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吉林市社會科學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吉林市冰雪旅游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市聯19100)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雪人奇緣》是一部致力于向世界講述中國自己故事的動畫電影,以中國的家文化為核心,在故事背景、人物設定和影片場景方面都融合了大量的中國元素。但是作為一部中美合拍的影片,不可避免地充滿了美式動畫的表達方式和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關鍵詞:《雪人奇緣》;中國元素;美國文化
作者簡介:周育竹(1983-),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4--02
《雪人奇緣》是由總部位于上海的東方夢工廠攜手總部位于洛杉磯的美國夢工廠,繼《功夫熊貓3》后再一次共同打造的一部動畫長片,該片講述的是中國女孩小藝在自家樓頂發現了逃出實驗室的小雪人大毛,并跟伙伴們一起護送雪人從上?;氐较柴R拉雅山的奇妙冒險之旅。導演吉爾·卡爾頓和托德·維爾德曼聯手打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影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全景展映單元舉行了全球首映,在北美公映首日就拿下了票房冠軍,在全球獲得贊譽一片。整部動畫片的主題是家和成長,充滿了濃厚的中國元素和美國社會主流文化,再一次展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一、《雪人奇緣》中的中國文化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美國電影越來越多的呈現出文化的多元性,從故事背景,人物塑造,文化內涵等各方面不斷進行兼容并包。對于西方民眾而言充滿了神秘色彩的中國文化,在1998年上映的動畫片《花木蘭》中首次呈現,影片背景來自中國南北朝的樂府詩《木蘭辭》,講述的是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從人物、背景到服裝配飾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首次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給迪斯尼帶來了3億美金的票房收入。十年后,美國夢工廠推出了《功夫熊貓》系列電影,影片融合了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兩種中國元素“功夫”和“熊貓”,更進一步融入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節慶文化等內容,展現了中國功夫的魅力。影片對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道家和儒家思想均有體現,成功的文化融合不僅使得三部影片均獲得不俗票房,并且得到了包含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在內的多項大獎。《雪人奇緣》也是這樣一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動畫電影。
1. 現代化的中國元素
第一,故事背景。不同于前兩部中國古代風格的動畫片,《雪人奇緣》中充滿了現代化的中國元素。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中國上海的小藝,所以畫面展示的并不是一提到中國風就會想到的亭臺樓榭和云佩霓裳,或者之前在許多美國影片中故意展示的貧瘠落后的中國小村落,而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場景。影片一開始雪人從實驗室逃出來后藏到小藝家樓頂,這是一個典型的上海特色老城廂的老公寓,這些大多矗立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西路和淮海路附近的上海老公寓,是上海的歷史名片。樓下人群熙攘的街道上可以看到許多特色小吃攤位,陜西涼皮,新疆肉串,熱氣騰騰的油墩子;打開屋門,奶奶特色大肉包子,無不彰顯著中國民間的飲食文化。街頭招牌林立,隨處可見的補習班字樣更是當代中國各大城市都會見到的場景,中國人受儒家影響,重學思想根深蒂固,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等勸學名言,并且堅信“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這些都是中國都市普通日常生活的場景。
