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李曉

【摘要】目的 探究適配異位妊娠介入術后疼痛護理模式,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 共計收集62例異位妊娠患者為分析對象,病例采集時間為2018年2月~2020年2月,采用藍紅雙色球數列均分小組,一組輔以常規護理,設為基礎組,一組輔以疼痛護理,設為實驗組。結果 護理后2組患者疼痛評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實驗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基礎組,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滿意度100%,基礎組滿意度87.10%,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結論 于異位妊娠介入手術治療期間,輔以疼痛護理干預,于患者術后疼痛抑制及滿意度提升均有顯著價值。
【關鍵詞】異位妊娠;介入治療;術后疼痛;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1
異位妊娠臨床誘發因素較多,好見有流產史、剖宮史女性,再次妊娠時,孕囊異位著床,嚴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臨床針對異位妊娠多建議采用早期手術的方式,清除宮外著床的孕囊,臨床常用介入手術的方式,借助腹腔鏡手術創傷小,預后周期短,手術微創,對女性生理結構損傷小等優勢,成為治療異位妊娠主要手段[1]。但考慮手術為侵入性操作,術后繼發疼痛幾率較高,于手術治療后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計收集62例異位妊娠患者為分析對象,病例采集時間為2018年2月~2020年2月,采用藍紅雙色球數列均分小組,一組年齡中數(26.53±0.63)歲,其中陰道流血21例,流產史14例;一組年齡中數(26.73±0.57)歲,其中陰道流血19例,流產史15例,假設校驗2組異位妊娠患者基線資料(P>0.05)。
納入原則:(1)62例研究對象均符合臨床對異位妊娠的評估依據,經陰道彩超確診,患者均遵醫囑接受介入手術治療:(1)研究實施征求倫理批準,患者授權研究[2]。
1.2 方法
基礎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指導,依據介入手術護理規章實施指導;實驗組患者予以疼痛護理干預,于患者術后指導其體位,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采用平臥位,固定好導管,確保患者吸氧正常;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加強切口護理指導,術后注意個人衛生,定期更換輔料;詢問患者疼痛感受,予以患者心理指導,告知術后疼痛發生因素,緩解患者恐懼、焦慮情緒;開展分等級疼痛護理干預,若患者疼痛感受較輕,可予以患者肢體按摩、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疼痛感受;針對疼痛嚴重的患者,可遵醫囑予以患者藥物治療;予以患者開展早期康復指導,提高機體耐受性[3]。
1.3 評價標準
研究借助疼痛數字模擬量表(VAS),對患者護理前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采用護理滿意問卷簡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假設校驗,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 結 果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術后疼痛量化評估
護理后,2組患者疼痛評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實驗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基礎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滿意度評估
實驗組無不滿意病例,滿意度100%,基礎組4例患者持不滿意態度,滿意度87.10%,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介入手術為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主要手段,臨床具手術耗時短、手術微創、術后預后快等優勢,降低手術操作對女性生理功能的損傷。術后疼痛為臨床手術開展質量重要衡量指標,作為人的主觀感受,疼痛護理干預通過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予以針對性指導,改善疼痛感受,利于術后轉歸,提高患者對手術完成度的信心,臨床輔助價值較高。本研究表明,護理前統計比對2組患者疼痛量化評分,差異均衡,護理后,2組患者疼痛評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實驗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基礎組,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無不滿意病例,滿意度100%,基礎組4例患者持不滿意態度,滿意度87.10%,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
綜上,于異位妊娠介入手術治療期間,輔以疼痛護理干預,于患者術后疼痛抑制及滿意度提升均有顯著價值。
參考文獻
[1] 鄧 瑤.子宮切口妊娠介入治療術后靜脈注射帕瑞昔布鈉鎮痛30例[J].安徽醫藥,2019,23(8):1685-1688.
[2] 吳 迪,李 敏,王海燕.1例異位妊娠合并布加綜合征患者的介入護理[J].醫藥前沿,2016,6(30):303-304.
[3] 文慧珍.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選擇性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輸卵阻塞性不孕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1):41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