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澤 楊蓉 劉迎霄


【摘 要】 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了公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由于企業的粗放式管理,我國現階段出現了“倒閉潮”。本文從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出發,希望通過研究共享單車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利用文獻調研、Logistic回歸模型,從政府、企業與用戶三個方面尋找出解決其資金池風險、運營效率低下等問題的方法,進而找到適合于共享單車企業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 共享單車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精細化管理
一、導論
近幾年,隨著傳統工業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人們開始關注如何利用閑置資源,節約生產,共享經濟伴隨著這種思想應運而生。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兩年的時間里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里。國家對該行業的鼓勵和支持力度日漸加大,加上人們綠色出行、節能環保的理念也逐步在加強,帶動了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高速發展。然而共享單車行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使得共享單車企業面臨著諸多問題。
粗放式的管理不僅使得很多共享單車企業面臨倒閉的危機,還對城市環境、消費者的利益等方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本文基于對現有文獻的研究,從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出發,利用問卷調查、logistic回歸模型,針對城市共享單車管理者提出精細化管理建議。本文的研究對于提升城市共享單車的競爭實力,以及運營者管理模式提供改進方案,希望能為共享單車企業完善各自的管理模式起到作用。
二、文獻綜述
(一)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指以精細操作為基本特征,通過提高員工素質,克服惰性,控制企業滴漏,強化鏈接協作管理,從而提高企業整體效益的系統管理方法。對施工企業而言,精細化管理就是精心策劃項目從承接到竣工全過程每個細節,優化資源配置,以盡量少的投入獲取最大利潤,達到降本增效的一項覆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系統工作1。
潘海嘯和高雅認為,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主要是優化空間分配和空間設計保障慢行安全,建立多樣化的自行車系統適應群體需求,開放數據平臺實現以信息共享2。劉家豪等以臨沂大學共享單車運行為例從車輛管理、單車停放位置管理和單車使用管理三個方面進行校園共享單車精細化管理方案的設計3。
(二) 共享單車現存問題
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競爭的激烈,各家企業加大對單車數量的投放以爭奪用戶,共享單車逐漸與城市的管理和交通管理產生了一些矛盾。余國磊認為當前共享單車運營和管理中主要有共享單車數量激增,無序停放占用道路公共資源和空間,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缺乏對用戶行為的監控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套監管政策未能及時跟進三個問題4。付曉偉總結了共享單車行業自身、公共交通、騎行者素質三類問題5。 王怡蘇認為共享單車行業主要的問題存在于車輛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競爭等方面6。 王政貽、何得桂基于公共產品理論視角分析了共享單車出現的一系列公共問題包括:自身發展所帶來的負外部效應、資本推動下的扭曲性供給、信息不對稱下的交易以及邊際成本無法估計7。
(三)永安行發展歷程
永安行是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最大的公共自行車運營商,主營市政公共自行車系統銷售及運營等業務,主要覆蓋二、三線城市及縣、鎮等地區。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永安行營業收入分別為3.8億元、6.2億元、7.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31萬元、9336萬元和1.16億元,業績增長較為穩定8。自成立之日起,永安行就是以單車硬件設施為基礎、軟件優化為支撐、物聯網技術與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研發方向、努力提升區域覆蓋率。并樹立了以用戶資源為核心、多元增值服務為發展重點的經營理念,以保持行業領先的地位。永安行利用自身在前期形成的各項競爭優勢持續不斷地進行品牌的擴張,為自身發展形成良性的循環。除此之外永安行還利用共享單車系統與現代手機客戶端移動支付、網絡社交服務等延伸功能的整合,不斷的提高企業用戶的滿意度,增強用戶的品牌忠誠度與滿意度9。
(四)Logistic模型
國外運用Logistic模型進行相關研究的歷史要比國內早很多,Martin是最早使用該模型進行違約概率評估的,他選用5700個樣本的25個財務指標來分析公司的信用風險10。Sobehart在研究時將Logistic模型和KMV模型進行比較分析,并用美國實體行業企業財務數據作為樣本數據,最終發現兩種模型都能很好地預測公司的信用風險11。為了解釋企業自身存在的原因以及內外部環境變化對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影響,在2007年,Kim和Sohn引入具有隨機效應的Logistic模型對韓國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分析12。