第二,人物設定。人物選取上也是中國家庭隨處可見的配置,因為爸爸去世而有點自我封閉的主人公小藝,既不會代表中國符號的功夫,也沒有力挽狂瀾的過人智慧,就是一個普普通通不太會表達情緒的小女孩;一個有點嘮叨,總把老人說掛在嘴邊,每天最關心孫女吃沒吃飽的中國典型奶奶;鄰居阿俊更是當下年輕人的代表,重視外貌,穿著名牌,視手機如命,隨時都在自拍,干什么都要發朋友圈,外形上也是東方年輕男性的常見審美造型;小藝媽媽則是中國式賢妻良母,不施粉黛、溫柔賢淑,唯一與典型母親設定不一致的是不會做飯,炒雞蛋都算是復雜菜式,這點小設定也使人物更具現代氣息。人物造型也十分符合中國對于女性的傳統審美取向,即受農耕文化影響,偏向“中和”之美的審美,更為欣賞面部線條柔和,身材纖細,氣質溫柔純凈的女性。
第三,影片場景。影片除了利用街道,路牌,小攤販這些市井氣息和房間的陳設布置(如房門上貼的福字)等這些細節處理來構成當代中國的城市畫卷,還用小藝爸爸留下來的明信片為線,展現了中華各地各不相同卻極具特色的自然美景。云霧縹渺的黃山,川流不息的滾滾長江,波光瀲滟的千島湖,寧靜質樸的云南古鎮,廣袤無邊的戈壁灘,莊嚴肅穆的樂山大佛,美不勝收的油菜花海以及神秘的珠穆朗瑪峰,一幕幕視覺盛宴展示著大美中華。影片不僅展示了中華美景,還體現出了濃濃的中國風韻,小船載著三人在千島湖悠哉蕩漾的場景,體現了“平湖千頃碧,迭迭送輕舟”的愜意。漫步于夕陽下,遠處飛鳥與落日余暉交相輝映,表達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浪漫。一幅幅美景加上唯美的意境,使每一個畫面都散發著中國藝術的詩情畫意和無窮魅力。
2. 影片核心“家文化”
《雪人奇緣》是一個圍繞著家展開的故事,小藝的家(她渴望逃離的地方)和雪人的家(它渴望回去的地方)構成了故事的起點和終點,小藝離家和雪人回家,分離出兩條彼此糾纏的敘事線索,構成了實質的回家路,這都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家文化”。
家,在中國人心中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極度重視家庭和親情,無論身份地位所追求的無不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家首先要有味,味是煙火味。孟子對于小康社會的憧憬就是“七十者衣帛食肉”,林語堂先生也說過,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梢娭袊藢τ谛腋<彝ド畹淖非笫冀K都圍繞著煙火味。而提到煙火味就會想到飲食,出門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家的味道,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通過味道將家庭的滋味內化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頭。影片中奶奶的肉包子就是這樣一種味道,出門在外饑腸轆轆的鵬鵬最想吃的就是肉包子,這是對家的一種思念。從開篇進入小藝家,到最后的合家宴席,家的味道貫穿始終。
其次,家要有愛,愛是仁愛。孟子認為要親親、仁民,愛物。親親就是對家人的愛,家是講愛的地方,無愛無已成家。對家人的愛有家庭內部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妻柔,也有對家庭外部的朋友情誼。每次小藝進出家門,奶奶嘮叨的語言洗禮是對孫女的關愛;爸爸每晚睡覺前都會拉給小藝的小提琴曲子是對孩子的愛;小藝拼命打工攢錢想去爸爸明信片上的地方是對父親的愛;鵬鵬和阿俊義無反顧跳上貨船是對朋友的愛。愛還需要仁,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也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小藝看到雪人后不僅幫它包扎傷口還堅定的一路送它回家,這是仁的體現,雪人在橋上即使遇到追捕也堅定地保護小藝三人,這是愛的回復。在護送雪人回家的路上,途徑的地點竟然與明信片上的景色吻合,小藝在幫助雪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這何嘗不是佛教所說的渡人渡己。
