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仿巨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方法是物理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設置預習題,保障學生課前的準備工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奠定基礎。為此本文通過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預習題的設置方法的分析,探討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布置物理課前預習作業,提升教學質量,希望對物理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預習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作為當前教育的主要目標。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如何更有效地設置預習題,保障學生課前的準備工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奠定基礎,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1]。如何有效地布置物理課前預習作業,提升教學質量?筆者通過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總結出在預習中布置物理預習題的辦法,希望能夠對相關物理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提出課前的各項具體作業要求
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益,必須要保證課前的預習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相關的作業布置,要求學生每次上新課之前進行有效的預習,讓每個同學找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疑惑問題,以便在課堂有效的時間內解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在布置課前預習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問題關鍵問題,同時要做好課前作業的檢查工作[2]。可以讓學生分組檢查相互督促,有問題可以在課前展開相關的討論,找到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然后在課堂上通過老師尋找更確切的答案。例如有學生提問“磁是什么”,這節內容提前布置作業,讓老學生查找相關資料,找出問題的答案,在課堂上相互討論。同學通過預習就會發現此題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很多同學都用過指南針,或知道指南針的作用。通過課外資料的查閱,豐富了相關知識,為教學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課前預習作業要有重點、層次突出
教師在布置預習題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的不同層次,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讓學習較好的同學查閱更多的資料,提升更快[3]。預習題的設置的目的是讓每個同學都有所提升,學到更多的東西。通過課前的預習,能夠讓學生直接從課本中找到答案,或者通過網絡及書本其他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訓練學生一步步自己探究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對知識的熱情和興趣,保證課堂效果[4]。必須要給每個同學布置相當的學習任務,不斷的創新教學情景,根據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學生課堂思維和動手操作的興趣,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氛圍之中[5]。例如,可以將多媒體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多媒體演示的視頻圖像及音頻效果下,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給每個學生留下相應的問題,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讓學生在課后進行下一節課的預習作業,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愿望。
三、改變教法,做好實驗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具體的實驗,讓學生更明白物理現象的規律和原理。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特別重視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但要做好實驗,必須要做充分的預習。所以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對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在課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以便在實驗時更好地完成實驗學習任務[6]。
當前的物理探究性實驗課程,應該給學生提前講清楚需要做哪些預習和準備,督促學生在實驗課前做好相關的準備材料和工作。這樣可以提高整個實驗過程的效率和保證實驗的效果。同時讓每一位同學能夠積極認真地參與到實驗過程,將每節課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析。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做好引導并把握節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更好地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對于一些內容和問題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幫助學生主動進行實驗探究。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相對有限,教師可以課堂為中心,采取發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與課程相關的其他知識點。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適當拓展知識面,擴大學生的物理閱讀量,將學生課堂學習與生活學習相連接。這樣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能夠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拓展了他們的思維,也提升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物理教學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讓課堂發揮橋梁的作用,使學生將課堂知識更好地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7]。課堂中很多問題可以留給學生課后去做,把相關的問題和知識點留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和課外不斷挖掘和學習。讓他們探求和尋找課堂的知識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學生用積極地會到課外去尋找更完整的答案[8]。
總之,教師布置預習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預習來掌握大部分講課內容,特別是掌握重點和難點內容。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和課本知識點的要求,把握分寸,以每個同學的知識面為目標,抓住課堂重點難點,布置與課堂內容有關的題目,引導每個學生將布置的作業自覺完成。對有難點或質疑的問題同學分組討論,教師最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優化教學結構,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基礎上,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鼓勵學生相互提問爭辯,可以提出與教師不同的想法看法。學生有疑問要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去探究,這樣才能真正學到知識,解決問題之后,自己也感到有很大的收獲,對表現好的同學,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贊揚,作出肯定的態度,并給予相關問題正確解釋。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需要教師認真做好課前預習期的設計,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提升,這才是保證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何雪云.“通信原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0,42(01):71-74+132.
[2]彭勇宜,何軍,孫克輝.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4):138-140.
[3]王錦輝,王宇興,周紅,羅旭東,潘葳,沈學浩,葉曦,陳列文.大學物理匹配實驗實踐[J].物理實驗,2018,38(S1):85-87.
[4]彭建盛.機器人課程教學資源創新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07):23-25.
[5]張妙靜,賴仿.4年同伴教學法實踐的啟示[J].物理與工程,2017,27(S1):79-82.
[6]汪孝春.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習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8):75.
[7]何苗嫚,黃致新,周東營,周趙正,李成豐.基于clicker的大學物理研討課的初步研究[J].物理與工程,2017,27(03):45-51.
[8]孔永吉.初中物理習題教學的優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