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 宇,田澤安,蔡孟秋
(1.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00;2.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南長沙,410000)
《2017年中國輔導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中小學輔導機構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人數超過1.37億人,輔導機構的教師人數多達700萬—850萬人。[1]本研究中的課外輔導是指主流學校以外,由學生或家長自愿參加的對文化課程的培優或補差行為,其特點如下:一是存在于主流學校以外,二是自愿付費購買,三是針對文化課程進行輔導。
本研究以長沙市初中生物理課外輔導為例,通過調查了解初中生參加課外輔導的現狀,探討個體、家庭和輔導學校對課外輔導參與的影響,并著重研究課外輔導是否對學生物理成績產生影響,進而發現初中生參加課外輔導所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家長理性選擇課外輔導提供意見,為政府合理管控課外輔導市場提供參考。
關于課外輔導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已經成為近幾年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但是,并沒有得出統一的結論,無法證明課外輔導對學生學業成績有積極影響。
以薛海平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認為,參加課外輔導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是有積極影響的。方晨晨和薛海平利用2012年CFPS數據發現,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的分數明顯高于未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的分數,說明課外輔導對學生的成績有積極影響,參與課外輔導有助于提高學業成績。[2]薛海平、王東、巫錫煒對2013年全國六省的調查研究顯示:留守兒童在課外輔導中更活躍,課外輔導有助于留守兒童縮小與非留守兒童的成績差距。[3]薛海平在另外一項研究中發現,在控制學生個體、家庭、學校等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參加課外輔導對學生的數學成績有顯著的積極影響,但對學生的語文成績沒有顯著影響。[4]
有研究表明,課外輔導效果與補習時間有關。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學生補習時間越長,數學成績提升越明顯。[5]宋海生和薛海平對上海中學生的調查發現,數學補課時間和理科補課時間對學生的數學成績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閱讀補課時間對學生的數學成績有顯著的負向影響。[6]李佳麗等人對鄭州市八年級學生的研究發現,課外輔導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具有非線性影響,其影響先升后降。與不參加課外補習的學生相比,每周補習少于3個小時或補習時間在3—6個小時的學生的學業成績呈顯著提高的趨勢,補習6—8小時略有下降,補習8小時以上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顯著下降。[7]
另有研究者認為,課外輔導與學生成績沒有顯著關系。印度尼西亞學者的研究表明,學生成績和課外輔導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8]一項愛爾蘭的研究發現,接受課外輔導的學生與沒有接受課外輔導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無顯著差異。[9]劉珊珊、楊向東對25篇文獻采用元分析法,結果表明,課外補習對學業成績的整體效應較低,即課外補習對中小學升學考試成績沒有顯著影響。[10]
同時,有研究者認為課外輔導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具有多面性。不同學科的課外輔導對數學成績有不同的影響,科學參加課外輔導可以促進數學成績的提高,參加語文課外補習對數學成績的影響顯然是負面的。[11]張羽采用多水平線性模型和條件分位數回歸模型研究發現,課外補習對城鄉學生的高考總成績沒有顯著影響,但對成績較弱或成績差的學生卻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對某些類型的農村中學生的高考成績則產生負面影響。[12]
本次調查在長沙市6所課外輔導學校對參加物理課外輔導的學生隨機發放問卷,發放問卷的時間為2019年5月,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227份,回收率98.70%。其中,無效問卷6份,有效問卷221份,有效率為97.36%。
本研究使用的因變量是學生的物理成績,采用學生自評的方式,分別為“進步很大”“進步了一點點”“沒有進步”“退步”四個選項,比較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前后成績的進步程度,采用SPSS來分析數據。
由圖1可知,57.92%的學生認為參加課外輔導后物理成績進步了一點點,31.67%的學生選擇進步很大,7.24%的學生認為沒什么變化,而3.17%的學生覺得成績出現了退步。可見,大部分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后物理成績有進步,進步了一點點的占多數,進步的人數超過了總人數的一半。

圖1 參加物理輔導后的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超過70%的學生認為參加物理課外輔導后,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信心有所提高,在課堂上也更喜歡表達,不僅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減輕了考試壓力,也更喜歡物理這門學科。

表1 課外輔導的影響

表2 學生個體因素與輔導效果的關系(%)
從參加課外輔導的原因看,因為同學都參加和主動要求參加的學生進步很大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從參加課外輔導的態度看,持喜歡態度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的比例最高,持不喜歡態度的學生退步比例最高。從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看,對輔導持不滿意態度的學生物理成績不會有很大進步,對課外輔導非常滿意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的比例占69.1%,對課外輔導基本滿意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一點點的比例占74.1%。

表3 輔導機構方面的因素與輔導效果的關系(%)
從是否配合輔導教師的教學看,配合程度越高,進步越大。其中,很配合教師教學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的比例占39.4%,進步一點點的比例占52.3%。課上、課下和輔導教師都溝通的學生進步很大的比例最高,占43.0%,幾乎不與教師溝通的學生成績沒有進步和退步的比例最高,分別占37.5%、6.3%,課上經常溝通比偶爾和教師溝通更能提升物理成績。認為輔導教師比學校教師好的學生進步很大的比例占46.5%,顯著高于其他兩種情況。
父母對學習成績非常滿意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的比例最高,父母對學習成績從不滿意的學生物理成績退步的比例最大,父母對學習成績基本滿意比不太滿意更能促進學生物理成績進步。父母對中考期望越高,學生整體進步越明顯。其中,在父母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中,31.7%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57.9%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了一點點;在父母希望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中,25.0%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很大,68.3%的學生物理成績進步了一點點。