最后,家要有根,根是傳承。中國講究承前啟后,承前是要敬祖,儒教認為死去的祖先靈魂會影響到現世,會繼續保佑后代。不像西方人大多信仰宗教,中國人信祖宗,講究祖宗的規矩,家族的風氣,遇事也是求祖宗保佑。影片中鵬鵬看到星星時說這是祖先在天上看著你,小藝在樂山大佛上拉小提琴也是要給爸爸聽,這都代表著對先人的敬愛。啟后是要延續,中國人評價一個人的成就除了看他的權利、金錢、名望,還要看他的后代,所謂“家道興,看后生”。小藝用爸爸的小提琴除了是對爸爸的思念,也是接過了爸爸的傳承;波老板改變之后送給小藝三人三套登山工具也是送出夢的延續。
二、《雪人奇緣》中的美式表達
《雪人奇緣》是一部中美合拍的電影,影片的編劇和導演都是美國人,所以影片不可避免地充滿了美式動畫的表達方式,向外輸出的是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美國文化作為西方文化的引領者,整個文化領域的產品包括電影、音樂制作、新聞書籍出版、國際時尚品牌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也借此滲透到其他國家。
1. 美式的角色造型。
美國動畫片的角色造型往往帶有很強的直觀性,比如反派角色的造型會運用三角形作為基本圖形,臉部輪廓大多棱角分明,眼睛也多見三角眼,比如《獅子王》里的刀疤,《小美人魚》里的巫婆等?!堆┤似婢墶防锩孀畲蟮姆磁稍┦康脑煨途蛯儆诘湫偷拿绹磁?,臉頰內縮,尖尖的下巴和眼鏡,雖然一開始是富有愛心的動物學家,但是臉上直接就寫著反派,身份一目了然。影片的主角雪人大毛也是美國動畫常見的動物造型方式,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和圓潤的身材非常適合賣萌。美國動畫片中的動物造型無論現實生活中眼睛有多大,例如小鳥和老鼠的眼睛都綠豆大小,在影片中都會放大數倍。《花木蘭》里的木須龍也是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完全沒有中國龍的威嚴感。
2. 美式的肢體語言。
受到文化、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等的影響,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動作表達習慣,這些習慣也會融入到動畫片的設計中。美國人追求自由獨立,在情緒表達上往往開朗奔放,會有很豐富的面部表情,還會附有許多夸張的肢體語言,這種行為習慣也自然融入到動畫電影當中,并且會更夸張化,使其具有更加的娛樂效果?!堆┤似婢墶分胁ɡ习逭f話時會不停地揮舞冰鎬,生氣了還會跳上桌子,甚至說夢話都有動作配合。奶奶在表達對小藝常常不在家的不滿的時候會聳肩,皺眉,揮舞筷子,表示不說話了用手把嘴拉上拉鏈,表情豐富,動作夸張,這都與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情緒表達不同。
3. 美片的敘事方式。
《雪人奇緣》采用的是美國公路冒險片典型的敘事方式,即離開-冒險-回歸三部曲。如《獅子王》、《瘋狂外星人》《尋夢環游記》等等,不論主角動物還是人,背景是外星球還是墨西哥,都是一樣的整齊劃一的冒險三部曲,在冒險的途中還會有明顯的矛盾沖突,隨著故事的發展,沖突也會愈加激烈,最后達到最高潮時正義消滅邪惡,這樣一環扣一環的敘事是美國動畫電影一個相對固定的模式。在影片《雪人奇緣》中,小藝因為爸爸的去世不知道如何與家人溝通,已經造成了情感上的分離,遇到雪人后決定送雪人回家是行為上的離開。一路上的冒險是不斷與波老板和扎拉博士斗爭,并在麓橋上最激烈的戰斗中將博士消滅。而最后的回歸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小藝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帶著媽媽和奶奶去樂山大佛旅行,阿俊從臭美的手機少年變成有擔當的男子漢,波老板更是幡然悔悟,認識到雪人就應該屬于喜馬拉雅雪山。
三、結語
《雪人奇緣》是東方夢工廠成為中國全資公司后推出的第一部電影,致力于向世界講述中國自己的故事,在充滿中國元素的以中國家文化為核心的故事中融入了美國文化,將兩種文化成功糅合,才能引起不同背景的觀眾的共鳴。電影的全球文化融合已勢在必行,我們應該在堅持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多元文化的融合,用外國民眾聽得懂的方式講述中國的故事,才能向外界傳遞中國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梁釗華,趙麗玲.電影《功夫熊貓3》的中西文化融合[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7( 03).
