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瑋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被不斷地應用到電力行業當中,促進著電力行業逐漸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電力調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電力調度控制一體化的相關問題做了一些探索,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降低調度風險,促進電力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電力調度控制;一體化;風險策略
1.背景:
這些年隨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智能硬件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在智能診斷、電力調度以及系統檢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用電用戶增多以及及用電規模增大,使得電力調度工作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問題。這就需要電力企業要綜合考慮到自身的實際發展,加強對于重點和危險點進行控制,通過制定合理的調度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用電需求。在電力調度方便一方面需要加強技術的應用,另外還需要電力調度管理。從技術和管理兩個角度出發來更好地保障電力調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智能電網技術應用于電力調度的優勢
2.1保障電力調度的可靠性
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變電站當中,大大提高了電力調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也提高了供電服務質量,能夠滿足不同規模的電力需求,根據用戶的用電需求來制定最佳的調度方面,從而極大提高了供電的質量和可靠性,同時也減小了企業的經濟成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智能化發展對于提高系統穩定性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F在電網的規模日益復雜化和規?;瑐鹘y的電力故障診斷以及維護十分繁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會造成電力中等事故,但是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智能診斷水平,通過應用智能傳感技術來搜集系統中的相關電力參數(設計電流、電壓、功率因子等),通過可靠的智能算法來分析電路故障存在的位置以及相關故障類型,從而制定最佳的解決方案,更好減少電力故障的影響,從而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2.2極大提高制造電力企業的效益
隨著智能化技術發展,電力設備的智能水平越來越高,能夠保障自身工作在穩定狀態。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最大程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使用智能算法來對于用戶用電規模進行分析,根據用電規模、傳輸距離以及線路選擇等因素進行優化,從而制定最佳的調度方案,不僅能夠有效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另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力系統在維護、管理、調度方面不需要太多人員參與,通過智能化算法對于系統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算,能夠準確分析出系統實際運行的工作狀態和以及潛在的故障隱患,及時制定相關的調度和維護方案,從而更好促進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2.3可以有效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
傳統的電力系統運行狀態主要通過電力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但是隨著智能硬件以及相關電力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使得系統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逐漸減少了人的參與,把人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利用相關技術能夠對于電力系統運行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搜集、傳輸、計算、分析以及得到相關運行參數,還能夠將系統運行狀態及時反饋給相關管理人員。另外可視化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更好地管理電力系統,通過可視化技術能夠實時查看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態,從而更好開展電力調度和電力管理,從而有效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降低電力調度控制一體化的風險的幾點建議
3.1完善基礎建設工作
保障基礎建設是促進電力系統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加強對于變電站監控系統、變配電監控系統、智能電力儀表等智能設備的建設。只有保障了這些基礎系統的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變電站安全穩定地運行。這就要求電網企業在開展變電站建設過程中,要認真對待電力設備招標工作,保障采購的電力設備在質量和性能方面要絕對的安全可靠,同時要與設計方和設備提供商等溝通過工作,更好后面開展維護管理工作。
3.2加強繼電保護系統的建立
繼電保護系統能夠有效確保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通過檢測電力系統的相關參數的異常來進行動作,把故障的破壞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圍,因此對于繼電保護系統的要求很高,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的基本功能。(1)選擇性。當繼電保護系統檢測到電力系統發生異常時,會直接做出動作命令,通過跳閘動作切除故障線路和其他線路的聯系,從而將故障的影響降到最小,從而保障其他線路正常的運行。(2)速動性。速動性說明了繼電保護系統的動作的快速性,在檢測到了故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將故障部位切除,從而把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3.3加強智能化技術綠色發展
智能化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重點考慮綠色性和經濟性指標。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還產生污染,如何減少對于環境地破壞也是電力系統未來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需要電力企業不斷將更加先進的控制技術、調度技術以及智能系統應用到電力系統運行當中去,同時還需要加強材料和新能源技術研究,保障電力系統運行更加綠色和環保。
3.4數據終端系統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開展電力調度工作,往往需要在電力系統的后端設計一個監測平臺,通過對于電力系統中各個節點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來分析和判斷電力系統實際運行的狀態問題,這些狀態可以通過相關電力參數有效的反應出來。例如某一時間內,某個節點的用電量顯著增強,說明該區域有大功率用電器在工作。同時根據數據變換的陡峭程度可以進行相應的預警工作。例如當終端系統在非高頻用電時間段發現了電力系統用電量急劇增長,通過相關階段智能系統的反饋數據能夠及時定位某一個具體的區域,從而及時通過警報系統或者短信來通知相關負責人,檢查是否存在著供電異常等情況以及是否加大供電線路。通過建立數據終端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對于電力系統用電量的監控,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更好實現節約用電,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化技術應用于電力調度過程當中,能夠有效減低供電的風險問題。但是實際開展電力調度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供電策略,提供供電的經濟性。
參考文獻:
[1]梁家泰,張文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