表4 父母教育期望、態度與輔導效果的關系(%)
根據已有課外輔導對學生成績影響的研究,借鑒漢納謝克(Hanushek)建立的分析學生成績影響因素的教育生產函數經典理論模型,[12]本文建立如下基本模型來分析課外輔導對學生成績的影響:Y=f(I,F,S)。其中,Y代表學生成績,為定序變量;I代表學生個體因素,包括參加課外輔導的原因、態度,是否配合教師教學,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F代表家庭因素,這里指的是父母對學習成績的滿意度、父母的教育期望;S代表學生所在培訓機構,指師生關系、對輔導教師的評價。在分析的過程中,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對影響課外輔導效果的變量進行分析。

表5 課外輔導對物理成績的影響線性回歸分析
由表5可知,方差VIF膨脹因子最小是1.080,最大是1.539,小于4,多重共線性弱,表明該模型中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回歸系數的顯著度只有“對輔導教師的評價”“父母對學習情況的滿意度”“對課外輔導的效果滿意度”分別為0.009、0.031、0.000,均小于0.05,因此,只有“對輔導教師的評價”“父母對學習情況的滿意度”“對課外輔導的效果滿意度”與初中生參加物理課外輔導的效果存在線性相關。用回歸系數對因變量做出預測,回歸方程可以寫為Y=0.422+0.619I+0.182S+0.120F。
從回歸方程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外輔導效果的滿意度、對輔導教師的評價、父母對學習情況的滿意度對物理成績的影響顯著:學生對課外輔導的效果滿意度越高,成績進步越明顯;對輔導教師的評價越高,進步越明顯;父母對學習情況滿意度越高,進步越明顯。其中,學生對課外輔導效果的滿意度在回歸方程中系數最大,說明該因素對成績進步的影響最大。
為了進一步分析影響輔導效果的因素,本文將樣本分別進行了以“年級”和“性別”兩個變量為依據的分組,結果如表6所示。在模型2中,初二組的“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父母對學習的滿意度”自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這兩個變量會影響初二學生的物理課外輔導效果;初三組的“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與輔導教師的關系”“對輔導教師的評價”三個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這三個變量會影響初三學生的物理課外輔導效果。在模型3中,男生組的“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與輔導教師的關系”“對輔導教師的評價”“父母的中考期望”四個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這四個變量會影響男生的物理課外輔導效果;女生組的“態度”“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父母對學習的滿意度”三個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這三個變量會影響到女生的物理課外輔導效果。將樣本進行分組分析后的結論說明,對于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影響其物理課外輔導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影響所有樣本的物理課外輔導的效果。

表6 課外輔導對物理成績的影響分組線性回歸分析
基于上述實證研究結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的研究結論。
第一,從調查結果可以得出,57.92%的學生認為參加課外輔導物理成績進步了一點點,31.67%的學生認為參加課外輔導物理成績進步很大,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外輔導能提高初中物理成績。除對物理成績的影響,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參加物理課外輔導能及時解決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習物理的信心和積極性。在小班制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充分,學生在課外輔導后更喜歡在物理課上主動表達,減輕了考試的壓力,也更喜歡物理。總體而言,參加課外輔導能對物理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數據回歸結果顯示,學生對課外輔導效果滿意度(I)對物理成績有顯著影響且影響最大,其次是對輔導教師的評價(S),父母對學習情況的滿意度(F)對成績的影響最弱,回歸方程可以寫為:Y=0.422+0.619I+0.182S+0.120F。
第三,由分組線性回歸分析可知:“對課外輔導的滿意度”能影響所有樣本的物理成績。初三的學生更關注與輔導教師的關系、對輔導教師的評價,輔導教師更能影響其物理成績;初二的學生更加在意父母對學習的滿意度,相比輔導教師,父母對物理成績的影響更大。對于不同性別的學生,影響其物理成績的因素也不一樣,男生更關注與輔導教師的關系、對輔導教師的評價和父母的中考期望,影響女生物理成績的是她們參加課外輔導的態度和父母對學習的滿意度。
第一,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學校應該提升教育的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政府有關部門對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學校應給予更多的支持,加大對這類學校的教育投資力度,創造更公平的教育環境。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則提供教育補助,由政府或相關企業開設公益性的課外輔導課程,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困難,減少因課外輔導產生的教育不公平現象。
第二,學生對課外輔導效果的滿意度對物理成績影響最大,因此,要重視提高學生滿意度的行為,以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學生信息的反饋,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家長在給孩子報名課外輔導班的時候應該征求孩子的同意,讓孩子主動學習,隨時關注孩子學習的狀態,不強迫孩子參加課外輔導。
第三,對輔導教師的評價是影響輔導效果的第二因素,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班級授課制因人數較多,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上有所欠缺,會影響學生與教師的深度交流,進而影響到學生對物理學科的主觀態度。教師在日常的授課中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組織學生參與更多體驗性的物理實驗,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和探索能力。在課后,教師則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目前的課外輔導市場教師質量良莠不齊,很多教師都處于無證上崗的狀態,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對于這種情況,政府要加大監管力度,明確課外輔導機構的辦學資質,提高教師的準入門檻,提升課外輔導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師德師風。
第四,父母對學習情況的滿意度對輔導效果有顯著影響,父母的鼓勵和肯定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家長要看到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發展道路,讓其向科技類、藝術類、職業類等多種行業發展,不要局限于應試教育。家長應轉變教育觀念,不要將教育的責任全部交給教師,注重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不要過度依賴教師。
第五,根據分組分析研究影響輔導效果的因素,年級、性別都是影響物理成績的因素,這也說明面對不同的學習群體,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