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禮
【摘要】在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下,高考也應根據社會發展而做出改革和調整,建立更多樣化的考試評價體系,促進高考應試單一性問題的改善。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國家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保證學生的應試能力,也要保證高考考試制度與素質教育的吻合,同時還要保證考試制度的公平、公正,特別是在偏遠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更要做到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的公平性。高考作為全國性的考試,必須要結合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完成對高考的改革,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考試評價體系,結合地區特征、高校特征探索更公平的高考制度,實現高考制度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多樣化? 考試評價體系? 高考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19-02
引言
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我國教育形式發生了極大的發展和變化,學生有了更多的發展途徑、求學道路,上大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同時教育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選擇,高考的恢復在我國教育的發展、我國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個人而言,高考是實現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徑,對于國家而言,它是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高考制度體現出一定的弊端,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的新形勢對高考制度進行創新和改革,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對高考的需求,建立新的高考格局,為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提供幫助。
一、高考考試制度中評價體系的現狀分析
(一)評價機制上的欠缺
高考作為全國統一的重要考試項目,每年都會有幾百萬的學生參與高考。各大高校在學生錄取上都遵循著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就目前而言,我國高考模式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受到了多方面條件的約束,例如,高校招生老師無法與學生進行直接聯系,檔案和高考成績是評價考生素質和能力的唯一依據,可見,學生的檔案和高考成績是聯系學生和高校的關鍵,也是高校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主要內容,更是作為錄取條件的重要參考,在評價機制上缺乏一定的全面性。此外,學生檔案中電子檔案是主要的表現形式,電子檔案具有內容單一、個性化特征不明顯、普遍性特征強等不足,不能真實、立體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情況,在評價學生方面具有很大的不足。評價對于教學改革的作用,不只是減負,更為重要的是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發展思維、體驗成就的重要載體,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價值,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此外,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升學率,會對學生的電子檔案進行完美化,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電子檔案真實性的欠缺。高考成績更無法說明學生的品行道德,將電子檔案與學生高考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評價,實屬片面。
(二)檔案管理上的低效
據數據分析,許多高中學校的管理工作,展現出了較強的實踐能力,這和他們的重視培養管理人才是分不開的。但是由于許多高中學校都過于注重管理人才技能提升,不重視學生檔案管理體系的設置,以至于許多高中學校只有管理人才沒有管理體系,根本不能適應中學檔案管理的工作要求。這就說明高中學校缺失管理體系的問題是十分嚴重的,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并在學校機構體系改革中逐步增加檔案管理的比重。總的來說,高中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管理者不理解檔案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在實地走訪的基礎上,筆者了解到許多高級中學中層管理教師,是由學科教師擔任的,并不清楚檔案管理的含義何在,或者自己的話總結不到位,也不知道加強檔案管理對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的巨大幫助。根據問卷調查,許多教師認為學生檔案管理對學生成績提高有所幫助,但是他們還是更傾向于學生成績提升,不太愿意花時間研究學生檔案管理這方面。還有些教師深受傳統觀念影響,排斥信息化,不愿意使用現代化設備。其次,部分教師不善于整合信息技術和傳統檔案,更不會主動獲取外界的教育資源,不及時更新信息化知識儲備。
未建立有效的檔案管理體系。暴露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很多高級中學管理工作已經偏離了學校檔案管理的實際。很多學校表面上都在倡導實用性,建立嶄新教學體系,但是形式主義比比皆是,許多中層管理者根本不重視檔案分類,認為這是十分枯燥無味的,學生檔案管理是沒有效果的。這些中學的現象,都說明我們的學校并沒有“從實際出發”,偏離了檔案管理的建設路線。
(三)評價方式上的不足
高考是由國家統一組織開展的考試,由政府部門監督和組織,具有很高的公平性,但政府并沒有設置專門為高考服務的部門,即使高考是由政府領導保障了在考試中的一定的公平性,但過度干涉高考后的招生、錄取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高校的積極性,還會影響高校辦學的個性化發展。除此之外,高考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存在著很高的獨斷性,雖然學生的考試分數是決定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教育的公平性,但并沒有結合學生在地區、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差異性特征,例如,很多高校在招生時對學生的素質、能力、知識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學生對自己的發展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和學生在高考招生過程中應該具有更高的話語權,高校能夠根據自身辦學需求選擇學生,學生也能夠結合自身興趣、特長等實際情況選擇高校和專業。但目前的高考招生卻使用了統一的評價標準,不僅不利于高校辦學特色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選擇權的一大忽視。此外,高考評價體系上還缺乏了對民族、地區、城鄉差距的重視,以甘肅為例,考試試題選擇的是全國卷,雖然避免了單獨命題可能帶來的缺陷,但全國卷的使用嚴重忽視了甘肅地區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試和錄取上的不公平。
