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城市園林綠化中,開放性公園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環境以及調節空氣質量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對開放性公園以及養護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介紹,然后對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中的問題以及優化對策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 開放性公園;意義;綠化;養護管理
引言
開放性公園具有公益性特征,對于所有游客均免費開放,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所需資金來自于政府撥款,在必要設施建設及日常養護管理中,可能缺乏資金保障。另外,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人員數量比較少,可能導致日常養護管理工作滯后,同時部分游客環保意識比較差,可能會對開放性公園綠化造成破壞。因此,亟須對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研究。
1開放性公園
開放性公園指的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公園,具有開放性特征。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建設資金均由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則負責對開放性公園進行養護管理。開放性公園能夠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空間,同時還可凈化空氣質量,美化生態環境,有利于創建和諧社會。在開放性公園綠化工程項目建設中,應嚴格依據園林設計方案中的要求,同時加強施工管理。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可合理融入當地風俗習慣、當地居民認知和審美標準等,盡量避免對原有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另外,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還應盡量采用可重復利用的各類資源,豐富物種多樣性,提升開放性公園的自然生態功能[1]。
2開放性公園的重要意義
建設開放性公園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能夠為公眾提供休閑娛樂以及鍛煉場地。在開放性公園建設完成后,對人們免費開放,市民可在開放性公園中鍛煉或者散步,同時還可組織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比賽活動,市民能夠在開放性公園中充分感受自然環境,緩解日常工作和生活壓力,放松身心。②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可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開放性公園中的植被類型和數量比較多,可凈化空氣,緩解城市污染。③可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市民可在開放性公園中開展文化活動,比如群眾舞蹈,進而促進基層文化發展[2]。
3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中的問題
(1)公園分區不合理。開放性公園建設空間有限,游客活動區比較小,或者游客活動空間配置不合理。隨著開放性公園游客數量不斷增多,游客與綠化空間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有些游客甚至私自開辟活動場所,導致開放性公園生態環境、植被、道路工程受到破壞。
(2)植物配置不合理。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要求公園形態能夠與城市形態、空間形態進行有效結合,以開放式的方式融入城市環境中。因此,在開放性公園規劃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整體布局規劃、植物配置、生態、管理等內容。如果開放性公園植物多樣性比較差,種群單一,則生態效益也比較差。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為了美化公園環境,保持四季常青的綠化效果,需將喬木、灌木、藤類植物、地被植物等進行有效結合,但是,如果植被搭配不合理,則容易引發病蟲害等問題。
(3)養護管理不到位。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如果植被修剪不合理、枯死枝清除不及時、草坪雜草叢生、病蟲害防治不當,則會嚴重影響開放性公園的美觀性以及生態性。
(4)游客環境保護意識匱乏。由于開放性公園免費為游客開放,因此游客數量比較多,每日需承載大量游客,而在開放性公園中監督管理人員比較少。部分游客綠化環保意識比較差,在游覽活動時破壞公園綠化環境以及植被,進而影響開放性公園綠化環境的整體效果。
(5)資金保障不力。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所需資金比較多,并且資金主要來自于政府有關部門,經費緊張問題比較常見,在日常養護管理中資金不充足,并且人為破壞性較大,導致開放性公園植被養護管理、基礎設施維修支出較多。由于重建輕管現象嚴重,因此不利于植物生長,同時還會對園林景觀造成不良影響[3]。
4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優化對策
