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銳
摘要:現階段,物流運輸是整個物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物流運輸的整體費用占整個物流費用的50%,物流運輸是“物流第三利益”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合理地使用相關的模型對物流運輸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結合運輸貨物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物流運輸路線以及貨物運輸的方式,盡可能地選擇運輸時間最少、運輸路徑最短、運輸速度最快的運輸路線以及方式,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并且合理地組織貨物的配送,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物流運輸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降本增效;降本模型;物流成本
在平臺型物流企業當中運輸經濟學模型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目前,在對物流成本進行控制的過程中,大多數采用作業成本法。通過對企業會計進程嚴格地核算來有效降低物流運輸產生的成本,這是大部分物流企業適用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物流運輸降本的運輸經濟模型研究
在物流運輸經濟學當中,對運輸規模經濟、密度經濟以及網絡經濟的模型進行了詳細闡述,表明了物流在發展過程中的相關規律,所以在物流發展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相應的經濟管理模式,這樣才能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時產生的成本。對于平臺型物流企業需要加強在運營過程中對數據的分析,結合數據分析的結果對企業運營成本進行指導,通過采用客觀規律,而不是用主觀評價的方式來有效解決物流企業運營過程中成本控制產生的各種問題,真實反映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優點以及缺點。在對成本進行管理的時候,合理選擇物流運輸經濟學的方法,這樣可以對平臺型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形成更加符合企業發展的降低成本費用的管理體系。例如,在對平臺型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規模型經濟主要展現的是企業成本的具體情況,能夠對企業成本控制進行宏觀的把控。
二、物流業降本增效的實際意義
首先,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提高物流運輸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減少運輸過程當中的資源浪費,更好地促進物流運輸企業健康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滿足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畢竟我國資源消耗大,對于環境的污染較為嚴重,所以保證物流企業實現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能夠更好地符合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理念。其次,就我國目前市場競爭的情況看,有效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運輸成本,能夠更好地促使物流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從古至今,對于同樣的貨物,人們喜歡用低廉的價格買到質量好的商品,在運輸的過程中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能夠提高物流運輸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傳遞更多的社會資源。再次,從資源的綜合利用角度來看,物流公司的經濟效益提升能夠促使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勞動組合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勞動效率,促使我國經濟轉型。最后,從物流企業內部的情況來看,提高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工作效率,能夠降低貨物運輸的成本,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好地促進物流公司的發展。
三、成本控制現狀
我國物流企業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主要是受到電商行業的推動,但是企業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物流企業的誕生能夠更好地促進貨物的運輸,幫助其他企業發展,將更多的勞動力投入到生產的過程中。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但是并沒有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對其進行落實,這樣就無法發揮管理體系的作用。并且物流企業對于供應鏈成本的控制了解比較少,并不能合理地對物流運輸過程中的費用進行控制。在物流企業中采用供應鏈物流一體化的成本控制體系,能夠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解決成本控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所以目前物流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還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嚴格落實供應鏈物流一體化的成本控制體系,這樣不僅能夠降低物流運輸過程中的費用,同時還能夠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物流運輸降本的運輸經濟模型的實證與應用
(一)利用現代物流技術加快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
物流企業的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是物流企業完成降本增效目標的基礎。浙中地區物流企業必須要升級物流技術,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在運輸方面,應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支持推廣采用廂式貨車、專用車和其他物流專用設備,充分利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作用,構建高效完善的物流管理模式,利用GPS、GIS等相關技術實時追蹤和獲取貨物信息,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在倉儲方面,努力提升物流企業倉庫的自動化水平,包括分離、托盤式自動化倉庫。實現倉庫的智能化運營,節約倉庫中因人力搬運所產生的成本,為物流企業降本增效、加快實現物流現代化和標準化。
(二)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
首先應該加強對物流運輸工具的選擇,因為不同的物流運輸工具優缺點以及物流運輸的價格都不相同,所以,需要結合貨物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運輸工具,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物貨出現損壞以及丟失的情況,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在運輸過程中選擇不恰當的物流運輸工具,不僅會增加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同時還可能導致貨物在運輸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質量問題,給物流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不恰當的運輸方式選擇,主要表現為三種:放棄水路運輸選擇走陸地,選擇運輸距離過短的大型船舶和鐵路。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降低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應該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物流運輸工具,貨物性質的不同,運輸工具的選擇也會不同。通常情況下,在進行長距離的、大批量的國際貨物運輸的時候,主要采用水路進行貨物流運輸;對于價值比較高并且具有較小體重的貨物來講,一般是選擇航空運輸的方式;如果貨物是超限等級在4級以上的,則需要選擇鐵路運輸的方式;對于航空運輸過程中限制或者是禁止運輸的貨物,則可以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運輸方式。
(三)網絡經濟判斷模型
隨著我國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通過對物流運輸網進行優化的方式來對網絡流量進行均衡控制。根據分析樣本物流公司當中具有的8個物流基地以及9個周轉運輸網絡來看,可以根據物流公司自身的情況對8個主要的運輸網絡進行優化處理,在優化的過程中主要是選擇控制網絡判斷模型來進行,在第1輪循環完成之后,則可以對網絡均衡值進行控制。通過合理使用網絡經濟判斷模型,能夠對企業的運輸成本進行控制,嚴格優化物流運輸過程當中的網絡流量不均衡性,樣本物流企業的運輸量以及運輸成本,都能得到均衡性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物流企業運輸網絡的經濟性,但是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導致物流企業均衡性的下降,并沒有達到優化之前物流企業的流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