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增意 駱清霞 耿江濤 胡翌丹
【摘 ?要】智能時代呼喚著對高職院校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文通過在藍墨云班課平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對翻轉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實證研究和評估。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藍墨云班課
1.翻轉課堂模式簡述
翻轉課堂是過去二十年間在世界范圍內新興的主要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自學新內容,回到課堂上在教師的輔導下參與討論,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在這種模式下,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問題的學習,使學習更加靈活、主動,參與度更強。基于移動互聯網教育平臺的推出使得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順利實現。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
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這樣不但能夠實現教育內容的不斷創新,還便于教師展示授課領域中的各種新知識新技能。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的學習環節為:
(1)教師利用課前導學案(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利用學習資源實現泛在自主學習。學生是自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在學生完成“任務單”時,可以根據需要反復觀看“微課”等視頻學習資源解決困難,并通過自測體系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
(2)學生在完成了課前學習任務后,課堂的重點轉變為知識內化這一創新模式。教師采用“問題引導、項目研討、團隊協作、展示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拓展能力。
(3)經過課堂知識內化及教師指導之后,學生完成課后編程作業,通過進一步的編程實踐,提高程序設計能力,并在習題課上展示個人或團隊合作學習的成果。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評估與實證分析
3.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評估方法
客觀而言,采用藍墨云班課平臺進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通過大數據應用技術和信息手段,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數據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進行采集分類,實現課程與教學資源評估、課程學習行為(在線使用)與學習效果分析,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但現階段因課程的數據量不大,故相對僅有簡單的教學活動報告和學情分析的客觀數據。為彌補上述分析的不足,又采用了問卷調查形式。經過教學團隊多次協商討論后自編問卷,問卷經初測并做適當修改后成為問卷星系統內的正式問卷。再由教學團隊的教師以班級為單位,課程后期對授課班級以課程作業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由學生通過微信在問卷星平臺回答,有效問卷達到100%。
3.2 評估結果與實證分析
(1)教學活動參與度與出勤率。從藍墨云班課平臺提供的教學活動參與度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組織的各類學習活動參與度情況,其中出勤率(簽到活動)平均達到96.3%,參與過程性測試活動達到80.8%,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占84.4%,這些客觀數據表明學生對各教學環節的參與度較高,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課程簽到率表明,即使是最低的出勤率也達到了90.7%,這對學習基礎薄弱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動力的民辦高職學生而言殊為不易。
(2)學生總體和個體的學習過程性評價。從學生總體學習經驗值的獲得方式可以看出,班級所有學生查閱教學資源獲得的經驗值占比61.78%最高,考慮到學生在課后每查閱一次教學資源(如思維導圖)僅獲得1個經驗值,學習完成一個微課視頻僅獲得2個經驗值,而班級學生學習教學資源的總經驗值達到17065,這一結果表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泛在學習收到了顯著的成效。另外,還可以看出,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出勤、參與教學活動及完成作業合計獲得的經驗值占比也達到37.3%,說明學生主動學習、各項教學環節的參與度較高。
從優秀學生(個體)經驗值報告則展示了班級最優秀的洪同學的學習過程軌跡。在他的經驗值構成中,參與活動的占比38.7%很大,說明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很活躍,并且他對于教師發布在云端的學習資料都是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完成學習,同時保持了全勤,所以他最終獲得全班的最好成績也合情合理。
(3)學情分析。從優秀學生的學情分析雷達圖可以看出,洪同學在查閱資源、作業/小組任務、測試、投票問卷、頭腦風暴和簽到6個過程評價維度上表現突出,全面超過優秀同學經驗值(系統定義優秀同學經驗值為:經驗值超過班課總經驗值 80% 的同學的平均經驗值)。與之對應的落后學生的學情分析雷達圖則表明,鐘同學在作業/小組任務、測試、和頭腦風暴3個過程評價維度上差距較大,教師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歸因分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困難,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4)問卷調查結果分析。①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活動調查。從使用的課堂教學模式效果看,高達96.2%的同學認為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其中58.5%的同學認為幫助很大。從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形式調查看,也僅有3.8%的同學不愿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其余96.2%的同學愿意參加各類形式的教學活動,說明采用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
②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對教師教學的綜合滿意度調查表明,高達98.1%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滿意,其中非常滿意的學生達到58.4%,沒有對教師教學不滿意的學生,說明教師在教學改革的艱苦付出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而在學生學習情況的自我評價中,多達32.1%的同學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比較認可。綜合而言,達到了教有所長,學有所得,教學相長的目標。
4.結語
在藍墨云班課平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學生評價、問卷調查及平臺記錄的每位學生的所有學習行為數據和客觀反映出的學生學習狀態,可以看到,基于智能云平臺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使師生高效地溝通交流,不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師的教育教學也有很大幫助,實現了教學改革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徐婉珍,李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程序設計類課程中的實踐與反思[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41(S1):213-217.
[2] 蘇小紅,王甜甜,張羽,張彥航,趙玲玲.基于大班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7(07):54-62.
[3] 楊蘭娟,陳萍,陳融,潘林,袁志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以《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6,38(S1):146-149.
基金項目:①廣東省教育廳2019年度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2019GKTSCX152); ②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校級質量工程重點項目(SWZL202001);③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校級教研重點項目(2018JY07)。
作者簡介:匡增意,副教授,碩士,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常務副校長,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管理;
駱清霞,助教,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教學管理室。研究方向:實踐教學管理;
*通訊作者:耿江濤,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華文與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研究方向:大數據應用技術。
胡翌丹,副教授,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非通用語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