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冠英
摘? 要:“核心素養”一詞誕生于課程改革,核心素養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品質,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意義重大。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堅持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教學優質資源,以構建高效課堂。把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可推動教學活動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可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升。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優勢出發,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路徑進行了探析,以期提升語文教育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整合路徑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格外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能夠促進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初步審美能力不斷提升,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度把信息技術與教學進行融合,借助信息技術優勢構建高效課堂,幫助學生透徹理解語文知識,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好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優勢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了教育教學之中,為教育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可優化教學內容,賦予課堂生命力,能夠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小學生天性好動,他們喜歡生動的課堂,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能夠滿足其心理發展需要,使其愛上語文學習,可提高其教學設計的參與性,幫助教師順利實施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可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提升,使教師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路徑
(一)情景再現,聲情并茂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優勢實現情景再現,以聲情并茂的方式調動學生情感,以此觸動學生心靈。比如,在教學《父愛之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父愛”有關的視頻(視頻內容盡量體現生活小細節),或給學生觀看一些與“父愛”有關的圖片,然后再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以此引發學生情感共鳴。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分析課文,指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父親”和“我”的形象。此種方式可以觸發學生情感,把學生帶入到課文之中,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語言文字體現出來的“愛”,有助于實現對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意境突出,渲染氣氛
我國文字具有無窮的魅力,有的文字組合起來能夠明顯給人以美感,蘊含較美的意境。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意境,渲染氣氛,以此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初步審美能力。比如,在教學《山居秋暝》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呈現出“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這樣一幅清新秀麗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此首詩蘊含的意境,便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詩人抒發的情感,理解本首詩的含義。
(三)靈感激發,開拓視野
小學生常產生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眼中的世界與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大不相同,他們眼中的世界更具絢麗的色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開拓學生視野,打開學生思維,讓學生自由想象,以此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在“神奇的探險之旅”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有懸念的探險視頻,或者把與探險之旅相關的具有內涵的圖畫呈現出來,然后再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聽聽學生的想法,以此激發學生的靈感,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這樣可以給寫作教學增添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寫作,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整體學習水平提升。
(四)主題構建,活躍思維
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需引起重視。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虛擬場景,構建主題,以此把學生調動起來,使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比如,在“我們都來演一演”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學生喜歡的一些動畫故事,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同時,教師需結合實情給學生設置任務,要求學生在交際中完成任務,以此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設計之中,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把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能夠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發揮出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好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再現、意境突出、靈感激發、主題構建等路徑開展教學活動,使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在教學之中,以此促進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初步審美能力不斷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翁淑琴.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效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51-152.
[2]李勝山.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策略漫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