在國內的研究中,胡勝和朱新蓉選取滬深主板874家非ST公司和116家ST公司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最后得出在運用該模型時,將高風險公司誤判為低風險公司的概率高達30%,從而進一步認為商業銀行在使用該模型時應引起注意13。而李金海和付琳娜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97家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分析,得到ST公司的預測準確率為73.3%,而非ST公司的預測準確率為90.6%,這說明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判別高風險公司應引起特別關注14。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經過調研人員的討論,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的發放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首先,因為永安行共享單車的受眾主要為常州市的市民,所以調研人員選取常州市居民小區、校園等共享單車分布密集的地區進行線下隨機發放問卷。其次,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調查,研究全國各地群眾對共享單車的看法。通過“問卷星”完成問卷設計,并通過微信、QQ等線上轉發問卷調查鏈接,最后從該平臺上下載初步調查數據。線上調查的答卷者來自國內各個地區有著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職業背景人群。
在收集到調查數據后,利用Logistic模式分析回收上來的問卷,剖析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對目前共享單車的看法以及現存問題。
(二)調查問卷的設計
本文問卷主要由三個板塊組成,其中第一個板塊的問題為“您今年是否使用過共享單車?”,答案若為“有”,則問卷調查繼續;答案若為“無”,則問卷結束,通過這一問題來篩選使用過共享單車的人群。第二個板塊由十三個問題組成,主要對受訪者使用共享單車的頻率、共享單車使用體驗以及對共享單車現存問題的看法進行調查,將這些問題作為本研究問卷設計的基礎,為后續Logistic模式分析做鋪墊。第三個板塊則是對受訪者基本信息進行統計,如他們的學歷情況,性別比例,年齡分布等,以確保樣本分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實驗結果統計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以學生為主,還包括部分學生家長等,共收到有效問卷91份,受訪對象信息如表。從年齡上看,受訪者集中在20-30歲,本科學歷,職業是學生,這是因為共享單車使用者以學生居多,因此,本次問卷的發放范圍集中在學生群體。(表1)
(二)問卷分析
通過對問卷中的部分問題進行了Logistic分析,對不同的選項賦值,計算出各項的均值、方差和標準誤差,可以統計共享單車使用者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候普遍的情形。(如表2)
調研結果顯示,每月每人使用共享單車的頻率大約在八次,可見共享單車在生活中還是有一定的普及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出行也愿意使用共享單車。但是人們普遍對共享單車的相關規定的了解不夠高,從均值看出大部分人只是簡單了解,人們很少會關注使用條例,通常都是直接使用,但人們基本上都會把共享單車歸還至指定地點,偶爾會見到違規行為,可見大部分人雖然不了解使用條例,但憑借著基本的道德素養都能做到規范使用。但還是會出現違規行為,說明部分公眾在愛護公共財物方面意識薄弱,同時共享單車企業制定的條例、規則在執行時監察力度不夠。
五、問題與精細化管理方案
(一)現存問題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結合項目前期所搜集的資料,比照目前永安行的發展,發現城市共享單車管理有如下幾點問題:
1、車輛投放數目較多,占用了公共資源,同時也存在著區域分配不均衡,有的地方車輛數目過多,導致資源閑置,有的地方又面臨無車可用的困難;
2、公司對于已經投放的共享單車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出現車輛硬件損壞等降低用戶體驗感的問題;
3、政府對于共享單車的監管不夠到位,公眾對于公共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強;
4、企業APP程序不夠簡便,不能很好的方便各個年齡層人員的使用;
5、有樁的共享單車對用戶歸還共享單車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打擊了用戶使用其共享單車的積極性。
(二) 精細化管理方案
對問卷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后,針對永安行以及共享單車管理模式的現存問題,在城市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優化解決方案:
1、優化共享單車的配置
日常的運營中需要時刻注意共享單車的優化配置。在共享單車的市場配置過程中應積極利用共享單車中搭載的軟件技術,例如:基于LBS地理定位進行尋找周邊的單車數量,通過GPS定位導航可以尋找共享單車;運用APP智能鎖,采取二維碼掃描進入,通過數據傳輸至云端自動解鎖,或像機械密碼鎖,進行掃描獲得密碼手動開鎖等。從而廣泛收集數據進行合理分析,進而對城市中單車的投放區域進行有效控制。
2、單車用戶納入信用體系
為保障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能夠順利運行,解決城市共享單車用戶的不文明和破壞性行為,應在城市共享單車用戶群體實施信用積分制度,建立起用戶信用體系。積分等級越高,信用等級越高,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反之,則相應的扣掉信用分值。信用分值為負值,則禁止使用共享單車。以此借助信用的力量來約束和保障信用良好共享單車用戶的使用權。
3、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維護