二、關于高考綜合改革的建議
(一)加強對高中學校評價體系的完善
電子檔案作為高校錄取招生的重要參考依據,必須要保證其準確性。因此,要加強對高中學校評價體系的完善,確保中學內部評價的真實性。首先,中學應該結合地區教育水平進行真實評價,并完整地提供給高等院校。其次,高中學校還應拓展對學生的評價方式,確保評價體系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既要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的品行,是否有重大違紀記錄等等,也要包括學生的成就、作品展示等內容。在評價方式上,既要有學生自評,也要有教師、家長評價,還應該有同學互評,為學生建立全面系統的、動態的高中記錄,更真實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養,為高校招生提供更可靠的評價參考依據。
關注過程點評。英語教師會根據學生閱讀書目的數量和質量在期末學業質量評價中進行相應的反饋、評價與獎勵。具體評價辦法為學生每讀完十本英語課外書籍,記錄好日期、書名及家長簽字,交給老師換取相應的積分;在班中堅持課前三分鐘閱讀,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學生錄制微視頻展示。通過積分累計,教師從日常學生的習慣養成等多方面為學生進行成績認定。
注重個體評價。例如數學學科嘗試“培優微課堂”。培優作業布置尊重學生差異,發揮學優生的主體作用。從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有創造性的自主選擇拓展性作業。將自己的心得、解題思路制成探究性學案和演示文稿,在課堂上自主展示,與同學合作交流過程中,培養學優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優化評價行為。注意從“對事不對人”“尊重同伴”“善于發現和學習同伴優勢”視角優化“同伴評價”。通過關注學優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督促學生認真傾聽,進行針對性點評,并喚起全體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帶動其他學生加大學習數學的廣度和深度。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深度體驗當一線老師的感覺。
創新評價方式。學校舉辦特色作業展評。展評形式多元化,為了突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微視頻、PPT等動態形式展示精華,體現過程性,教師將作品上傳到校園網資源庫,互相學習、評價點贊。作業成果展示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給學生提供展示素養的舞臺,給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寓教于樂,減負增效。
(二)建立更豐富多樣的考試制度
在素質教育的推行下,學生的個體差異、主體地位得到了更高的重視,高考作為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應積極響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主體需求這一教育觀念。在高考改革中,應加強對個性化考試制度的建立,以更豐富、更多樣的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為高校招生提供更多的評價參考。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多層次、更多類型的考試制度,降低高考在考試評價中的獨一性。例如增加考試次數,提高高考的可選性;因為地區之間的教育質量、教學水平有所不同,因此,也應根據地區教學水平的差異開展不同層次的考試,不僅更能體現教育的個性化,又進一步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充分結合地區特色制定招生計劃
為了改善評價方式上的單一問題,高校應該在教育部的領導下進行彈性分省定額進行招生,尊重地區、省份的差異性,提高教育公平性。在地方性招生計劃的制定上,教育部應引導高校實現彈性比率進行招生。如各省市在本省的招生名額應該得到控制,并根據實際地區的高校密集度進行比率調整,以甘肅為例,因為甘肅高校較少,密集度低,因此,在本省的招生名額比率應該要適當上調。這樣既保證了高考對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又可以有效地促進地方教育的發展。
(四)提高學生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許多學生檔案管理人員并沒有重視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他們只是得過且過,對檔案管理工作不加思考。雖然這樣看起來很有條理性,然而沒有對具體管理機制進行創新,導致學校管理工作滯后。所以,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就顯得非常重要,這讓管理人員可以多加思考。管理人員不要盲目建立管理體系,應該先做好學校調查研究,再進行相關改革舉措,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在未來現代化的教育發展中,傳統學生檔案管理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信息技術的興起極大地改善了傳統教學,但也深刻沖擊著檔案管理的固有領地。管理檔案的方法變得多種多樣,而不僅僅是依賴紙質,管理者的職責轉向教授獲取更多先進知識的方法。在未來的管理體系改革中,讓檔案管理人員自主思考,鍛煉學習思維。
結束語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對于學生個人發展而言,還是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而言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體現高考的價值,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不斷地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就目前的高考制度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教育和考試的公平性,但在評價體系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的不同教學水平、經濟水平、文化水平等客觀條件,導致評價體系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因此,高考改革應加強對評價體系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烽.面向教育現代化的高考改革設計:不忘初心完善格局[J].中小學管理,2017(7):25-28.
[2]鄭雪松.新高考改革助推學生發展性評價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9(8):76-79.
[3]姜鋼.建立多樣化考試評價體系 推動高考綜合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09(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