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拓展業務范圍,企業通過重組、并購等方式,進入跨行業、跨區域市場,集團公司應運而生。作為公開交易的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是集團披露會計信息的載體,更是投資者了解經營狀況的依據。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例,深入分析當前合并報表存在的難點,并逐一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編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上市公司;合并報表;難點;對策
合并報表作為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一直是證監會實施監管的重點和難點。自2015年起,合并報表問題便成為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的“??汀保Y構化主體控制判斷、內部交易稅收抵銷等方面的難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我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真實性。為了切實保障投資者利益,營造良好證券市場環境,必須完善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編制,提高公開披露信息質量。
一、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難點
(一)合并范圍界定不明確
在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范圍,但僅僅通過持股比例、管理決策權等形式判斷,某些較為特殊的情況難免棘手,如結構化主體、一致行為協議等。在判斷是否控制結構化主體時,部分上市公司僅根據其合伙人身份,便直接決定是否納入合并范圍,忽略了結構化主體的設立目的以及合伙協議的具體規定。
(二)會計政策統一難操作
在編制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時,尤其是大型集團,不僅要涉及集團下面一級、兩級甚至更多級層的子公司,還要覆蓋跨行業、多業務的產業集群。眾所周知,我國會計政策具有可選擇性,各企業根據相關規定及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會計處理方法,但無論是經營范圍、產品結構,還是現金回籠、存貨周轉,各行業都有一定區別。由于業務類型和管理模式的差異,子公司選用的會計政策有所不同,這無疑給集團層面的合并報表帶來難題,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某些集團強行實施與母公司一致的會計政策,導致子公司會計處理偏離行業標準,報表所反映的各項信息缺乏真實性。
(三)關聯交易識別不全面
當前,在上市公司合并報表中,普遍存在關聯交易識別不全面的現象,主要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偶發性關聯交易。上市公司一般能識別購銷產品等經常性交易,但對于資產出售、借款擔保等偶發性交易,或交易金額較少,或關聯層級多,某些上市公司容易忽略這些關聯交易。另一方面是隱性關聯交易。出于納稅申報逃避等動機,有些公司借助中間方、內部處理、隱性控制等方式,人為地將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這種做法無疑會損害合并報表的準確性。
(四)集團內部抵銷不充分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復雜,交易類型多元化,理論上的調整事項難以覆蓋實務中的所有業務,集團內部抵銷不充分時有發生。某些公司內部交易頻繁,原料采購、資產轉讓、產品銷售等類型應有盡有,但由于部分財會人員專業知識受限,難以準確處理存貨、固定資產的跨期抵銷,導致內部抵銷不準確。與此同時,內部交易往往涉及稅收問題,部分公司的會計處理有欠妥當。
(五)特殊事項處理不準確
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難點是對特殊事項的處理,編制復雜、數據量龐大,很多公司都表示無法得心應手。首先,收購少數股東權益時,部分母公司將購買溢價或折價計入損益,合并層面并未調整權益金額。其次,控制基礎上減少投資,尤其是當所持股權投資內含商譽時,調整資本公積是否需要考慮商譽影響,剩余長期股權商譽如何處理,這些在實務中頗受爭議。最后,合并報表最難莫過于交叉持股,準則規定較為簡單,但實務處理頗為復雜,合并收益如何確認,子公司對少數股東分紅怎樣體現,庫存股法合法性地位未予明確,稍有不慎便陷入循環確認收益的怪圈。
二、編制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對策
(一)明確界定合并范圍,提高報表編制質量
一方面,在判斷結構化主體時,不能僅以合伙人的名義身份,便隨意決定將其納入或不納入合并范圍,必須綜合考慮結構化主體的設立目的,以及合伙協議的進入退出等事項。另一方面,持有資產管理計劃的全部劣后級份額,且能夠影響投資計劃、出售處置等后續管理,上市公司應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另外,一致行為協議要依據實質重于形式,判斷表決權是否授予以及協議有效期間,進而明確報表合并范圍。
(二)整體統一會計政策,確保財務數據準確
為了編制合并報表,統一的會計政策必不可少,但基于會計信息真實性考慮,母公司在推行統一政策時可以對其細化,根據子公司的業務類型、行業模式等因素決定細化程度。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差異性較小的科目可以設定標準區間,合理控制報表編制工作量;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主營業務收入確認等因行業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上市公司應當具體細化,以確保合并層面的財務數據可靠。
(三)全面識別關聯交易,有效防控報表風險
全面識別關聯交易,可以有效防控報表風險,避免因關聯交易披露不當而遭受懲罰。對于資產出售、借款擔保等偶發性交易,尤其是涉及個人的交易,一定要精準識別其是否屬于法規內的關聯方,不能因關系層級復雜、交易金額較低,便忽略這些偶發性關聯交易。與此同時,隱性關聯交易具有操作性,識別起來更為困難,價格公允判斷、交易內在聯系、價值鏈條分析等方法,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識別隱性交易。
(四)實質分析資金流向,合理調整內部抵銷
首先,上市公司要提高財會人員培訓力度,以法規、案例等多形式,開展內部交易抵銷專題講座,豐富合并報表專業知識。其次,跨期抵銷存貨要區分已對外銷售和未對外銷售,固定資產跨期抵銷一定不能高估入賬價值,否則將影響后期價值和折舊費用的偏高。最后,免稅自產產品出售給應稅購買方,這種內部交易增值稅不能抵銷,合并報表中應體現為遞延收益,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增值稅隸屬法定事項,也不能直接抵銷。
(五)重點關注股權變動,準確處理特殊事項
第一,收購少數股權時,母公司支付價款與享有份額之間的差異,應當調整資本溢價,不足部分調減留存收益。第二,控制基礎上減少投資,合并層面差異調整要考慮內含商譽的價值,整體商譽金額不變,但處置部分的商譽要跟隨鎖定,少數股東權益也要包含商譽。第三,明確庫存股法的合法性地位,立足集團層面尋找少數股東,再核算少數股東和母公司權益,對少數股東分紅體現為少數股東權益的減少。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存在諸多難點,例如合并范圍不明確、會計政策統一難操作、關聯交易識別不全面等。為了解決上述難點,本文認為應當明確界定合并范圍,提高報表編制質量,整體統一會計政策,確保財務數據準確,全面識別關聯交易,有效防控報表風險,實質分析資金流向,合理調整內部抵銷,重點關注股權變動,準確處理特殊事項。
參考文獻:
[1]王瑩瑩.上市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問題探析[J].中國商論,2020(9).
[2]鄧沛.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財會學習,2020(10).
[3]金炫麗.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9(11).
作者簡介:楊軒依(1985—),女,重慶人,中級會計師,本科,主要從事財務審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