城市共享單車應該以用戶為中心展開各項工作。首先要完善共享單車的基礎設備建設。在單車投放中,一定以單車的質量為先,企業管理方應基于在環保和交通方面的貢獻,大力爭取政府方面的資金補貼,從而能夠對共享單車的停放區域以及城市中主要的騎行道路進行有針對性地保護與維修。另外,還應該對后臺的管理系統進行不斷地優化。在單車的前期開發階段,共享單車的系統開發技術人員要對 APP 軟件中的各種功能進行充分測試,依據測試結果精心優化界面的設計,使用戶使用感得以提高。在后期的維護中,不斷地對系統進行升級與維護,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發新的模塊,及時發現漏洞,提高用戶使用的滿意度。
4、提高單車技術含金量
城市共享單車可以打破單打獨斗局面,與國內外的先進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現階段應不斷優化現有技術產品,減少運營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利潤。同時,可以采用開放式停車位或者電子圍欄取代有樁式停車,這樣既能夠有效降低運維成本,又能夠增加體驗用戶,方便用戶使用,真正體現實時共享
5、加大政企合作運營模式
運營方應積極與政府合作,拓展業務領域。城市共享單車運營業務大多是PPP模式(共享出行系統運營服務模式),如果政府對于共享單車行業的扶持力度降低,很可能對此行業的市場規模、行業內企業的盈利及發展等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城市共享單車的運營方應當努力推進與政府間的合作,以創新性的精神,思考推出公益性助力單車等系列來推動共享經濟行業的持續性和多元化發展,維持并逐步提升保有量,擴大受眾群體范圍,提升服務水平。
六、研究展望
本文以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探索共享單車行業現存問題并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方案。文章的創新性在于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問卷結果,利用精細化管理的思想解決分析出的問題。在日后的研究中,會將精細化管理方案應用到企業當中去,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進而促進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鵬.精細化管理在施工項目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3.
[2] 潘海嘯,高雅.共享單車的規模化擴張與精細化管理[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04):58-62.
[3] 劉家豪,王傳鈺,葛景祥,肖雄,荊長強.校園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5):176+178.
[4] 余國磊.淺析“共享單車”運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7(09):87-88.
[5] 付曉偉.哈貝馬斯公共領域視野的共享單車-以上海為中心的考察[J].現代商業,2017(26):104-106.
[6] 王怡蘇.“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和模式的研究-以共享單車為例[J].當代經濟,2017(17):140-141.
[7] 王政貽,何得桂.共享單車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治理路徑研究-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的視角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8):140-143.
[8] 胡雨.永安行即使成功上市未來仍面臨兩大危機[N]. 財會信報,2017-04-17(D01).
[9] 陳雅婷.永安行盈利模式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9.
[10] Ohlson J.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1,(1):22-31.
[11] Sobehart R.J. and Stein R..Rating methodology benchmarking quantitative default risk models[J].Technical report,2000,(32):256-274.
[12] Sohn S.Y,Kim H.S.Random Eff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Default of Prediction of Technology Credit Guarantee Fund[J].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83,(1):472-478.
[13] 胡勝,朱新蓉.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評估研究-基于Logit模型的分析[J].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3):38-41.
[14] 李金海,付琳娜.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對上市公司信用等級評價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6):113-120.
作者簡介:張蘊澤(2000—),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學生,管理學本科生,單位:河海大學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方向:精細化管理、數據挖掘;
楊蓉(1998—),女,漢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學生,管理學本科生,單位:河海大學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方向:有樁公共自行車、數據挖掘;
劉迎霄(1999—),女,漢族,山東省臨沂市人,學生,管理學本科生,單位:河海大學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方向:無樁公共自行車、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