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古詩詞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良好的朗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古詩的認知和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的思維呈現多元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注重詩詞內容的講解,更要注重古詩詞的朗讀,創新古詩詞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提升小學語文綜合教育效能。
【關鍵詞】古詩詞 ?小學 ?語文 ?朗讀教學 ?部編版教材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179。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055-02
古詩詞讀起來有一種節奏感、音律美,是引導學生提升語文素養的好素材。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重視古詩詞的朗讀教學。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性特點,選用合適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朗讀,根據朗讀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墒?,日常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朗讀卻令人擔憂,我們必須要認真分析古詩詞朗讀的重要性及其教學現狀,并且制定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此保證朗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古詩詞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育中,古詩詞有著很大的篇幅,旨在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而古詩詞的朗讀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學習古詩詞的前提,是基礎。在現代小學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思想日漸成熟,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用傳統的方式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很難讓他們信服。在信息資源共享的時代,學生接觸大量的信息,如果在語文課堂中還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容易出現視覺和聽覺疲勞,從而在課堂開小差。古詩詞朗讀教學,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特點,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大膽參與,同時更要放手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做好組織和引導就好,這樣才能保證小學教育工作的有序推進。此外,隨著現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推進,對于語文古詩詞朗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通過構建科學化、立體化、個性化的教育培養體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進而提升綜合效率,實現教育創新目標。可以這樣講,現代小學語文教育工作面臨諸多難點和挑戰。如何化解這些問題,突出自身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個性成長,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小學古詩詞朗讀教學問題簡析
(一)對古詩詞朗讀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說在新課標中對語文朗讀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也知道朗讀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家長和教師還是看中分數,以應試教育為主。這樣教師在無形中就把古詩詞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古詩詞的內容理解上,而忽視了朗讀教學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從短期的成績來看是有效果的,可是它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古詩詞朗讀教學理念守舊
小學生是一個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的群體,好奇心強,好勝心也強。如果在古詩詞教學中長期采用一種朗讀方法,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會覺得枯燥乏味,缺乏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例如一般古詩詞教學,教師常用的朗讀方法就是齊讀,大家一起讀,聲音洪亮,整齊劃一,聽著很不錯,可是在中間有很多“南郭先生”正在悄悄濫竽充數。如果長此以往,這些“南郭先生”的朗讀水平就不可能有所提升,就會大大影響古詩詞朗讀教學的質量。
(三)傳統教學模式效率較低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部分教師覺得時間不夠用,就把課堂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主要以古詩詞內容的講解為主,對古詩詞的朗讀并不重視,齊讀一遍,一帶而過。其實這樣教學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學生沒有展開獨立的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熟讀古詩詞,對古詩詞中的景物、意境、感情的理解都不到位,這樣的學習基本在課后就又忘了,或者說學的知識比較死板?!皶x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如果語文課堂中忽視了學生的反復朗讀,那最終學生的語文學習是不完整的,是不利于學生夯實綜合素養的。
(四)一刀切式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小學語文古詩詞朗讀教學要想看到成效,需要一個堅持不懈訓練的過程,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多次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才會有所提升。在訓練的時候還要注意,學生是一個個有著獨立思想和智力差異的個體,如果教師簡單的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那教學效果一定不佳。比如很多教師在朗讀古詩詞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喜歡采用齊讀的方式,這樣時間是節省了,可是并沒有發揮出學生的個性特長,也讀不出獨特的情感,那么這樣的朗讀就是一種走過場,并沒有實效。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古詩詞朗讀的策略
(一)將古詩詞朗讀教學融入常規的語文教學中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朗讀則是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也一定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常規的語文教學中融入古詩詞朗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從時間安排上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幾分鐘進行古詩詞的簡單講解與朗讀,可以利用自習課或閱讀課開展古詩詞朗讀心得交流活動,也可以將古詩詞朗讀延伸至課外,比如指導學生錄制朗讀視頻、圍繞某個主題搜集并背誦積累古詩詞等。充分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日積月累,學生一定會積累很多古詩詞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古詩詞朗讀教學的滲透,比如以古詩詞作為新課的導語來增加“開場白”的文采,以古詩文作為課堂結語來給學生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可以用古詩詞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這樣,學生可以經常聽見朗讀背誦古詩句的聲音,可以經常處在古詩詞的熏陶中,久而久之,小學生便在這種充滿人文氛圍的環境中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制訂古詩詞朗讀計劃,保證古詩詞朗讀教學有序進行