[2]李可文.美日動畫電影情感表達方式差異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吉林市社會科學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吉林市冰雪旅游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市聯19100)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雪人奇緣》是一部致力于向世界講述中國自己故事的動畫電影,以中國的家文化為核心,在故事背景、人物設定和影片場景方面都融合了大量的中國元素。但是作為一部中美合拍的影片,不可避免地充滿了美式動畫的表達方式和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關鍵詞:《雪人奇緣》;中國元素;美國文化
作者簡介:周育竹(1983-),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4--02
《雪人奇緣》是由總部位于上海的東方夢工廠攜手總部位于洛杉磯的美國夢工廠,繼《功夫熊貓3》后再一次共同打造的一部動畫長片,該片講述的是中國女孩小藝在自家樓頂發現了逃出實驗室的小雪人大毛,并跟伙伴們一起護送雪人從上?;氐较柴R拉雅山的奇妙冒險之旅。導演吉爾·卡爾頓和托德·維爾德曼聯手打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影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全景展映單元舉行了全球首映,在北美公映首日就拿下了票房冠軍,在全球獲得贊譽一片。整部動畫片的主題是家和成長,充滿了濃厚的中國元素和美國社會主流文化,再一次展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一、《雪人奇緣》中的中國文化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美國電影越來越多的呈現出文化的多元性,從故事背景,人物塑造,文化內涵等各方面不斷進行兼容并包。對于西方民眾而言充滿了神秘色彩的中國文化,在1998年上映的動畫片《花木蘭》中首次呈現,影片背景來自中國南北朝的樂府詩《木蘭辭》,講述的是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從人物、背景到服裝配飾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首次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給迪斯尼帶來了3億美金的票房收入。十年后,美國夢工廠推出了《功夫熊貓》系列電影,影片融合了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兩種中國元素“功夫”和“熊貓”,更進一步融入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節慶文化等內容,展現了中國功夫的魅力。影片對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道家和儒家思想均有體現,成功的文化融合不僅使得三部影片均獲得不俗票房,并且得到了包含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在內的多項大獎?!堆┤似婢墶芬彩沁@樣一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動畫電影。
1. 現代化的中國元素
第一,故事背景。不同于前兩部中國古代風格的動畫片,《雪人奇緣》中充滿了現代化的中國元素。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中國上海的小藝,所以畫面展示的并不是一提到中國風就會想到的亭臺樓榭和云佩霓裳,或者之前在許多美國影片中故意展示的貧瘠落后的中國小村落,而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場景。影片一開始雪人從實驗室逃出來后藏到小藝家樓頂,這是一個典型的上海特色老城廂的老公寓,這些大多矗立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西路和淮海路附近的上海老公寓,是上海的歷史名片。樓下人群熙攘的街道上可以看到許多特色小吃攤位,陜西涼皮,新疆肉串,熱氣騰騰的油墩子;打開屋門,奶奶特色大肉包子,無不彰顯著中國民間的飲食文化。街頭招牌林立,隨處可見的補習班字樣更是當代中國各大城市都會見到的場景,中國人受儒家影響,重學思想根深蒂固,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等勸學名言,并且堅信“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這些都是中國都市普通日常生活的場景。
