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較小初高學生更易發生安全事故,威脅著幼兒身心健康,為杜絕幼兒園安全事故,各幼兒園有必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探討了如何引入“互聯網+”技術開展并創新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以期為廣大幼兒園提供安全管理工作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幼兒園? 安全管理? 創新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73-02
前言
當前,各幼兒園為確保幼兒的安全,本著為幼兒安全負責的原則制定并開展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計劃,發揮了一定效果,但因技術限制,重視度仍有待提高,所進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大都以限制幼兒行為、介入教師教育等方法來開展,效果有局限,很難達到預期管理目標,安全事故的防范仍不到位?;ヂ摼W技術作為新型技術,在諸多行業領域中都有廣泛應用,將其應用于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勢必會給管理工作帶來全新的活力。
一、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幼兒教育成為了現階段教育的重點,但是由于幼兒缺乏安全觀念,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就成為了幼兒園工作的重點之一。但是由于部分幼兒園設施不到位,房屋相對老舊,活動過程容易存在安全隱患,狹小的空間也容易導致幼兒在跑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再加上一部分幼兒園的體育設施年久失修,都容易導致幼兒發生危險,最終造成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程度下降,家長與幼兒園矛盾加深。
同時,部分教師在幼兒安全方面的理念科學程度不高,工作重心落在教育工作中,忽視了幼兒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幼兒園的幼兒年齡多處在3-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避險概念,好奇心較重,如果監管不到位,極易發生危險。不僅如此,由于幼兒教育有限,一些幼兒園雇傭的教師不具備幼兒教師資格證,尤其在民辦幼兒園中,保育員等資格證書不齊全,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指導教師的教育行為,幼兒園本身也沒有完善的安全制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做到有據可依地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安全監管,也是導致幼兒安全管理有漏洞的原因之一。
二、“互聯網+”時代幼兒園安全管理策略
1.幼兒園器械、設施設備的安全防護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場所,其中的設施設備必須要進行安全防護以保證幼兒在幼兒園內的活動安全。比如說運動器械平臺上必須要有防護欄,圍墻要有護欄,樓道臺階要有護欄。防護欄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幼兒的安全,防止幼兒進入危險區域或者是從高處跌落等,但是設置不當的護欄也可能成為奪命陷阱,比如2013年某地一女童在滑梯上玩耍時不慎卡在滑梯的欄桿內無法移動,2014年一男童試圖穿過幼兒園圍墻護欄時被卡住頭部,2015年也有兩位兒童在玩滑梯時被護欄卡住脖子,幸好這些事故當中的兒童都沒有因為事故而失去生命。這其中很多因素的影響中比較主要的是國標上不是很嚴格,比如JGJ39和GB19272,其中GB19272中規定護欄和扶手的高度應當大于700mm,小于950mm,但沒有對間距做出具體的要求,因此留下安全隱患,因此最好將護欄的間距控制在225px以內。從這個角度來說,關鍵是要對幼兒園的器械、設施設備進行重點的安全防護,確保幼兒可以在幼兒園內安全地玩耍。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給安全帶來了技術支撐,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如何解決幼兒園器械設備等的安全防護問題,如果幼兒園的器械、設施設備等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都沒有保障,無論多么先進的安全管理技術都是零。因此要考慮在優化幼兒園建筑設計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從基礎著手給幼兒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再去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來構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體系。
2.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智能化的安保系統
(1)設置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幼兒園安全情況
幼兒園的監控設立要在完善的社會調查基礎之上進行,要在參考公安部門建議及其他幼兒園監控設施設立方式來進行。同時,利用多種多樣的渠道對幼兒園管理人員、幼兒家長等的意見進行收集,讓監控系統與家長關注點、幼兒園實際安全工作等進行有效的結合,合理設置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幼兒園的安全情況。尤其是幼兒園的上課場所,還有諸如游戲場所、午休場所、運動場所以及各大通道與出入口等區域,都涉及一定的安全隱患,僅僅通過人工巡查、設置安全標語等方式來進行管理,是很難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的,而互聯網技術支持下創設的監控系統就能有效監控幼兒行為、各安全事故隱患點情況,更高效、精準地開展安全工作。
比如,首先,幼兒園要在各區域分別設置監控,尤其針對幼兒園出入口、活動室以及休息室這三大重點區域更要進行24小時監控,而安保人員僅需要坐在監控室中就能一覽幼兒園安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設立嚴格的門禁系統,利用先進的人臉識別系統,對于進出幼兒園的幼兒進行自動錄入出入記錄,保證幼兒出入安全。再次,在進門處設立監控系統,確保幼兒園周邊環境安全。
(2)建立智能警報系統
幼兒的安全管理主要歸責于幼兒園,但其他諸如當地公安部門、醫院、安保、消防部門等的參與協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故幼兒園還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智能報警系統。首先,在廚房、樓道、倉庫等位置設置消防警報器、煤氣檢測器等,實時監測各監控盲點區域的情況。其次,將各種警報器與當地接警中心進行聯網,一旦幼兒園出現火情、煤氣泄露等情況,立即由警報器直接報告給各相關部門,以快速處理危險,保障幼兒安全。
各個項目相輔相成,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安全監管系統,讓互聯網技術在幼兒園的安全管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讓家長對安全監管系統更加認可,提升幼兒園安全防范水平,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度,推進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3.借助互聯網技術打造安全信息交互平臺
