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和
摘 要: 教師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課堂上,更好地感知數學的魅力,提高數學學習熱情。而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數學探究式教學,能夠將數學知識以一種更為直觀的形式傳授給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文章對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9-0078-02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可以使探究式教學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本文基于數學信息化教學現狀和意義,對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數學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
信息技術環境下,新課改提出了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相結合,盡快完善教育機制,實現教學方法革新,在實踐中形成豐富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要求。然而,部分學校沒有充分重視信息化教學,不具備完善的信息化教學設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在數學教學中有效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而數學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也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不具備充足的知識技能,沒有正確地認識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不強,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僅停留在公開課或者是評教課上,而且依舊將傳統教學方式應用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另外,教師播放幻燈片的速度過快,總是剛提出問題,便向學生展示答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根本沒有思考問題的機會,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形成。
二、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對于學生而言,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教學可以使他們感受到教學的創新,也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知識。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還可以讓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課堂效率的提升是一條必經之路,這有利于增強教學的完善性,并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這也有利于教師教學管理有效性的增強,讓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下去。由此可見,信息化時代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三、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探究式教學以“培養學生不斷追求卓越的態度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教師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載體,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題活動,有目的、相對獨立地進行探索。而開展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數學探究式教學,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提問激發學生好奇
提問是最好的啟發式教學。當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有些學生因畏難情緒容易產生排斥心理。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將課程內容進行動態演示,在講解知識點之前利用信息技術拋出一個有趣的試驗引發學生的關注,再在恰當的時候講解知識點。例如,在教學“軸對稱與中心對稱”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生活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和中心對稱的”,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圖形。這種直觀生動的演示方法比以往刻板的教學形式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
2.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各種數學軟件,教師讓學生提前了解這些軟件的功能和應用,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 Excel軟件就有函數計算功能,教師可以將軟件的應用方法、技巧以及使用過程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找到最佳的解題方式,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信息技術與數學探究式教學相融合,能夠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軟件來展示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教學“立體圖形”時,教師可以用幾何畫板來呈現圖形,讓學生可以直接觀察;教學“函數”時,斜率、自變量等參數的變化會呈現出不同的幾何圖形,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表現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夠逐漸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從而提升理解能力。
4.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應用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人們必備的生活工具。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效結合,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以此來向學生呈現真實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強調抽象性思維,數學教材的章節又多,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將學過的概念性文字遺忘。為了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教師可采取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概念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生學過的概念進行總結,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學生可通過電腦隨時進行學習,也可以打印出來或者下載到手機、電子學習設備上,方便隨時進行查找,鞏固所學的概念知識,提升學習效率。為此,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將生活場景中暗藏的數學知識挖掘出來,于課堂上重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便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以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內化。另外,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渠道
當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也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服務。對于學生而言,信息技術可為他們拓寬學習渠道,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在信息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學生要想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必須通過教師講解和設置各種各樣的數學題目來完成。當前,學生只要有學習的欲望,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相關的教育網站上搜尋知識,并看到更多的題型,學習到更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手段,了解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樣,學生的知識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并可以有選擇性地使用學習到的數學解題方法,以此來彌補課堂學習的缺陷,顯著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
總之,在數學探究式學習中借助信息技術的資源性、工具性、激發性和體驗性等功能,不僅能夠引領學生積極深入地開展自主探究學習,而且能夠使探究學習的品質和內涵得到提升。數學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積極、主動地運用信息技術來豐富、優化授課環節與內容,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與數學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教師還應該重視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將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充分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黨國興.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分析[J].青海教育,2017(09).
[2]韓艷容.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探究式學習及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4).
[3]婁明舉,楊巨堂.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
[4]何鵬萬,鄧鵬.信息技術環境下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個案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08(06).
[5]邱麗.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D].延邊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