第二,人物設定。人物選取上也是中國家庭隨處可見的配置,因為爸爸去世而有點自我封閉的主人公小藝,既不會代表中國符號的功夫,也沒有力挽狂瀾的過人智慧,就是一個普普通通不太會表達情緒的小女孩;一個有點嘮叨,總把老人說掛在嘴邊,每天最關心孫女吃沒吃飽的中國典型奶奶;鄰居阿俊更是當下年輕人的代表,重視外貌,穿著名牌,視手機如命,隨時都在自拍,干什么都要發朋友圈,外形上也是東方年輕男性的常見審美造型;小藝媽媽則是中國式賢妻良母,不施粉黛、溫柔賢淑,唯一與典型母親設定不一致的是不會做飯,炒雞蛋都算是復雜菜式,這點小設定也使人物更具現代氣息。人物造型也十分符合中國對于女性的傳統審美取向,即受農耕文化影響,偏向“中和”之美的審美,更為欣賞面部線條柔和,身材纖細,氣質溫柔純凈的女性。
第三,影片場景。影片除了利用街道,路牌,小攤販這些市井氣息和房間的陳設布置(如房門上貼的福字)等這些細節處理來構成當代中國的城市畫卷,還用小藝爸爸留下來的明信片為線,展現了中華各地各不相同卻極具特色的自然美景。云霧縹渺的黃山,川流不息的滾滾長江,波光瀲滟的千島湖,寧靜質樸的云南古鎮,廣袤無邊的戈壁灘,莊嚴肅穆的樂山大佛,美不勝收的油菜花海以及神秘的珠穆朗瑪峰,一幕幕視覺盛宴展示著大美中華。影片不僅展示了中華美景,還體現出了濃濃的中國風韻,小船載著三人在千島湖悠哉蕩漾的場景,體現了“平湖千頃碧,迭迭送輕舟”的愜意。漫步于夕陽下,遠處飛鳥與落日余暉交相輝映,表達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浪漫。一幅幅美景加上唯美的意境,使每一個畫面都散發著中國藝術的詩情畫意和無窮魅力。
2. 影片核心“家文化”
《雪人奇緣》是一個圍繞著家展開的故事,小藝的家(她渴望逃離的地方)和雪人的家(它渴望回去的地方)構成了故事的起點和終點,小藝離家和雪人回家,分離出兩條彼此糾纏的敘事線索,構成了實質的回家路,這都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家文化”。
家,在中國人心中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極度重視家庭和親情,無論身份地位所追求的無不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家首先要有味,味是煙火味。孟子對于小康社會的憧憬就是“七十者衣帛食肉”,林語堂先生也說過,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梢娭袊藢τ谛腋<彝ド畹淖非笫冀K都圍繞著煙火味。而提到煙火味就會想到飲食,出門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家的味道,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通過味道將家庭的滋味內化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頭。影片中奶奶的肉包子就是這樣一種味道,出門在外饑腸轆轆的鵬鵬最想吃的就是肉包子,這是對家的一種思念。從開篇進入小藝家,到最后的合家宴席,家的味道貫穿始終。
其次,家要有愛,愛是仁愛。孟子認為要親親、仁民,愛物。親親就是對家人的愛,家是講愛的地方,無愛無已成家。對家人的愛有家庭內部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妻柔,也有對家庭外部的朋友情誼。每次小藝進出家門,奶奶嘮叨的語言洗禮是對孫女的關愛;爸爸每晚睡覺前都會拉給小藝的小提琴曲子是對孩子的愛;小藝拼命打工攢錢想去爸爸明信片上的地方是對父親的愛;鵬鵬和阿俊義無反顧跳上貨船是對朋友的愛。愛還需要仁,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也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小藝看到雪人后不僅幫它包扎傷口還堅定的一路送它回家,這是仁的體現,雪人在橋上即使遇到追捕也堅定地保護小藝三人,這是愛的回復。在護送雪人回家的路上,途徑的地點竟然與明信片上的景色吻合,小藝在幫助雪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這何嘗不是佛教所說的渡人渡己。