幼兒園安全管理不僅僅只是保障幼兒在園內的安全,更要考慮到幼兒在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故幼兒園可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打造安全信息交互平臺,實現安全管理在幼兒學習、生活中的全面滲入,打造安全防范網絡,實行聯網群治制度,實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委派安全監督員實施經常性巡查。當前,部分幼兒園已以“幼兒安全”為核心建立了校園網、微信公眾平臺,或是組建了微信群、QQ群,拉入幼兒園職工、家長,形成了家園互動平臺。在這些平臺上,幼兒園將上傳幼兒園安全管理規章,為家長提供安全咨詢,確保幼兒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多方位落實。例如為了方便巡查員的巡檢,某幼兒園采用某公司的“釘釘系統”,手機上使用該系統即可對幼兒園的安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系統當中的安全隱患排查中的校園安全監督欄目中,逐項檢查幼兒園的安全督查登記表,表中記錄的是幼兒園安全設施設備,設施設備安全性檢查等信息,發現隱患立即通過系統上傳給教育機構的相應平臺上。
在打造該信息交互平臺時,幼兒園要重點建設以下幾個板塊:其一,消息傳達板塊。即將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安全建議等內容生成消息條,發送到互動群或互動平臺,并提醒家長查閱,督促家長了解安全管理并自主加入到該項工作中。其二,互動板塊。家長對幼兒安全很關心,對幼兒園如何開展安全管理、自己又將如何參與安全管理也很關心,所以確保家長能與幼兒園進行直接、高效互動是十分必要的。在這一板塊中,幼兒園要向家長傳達每一位幼兒在校的安全情況,而家長也可通過這一板塊向教職工尋求幫助,或提出建議與投訴,由相關教職工及時作出反饋。
4.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也是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幼兒園可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安全教育工作質效。首先,幼兒園可建立園內安全管理網站,上傳安全制度、安全教育案例視頻、安全教育活動方案等,提高教職工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并指導教師如何從多角度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其次,利用智能教學設備開展安全教育工作,轉變工作模式,將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教學視頻為傳播方式的趣味化教學方式,如播放動畫版的安全宣傳片,“小羊與小猴在教室里玩玩具,突然教室因電線短路而發生火災,小羊十分害怕,小猴靈機一動,用水打濕袖子,掩住口鼻,然后彎腰低行,最終帶著小羊逃了出去?!边@樣的動畫片不僅能調動幼兒興趣,還使其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識。另外,還可將枯燥的文字宣傳內容做成圖片、視頻等上傳到家長群中,讓家長更樂于閱讀和學習,切實提升家長的安全意識,引導其做好對幼兒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互聯網+”時代幼兒園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項
互聯網時代下的幼兒園安全管理要注意堅持教師理念的轉變與改革有機結合,在提升軟硬件設施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安全管理素質,確保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互聯網技術在幼兒園安全管理當中的引進是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創新嘗試,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活動當中,進一步促進幼兒園安全管理的進步,改善傳統的幼兒園管理理念,要求教師的安全管理觀念的不斷提高,對于新技術的引進有合理、科學的認識,幼兒園要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讓信息技術在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當中的運用更加順暢。同時,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平臺搭建等事宜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幼兒園在后臺管理方面要選取專業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在此基礎上對相關參與的員工進行積極性的調動,讓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到幼兒園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當中來。
不僅如此,互聯網時代下的幼兒園安全管理要堅持信息技術與工作流程的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工作的時效性,在信息化的幼兒園安全管理過程中,技術是支撐管理進行的基礎,流程是管理的需求,只有將技術與流程進行有機地結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幼兒的安全,實現管理效能的進一步提高。
四、“互聯網+”時代幼兒園安全管理的意義
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應用愈發普及的大背景下,在幼兒教育領域現代技術的深化應用是提升幼兒園品質和家長信任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提高幼兒園辦學水平的重要方式方法。從現代幼兒教育的要求來看,幼兒園想要更好地發展,更深層次地開發可利用資源,就要從為幼兒服務出發,聯合家長、教師、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因素來進行,讓幼兒教育及安全管理突破傳統空間、時間等各個方面的制約,將辦園效益最大化。因此,互聯網技術是幼兒園未來安全管理創新發展的需求,是教育教學管理、家園溝通平臺、校園安全管理、遠程資源共享等的有效途徑。
互聯網技術的有效運用,與傳統的幼兒安全管理方式相比,有更好的轉化和帶動作用,幼兒園要緊抓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不懼挑戰,結合自身辦園的實際情況,更新設備,提高教師觀念,讓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教育生活當中,最終構建讓家長放心,讓教職工滿意的幼兒園。
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能為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便捷,各幼兒園需明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并積極引進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具體來說,幼兒園可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智能化的安保系統、借助互聯網技術打造安全信息交互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安全教育,以此從硬件、家?;?、安全宣傳等多角度來切實落實安全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陳小濤.幼兒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8):115.
[2]朱宏月.幼兒園安全管理“三化”模式的創新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9(19):32-33.
[3]蘭少敏.優化安全管理? 營建平安樂園——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有感[J].名師在線,2019(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