首先,學校要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古詩詞朗讀教學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之中,從課時、形式、人力、設備、場地等多方面保證古詩詞朗讀教學的正常有序開展。其次,教師要有完整系統的古詩詞朗讀教學計劃,明確古詩詞朗讀教學目標、內容,設計好古詩詞朗讀教學的形式、實施過程與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朗讀、揣摩、感悟、積累古詩詞。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古詩詞朗讀背誦的計劃。教師可利用教師班務欄開設古詩詞學習專欄,將一學期、一周甚至每一天的朗讀學習內容和活動形式公示出來,使學生能夠明確每一天的學習任務,也能知曉階段性學習任務,從而更加合理地安排古詩詞朗讀記憶的時間。
(三)掌握朗讀方法,提升朗讀效率
現代文和古詩詞的朗讀方法是有差異的。雖然有很多地方是相同或相似的,但古詩詞朗讀應該更加注重字音的平仄與聲韻,注重語氣的輕重,注重節奏的緩急,特別要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詞時首先要解決字音方面的障礙,比如“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意為“出現、暴露”,那這個字在這里就應該讀作“xiàn”。教師還要根據語法知識為學生講解必要的句子結構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合理斷句,避免讀破句的現象出現,例如“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織網”,不能誤讀為“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織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及主題進行認真體味,指導學生根據內容需要,讀出詞句的各種語氣和輕重緩急。
(四)營造氛圍,以多樣化的方式保證古詩詞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要善于用美讀來引領學生,要么教師自己范讀,要么可以讓平時朗讀情感比較豐富的學生進行范讀,教師點評注意事項,從而引導學生領會朗讀技巧,也可以將現成的名家朗讀的音頻視頻作為學生模仿學習的資料。好的泛讀能將學生帶入作品所預設的情景與氛圍中,能夠讓學生通過想象與聯想而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體驗。對寫作背景、作者經歷等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與情感,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揣摩朗讀的語氣與節奏?!锻馈肥嵌鸥δ贻p時的詩作,此時的杜甫年少氣盛,血氣方剛,所以應該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下”一句讀出豪邁之氣,而《登高》則是杜甫晚年之作,此時的杜甫經歷了太多的人世滄桑,所以這首詩也應該讀出悲壯蒼涼的感覺。同時在朗讀時可以用音樂來營造一點悲壯凄涼的氛圍,讓小學生跟著音樂朗讀,更容易投入感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傳達的意蘊。學生在充分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朗讀,可以更加準確地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語調和內在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更好地調動多種感官,學生在耳聽、口誦、眼看、心悟等綜合感知領悟的過程中升華古詩詞朗讀吟誦的境界。
(五)利用網絡拓寬古詩詞朗讀教學的方式
語文學習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傳遞給學生的信息畢竟有限,所以在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資源共享的時代,把小學語文古詩詞朗讀教學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相融合,從而拓寬古詩詞朗讀的教學渠道,拓展學生的思維。具體的操作可以采用這兩種方式:一是教師在授課前,借助微課等短視頻學習資料,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古詩詞朗讀的要點,模仿朗讀節奏,為課堂學習做準備。二是利用微信、釘釘等交流平臺,對學生進行遠程視頻輔導,這樣可以給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弱,領悟比較慢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樣可以有計劃、針對性的展開輔導,為提升語文課的課堂效率開山鋪路。利用網絡平臺,利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碎片化時間進行輔導學習,不僅教師減輕課后近距離專門進行輔導的壓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快速跟上教師的步伐,真正融入到班級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提升班級整體語文朗讀水平。
(六)活動多樣化,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古詩詞朗讀教學也離不開學習學習的興趣。其實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很容易調動的,只要教師善于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朗讀的內容,創新性地開展一些朗讀活動,使活動形式多樣化,趣味化,就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朗讀技能,更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比如說,可以模擬中華詩詞大賽等形式,組織學生創新朗讀方式;也可以采用古詩詞配樂朗讀競賽,或者古詩詞朗讀小組賽,等等。這種活動可以是提前設計好的,也可以是課堂即興發揮的,形式靈活多樣,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致使全體學生參與。當然這對于語文老師來說又是一種新的挑戰,既要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又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還要提高古詩詞的朗讀質量,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積極鉆研,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創造新穎有趣的朗讀方式。
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古詩詞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需要,是勢在必行的,不可忽視。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讓朗讀常態化,要及時指導朗讀方法,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營造朗讀氛圍,提升朗讀興趣,擴寬朗讀思維。總之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古詩詞,采用靈活多樣的朗讀活動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危迪迪.基于古詩詞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30):158.
[2]肖昭華.在感悟中體驗情感——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9(3):3.
[3]羅永康.核心素養下小學古詩詞朗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25):176.
[4]方居強.小學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3).
[5]付文山.小學語文古詩詞朗讀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6):225.
作者簡介:
王鳳梅(1975.6-),女,甘肅武威人,漢族,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