《如何應對挫折》所學內容和此話題匹配度較高。
1.第一堂課。作為話題的導入,筆者利用PPT給學生呈現了大量關于所遇問題的圖片,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并給予合理的建議。
1000-meter race is quite difficult.
I failed in a test.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do homework.
I have no close friends.
Someone laughs at me.
在此之后,引入一個虛擬人物“Mr Friend”,創設情境,總結給建議的句型結構等。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很活躍。然而,在接下來呈現《道法》課本內容圖片時,學生的激情已經消耗大半;從學生作文來看,跨學科內容對于寫作活動的作用甚微。后來筆者分析,發現這熱鬧的課堂背后存在不少不足之處。如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而忽視學生思考的深度與廣度,也忽略了各個環節的銜接性,這樣只能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無法達到整體核心素養的提升。于是,筆者又進行了第二次改動較大的教學設計。
2.第二堂課。直接采用《道法》課本上的圖片作為激發學生的導入,讓學生迅速進入主題討論和思考。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了接下來的寫作做好鋪墊;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勇敢面對。
Task 1:Suppose you are Diana, give her/him two pieces of advice.
1. My parents went out for work, and I havent seen them for a long time.and I miss them so much.? I feel quite lonely.What should I do?
2. I failed in a test. I think I will be punished and I feel so stressed.Should I tell my parents the truth? Or should I put away my papers and tell a lie?
3.I have no close friends and I feel isolated.Should I be active and join them? How can I begin?
在對《道法》內容圖片進行討論時,巧妙地引入表達情感的詞匯,并且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正視問題,積極尋求幫助和建議。由于這是之前已經學過并且熟悉的話題,學生隨即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思考,學生所給出的建議也不再空洞和缺乏實際意義。教師在引導學生給建議的同時,重溫了提建議的句型,為接下來的寫作句型結構訓練做足準備。如:
1. You should do…
2. You had better do…
3. Its a good idea to do…
4. If you do…, you will…
5. I advise you to do…
6. You are supposed to do…
7. I think...is a good way for you.
接下來,教師通過PPT呈現了幾張圖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
——(T)Therefore, as we can see, many teenagers have similar problems. Can you mention some problems around you?
然后引導學生列出平時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No spare time for hobbies
Too much homework
Not enough sleep/stay up late
Weight problems
Be laughed at by others
Too many tests and exams
Be bored with parents orders
Be tired of study
《英語課程標準》里提道: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基于前面的語言實踐活動,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筆者設計了一個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的思考與分享環節。
Task2:Think and say
My best friend Linda and I both love acting and singing. I have just found out that I have got the biggest part in the school play. Linda has only got a small part. She is not happy about it. I feel sorry for her. I know she wants me to refuse the big part. She says that is what a good friend should do. But i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me. What should I do?
Advice:
學生經過前面幾個環節的導入和討論,思維已經由被動式轉化為主動模式,因此,寫作這一環節是呼之欲出。于是,筆者在設計寫作環節時更多到考慮如何讓學生的熱情保持下去,如何讓思路更開闊。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更好地銜接前面利用《道法》的導入內容,學生的寫作任務要求如下:(Ms Xu 為學生的道法任課老師)。
Task 3:Write a problem letter to Ms Xu and ask for advice.
1. What did you do and when?
2. What happened next?
3. What is the problem?
4. How did you feel?
5. Your questions?
Dear Ms Xu,
Yours,
在課的結束部分,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3.反思。
(1) 本節課在設計上,從導入到結束都有效地利用了學生所熟悉的內容,一氣呵成。從一開始的話題引入到最后教學活動的結束,緊緊結合《道法》學科的相關所學內容,實現跨學科滲透,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意識和能力。
(2) 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明確,過渡自然。討論問題、總結歸納、小組合作提升思考辨析能力等語言實踐活動,無不在為最后的寫作輸出做鋪墊,從而讓最后的寫作環節變得輕而易舉,水到渠成。
(3) 整個教學過程利用學科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學生正面面對問題。如,Task 1: 2.I failed in a test. I think I will be punished and I feel so stressed.Should I tell my parents the truth? Or should I put away my papers and tell a lie?
其次,在小組合作任務中選用的材料:學生該如何處理此類左右為難的問題,讓學生深入討論并思考解決的最佳途徑。最后通過寫信給教師,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他們遇到問題時的“靠山”。
(4) 本節課也有很大的不足之處。教師在語言指令上不夠清晰簡潔,課堂時間的把控不夠嚴謹,從學生的作品可以看出最后的寫作有些倉促,辭藻和句式表達仍有待修正和優化。
二、結語
本文嘗試通過用《道法》課本所講內容進行學科滲透,聚焦話題寫作,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表達自我的真實體驗和思想。在具體案例分析時,學生無論是思路上還是情感上都表現出更高的熱情、更廣的參與度、更開闊的思維。與此同時,利用學科在教學中的滲透實現德育樹人的理念。正所謂教無定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對此研究將進行更多的嘗試,與學情相近班級的學生輸出作橫向對比,記錄更多相關數據。再反思、改進,以得出新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莊海濱.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路徑探索:單元話題寫作六步教學法[D].廣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