最后,家要有根,根是傳承。中國講究承前啟后,承前是要敬祖,儒教認為死去的祖先靈魂會影響到現世,會繼續保佑后代。不像西方人大多信仰宗教,中國人信祖宗,講究祖宗的規矩,家族的風氣,遇事也是求祖宗保佑。影片中鵬鵬看到星星時說這是祖先在天上看著你,小藝在樂山大佛上拉小提琴也是要給爸爸聽,這都代表著對先人的敬愛。啟后是要延續,中國人評價一個人的成就除了看他的權利、金錢、名望,還要看他的后代,所謂“家道興,看后生”。小藝用爸爸的小提琴除了是對爸爸的思念,也是接過了爸爸的傳承;波老板改變之后送給小藝三人三套登山工具也是送出夢的延續。
二、《雪人奇緣》中的美式表達
《雪人奇緣》是一部中美合拍的電影,影片的編劇和導演都是美國人,所以影片不可避免地充滿了美式動畫的表達方式,向外輸出的是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美國文化作為西方文化的引領者,整個文化領域的產品包括電影、音樂制作、新聞書籍出版、國際時尚品牌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也借此滲透到其他國家。
1. 美式的角色造型。
美國動畫片的角色造型往往帶有很強的直觀性,比如反派角色的造型會運用三角形作為基本圖形,臉部輪廓大多棱角分明,眼睛也多見三角眼,比如《獅子王》里的刀疤,《小美人魚》里的巫婆等。《雪人奇緣》里面最大的反派扎拉博士的造型就屬于典型的美國反派,臉頰內縮,尖尖的下巴和眼鏡,雖然一開始是富有愛心的動物學家,但是臉上直接就寫著反派,身份一目了然。影片的主角雪人大毛也是美國動畫常見的動物造型方式,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和圓潤的身材非常適合賣萌。美國動畫片中的動物造型無論現實生活中眼睛有多大,例如小鳥和老鼠的眼睛都綠豆大小,在影片中都會放大數倍?!痘咎m》里的木須龍也是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完全沒有中國龍的威嚴感。
2. 美式的肢體語言。
受到文化、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等的影響,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動作表達習慣,這些習慣也會融入到動畫片的設計中。美國人追求自由獨立,在情緒表達上往往開朗奔放,會有很豐富的面部表情,還會附有許多夸張的肢體語言,這種行為習慣也自然融入到動畫電影當中,并且會更夸張化,使其具有更加的娛樂效果?!堆┤似婢墶分胁ɡ习逭f話時會不停地揮舞冰鎬,生氣了還會跳上桌子,甚至說夢話都有動作配合。奶奶在表達對小藝常常不在家的不滿的時候會聳肩,皺眉,揮舞筷子,表示不說話了用手把嘴拉上拉鏈,表情豐富,動作夸張,這都與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情緒表達不同。
3. 美片的敘事方式。
《雪人奇緣》采用的是美國公路冒險片典型的敘事方式,即離開-冒險-回歸三部曲。如《獅子王》、《瘋狂外星人》《尋夢環游記》等等,不論主角動物還是人,背景是外星球還是墨西哥,都是一樣的整齊劃一的冒險三部曲,在冒險的途中還會有明顯的矛盾沖突,隨著故事的發展,沖突也會愈加激烈,最后達到最高潮時正義消滅邪惡,這樣一環扣一環的敘事是美國動畫電影一個相對固定的模式。在影片《雪人奇緣》中,小藝因為爸爸的去世不知道如何與家人溝通,已經造成了情感上的分離,遇到雪人后決定送雪人回家是行為上的離開。一路上的冒險是不斷與波老板和扎拉博士斗爭,并在麓橋上最激烈的戰斗中將博士消滅。而最后的回歸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小藝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帶著媽媽和奶奶去樂山大佛旅行,阿俊從臭美的手機少年變成有擔當的男子漢,波老板更是幡然悔悟,認識到雪人就應該屬于喜馬拉雅雪山。
三、結語
《雪人奇緣》是東方夢工廠成為中國全資公司后推出的第一部電影,致力于向世界講述中國自己的故事,在充滿中國元素的以中國家文化為核心的故事中融入了美國文化,將兩種文化成功糅合,才能引起不同背景的觀眾的共鳴。電影的全球文化融合已勢在必行,我們應該在堅持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多元文化的融合,用外國民眾聽得懂的方式講述中國的故事,才能向外界傳遞中國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梁釗華,趙麗玲.電影《功夫熊貓3》的中西文化融合[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7( 03).
[2]李可文.美日動畫電影情感表達方式差異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