(1)增加活動場所,合理分區。開放性公園的活動空間有限,不僅需為游客提供休憩和鍛煉空間,同時還需加強綠地保護管理,對此,可將靠近街區的區域規劃設計成為游客休息、鍛煉的場所,避免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破壞園林綠地景觀。另外,在保證開放性公園整體景觀效果的基礎上,盡量為游客提供充足的活動場所空間,在綠地邊角區域、公園角落區域,可規劃健身場地,并配置基礎健身器材。如果空間允許,還可在開放性公園中規劃專用活動區域,避免游客休閑娛樂場所與綠化空間矛盾。除此以外,還可充分利用植物的隔斷功能,有效保護公園綠地環境。在開放性公園植被種植設計方面,應綜合考慮近期效果以及長遠規劃要求,如果設計種植距離比較遠,則游客可能會穿梭在植被中,甚至攀折枝葉,嚴重破壞園林景觀。對此,可充分利用速生樹與慢生樹,并注意合理配植,避免游客隨意穿梭在植被中,同時還可改善綠化效果。
(2)合理選用并搭配植物。在開放性公園規劃建設中,植物配置會對綠化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在開放性公園景觀中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合理選擇灌木、喬木、宿根植物等,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同時還可豐富色彩變化形式。具體而言,在植被選擇和配置方面,應提升多樣性特征,并盡量選擇鄉土植物,鄉土植物對于公園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的適應性比較強,并且能夠充分展現出地方風格。另外,在開放性公園綠化規劃中,還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協調實用性、美觀性以及經濟性要求,模擬自然環境,形成層次多樣的生物多樣性群落,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園的特性,提高公園生態效益以及景觀質量。
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以及病蟲害防治要求有一定區別,應據此進行植物配置,避免病蟲害交叉感染,促進植物生長,為人們營造舒適的開放性公園環境。在植物造景方面,盡量選擇揚絮少、尖刺少的植物類型,同時還應選擇應用成本低、養護管理要求低的植物。在不同植物組合方面,應創建生態型植物景觀,營造功能豐富多樣、結構合理的生物群落,對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開放性公園自然景觀,同時還可有效降低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所需成本。
(3)養護管理
1)合理規劃、提升成活率。在樹木種植前,首先進行合理規劃,與周邊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各類管線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對樹木造成損傷。在植物栽植方面,根據植物自身特性進行栽植管理,提高樹木成活率。
2)加強肥水管理。部分開放性公園的保水保肥能力比較差,在晴天、干旱季節,需進行大規模灌溉。另外,在植物生長期,需應用復合肥料、葉面肥料,改善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
3)合理修剪。在木本花卉植物修剪中,應提高植物生命力,保持年年有花開。在對喬木、灌木進行修剪時,必須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生長規律,同時還應提升藝術性以及美觀性,保證觀賞價值。
4)加強病蟲害防治。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強綜合防治。在開放性公園建設中,在引種前,應加強植物檢疫管理,避免病蟲害傳入開放性公園中。在植物配置方面,應堅持生物群落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規律,合理配置,有效控制病蟲害。對于已傳入的病蟲害,需加強病蟲害監測管理,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修剪病蟲害枝葉、土壤翻耕、捕捉地下害蟲、樹干涂白等,避免病蟲害對開放性公園植物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還能夠為益鳥營造良好的棲息環境。
(4)提高游客環保意識。對于開放性公園游客,應加強宣傳教育,使其在游玩前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游覽過程中,避免破壞開放性公園中的綠化環境。另外,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還應制定處罰機制,如果游客肆意破壞園內綠化環境、基礎設施等,則應進行批評教育,如果行為惡劣,則還需對其進行罰款。
(5)采取多種途徑,保證資金供給。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所需資金比較多,而開放性公園為公益性服務單位,資金來源主要為政府財政補貼。政府應將開放性公園建設、養護管理以及員工工資納入至財政預算中,保證??顚S?。另外,還應采用多渠道籌資方式,將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進行有效結合,為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優化對策進行了詳細探究。開放性公園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放性公園具有開放性、公益性特征,在開放性公園養護管理中,應增加活動場所,合理分區,合理選用并搭配植物,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游客環保意識,并采取多種途徑,保證資金供給,進而充分發揮開放性公園的綠化效果。
參考文獻
[1] 覃婧.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策略探討——以柳州市江濱公園為例[J].中國林業產業,2017,2(3):108.
[2] 李來龍.開放性公園綠化養護管理分析[J].江西農業,2018(20):87.
[3] 張志明.城市園林公園綠化的養護管理探討[J].廣東蠶業,2019,53(2):24-25.
作者簡介
張丕德(1968-),男 ,湖南常德人;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現就職單位:常德市濱湖公園管理處,研究方向:城市園林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