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瀾

摘 要: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是深化職業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它在助力云端學習中所起的強大作用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教育信息化對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影響,為職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提供強力支持,為不同需求學習者學有所獲提供新模式,為課堂教學在虛實融合中開展探索新途徑,為職業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共享優質資源。
關鍵詞:資源庫;云端學習;“互聯網+”;職業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2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主持建設的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以下簡稱鐵道信號資源庫)項目于2017年4月在智慧職教平臺上線,2019年11月獲得教育部國家級資源庫立項(項目編號2019-48),該資源庫聚焦高速鐵路信號發展新技術,圍繞鐵路信號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以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學校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標準》為依據,建設了滿足不同時空學習需求的資源中心,搭建了“能學、輔教”共建共享可監測的學習平臺共有音視頻、PPT、圖片等各類資源5 000余條。各職業院校和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自主學習和在線輔導答疑等工作,使學生和社會學習者不受時空的限制,能通過云端開展知識技能的學習。
一、資源庫助力云端學習方案
為更好地服務于云端學習,鐵道信號資源庫建設團隊多措并舉,短時間內通過提升資源庫的使用便利,使得資源庫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
(一)免費開放課程學習資源
1.通過主持校和參建校的學校官網、官微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免費向職業院校學生、教師和廣大企業員工、社會學習者開放所有的學習資源。
2.搭建鐵道信號資源庫官微公眾平臺,持續推送資源庫資源更新、使用方法、課程搭建等信息。
3.通過鐵道信號資源庫官微公眾平臺廣泛宣傳各校的使用經驗和成功案例,使得大家進一步了解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在云端學習如何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成立在線支持服務團隊
1.成立多個在線支持服務團隊,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隨時為師生們解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2.制作資源庫平臺使用方法、在線課程直播技巧、個性化課程搭建步驟等小視頻,通過不同方式推送給教師,解除資源庫使用的后顧之憂。
3.通過騰訊課堂等方式為教師開設直播課堂,專題講解如何制作微課、如何利用資源庫題庫組織在線考試、如何利用資源庫課程資源進行在線教學的課程設計等。
(三)搭建更多個性化專業課程
1.組織資源庫建設團隊,利用零碎時間,迅速補充完善部分缺失的課程資源,不斷豐富素材庫。
2.依據鐵路信號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鐵路企業信號崗位技能要求以及不同地域的各鐵路局集團使用的不同型號鐵路信號設備,組織全國各參建校利用素材庫資源搭建更多的個性化課程。
3.前期建設完成的標準課程和新搭建的個性化課程形成圍繞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課程體系,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四)新增內容齊全的在線慕課
1.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MOOC),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中的標準課程可以很方便地在慕課平臺上生成慕課。
2.慕課可以讓學生在云端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開展自主學習,依托資源庫增加內容齊全的幕課是支持云端學習的有效手段。
3.將慕課學習和課程學分認定、課程成績考核等有機結合起來,輔以教師遠程指導答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式選擇。
(五)完善服務留學生的雙語資源
依托于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外國留學生也可以同步參與課堂學習,“雙語資源庫+課程直播”是留學生遠程學習的首選。我們通過增加外語字幕、重新配音等方式,完善了鐵道信號資源庫的雙語資源,為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留學生開設了《軌道交通漢語》《列車運行自動控制系統維護》等多門專業課程。
通過多途徑的努力,2020年2月全國各職業院校開展云端學習以來,《鐵道信號制動控制》資源庫課程門數、用戶數和日志數激增,我們對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資源庫使用數據如表1,用戶數變化如圖1,課程訪問數如圖2,數據均來源于智慧職教數據中心。
從以上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以往我們注重于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但不夠重視推廣使用,或者說因為硬件設施和教育觀念的限制,推廣應用的成效不明顯。居家學習現實情況,卻迫使職業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等更新觀念,客觀上推動了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使用,使得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加快了步伐。
二、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對現代職業教育的影響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概念,為信息化支撐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2]。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為職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提供強力支持。職業教育終身化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構建“學習—就業—再學習—再就業”的終身教育模式,使得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其次是構建一個相互融通的大教育體系,即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相互銜接,使得學習者可以在不同教育類型之間靈活轉換。職業教育終身化服務滿足了高速發展的現代經濟對人才的動態需求,同時也滿足了人們不斷提升自我、追求教育公平的需求。在這一發展進程中,職業教育的終身化服務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撐,數字化、顆?;瑹o處不在的海量學習資源使得終身學習更易于實現。
二是為不同需求學習者學有所獲提供新模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2020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教育部《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廳函〔2019〕20號)要求,針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在職職工及應(往)屆畢業生等高職擴招生源教育教學,堅持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堅持寬進嚴出。面對如此龐大、工學結合、動態變化、高度異質群體的終身學習需求,僅僅依靠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顯然無法達成目標。職業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為學校應對不同需求學習者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實施提供了新模式。
三是為課堂教學在虛實融合中開展探索新途徑。職業教育的突出特點是讓學習者習得職業相關知識和崗位基本技能,只有在真實場景中通過反復練習,方能達成。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校中廠、廠中校可以搭建部分真實場景,但仍不能滿足龐大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在虛實融合的云端空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職業教育信息化根據學習者在教學環境、職業場所、虛擬場景中的學習規律,借助VR、AR等虛擬仿真技術,搭建虛實融合的“真實”場景,學習者可以與教師、同伴、行業專家、虛擬助理等在云端開展互動學習,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將是未來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四是為職業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共享優質資源。我國職業教育由于歷史發展、地域分布的影響,東部較為發達,西部比較薄弱。《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教學資源包含課程素材資源和師資隊伍資源?;ヂ摼W可以存儲海量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信息交換不受時空的限制,信息傳輸速度快、成本低,基本可以覆蓋所有不發達、偏遠的地區;高水平的師資可以通過互聯網為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學生開展遠程授課。因此,職業教育信息化能有效地改善職業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局面,并促使其逐步形成基于“互聯網+”的職業教育均衡發展新生態。
三、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傳統關系被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職業教育信息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是當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三大趨勢之一。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是為滿足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效率、豐富教育教學手段需求而建設的集成化網絡數字教學資源。它提供面向專業(群)和課程的知識資源體系,涵蓋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標準、課程標準、職業技能證書和教學研究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規?;蓱谩⑹袌龌茝V傳播,是深化職業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1]。
參考文獻:
[1]王婧潔.基于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研究[J].學園,2018(29).
[2]韓錫斌,陳明選.互聯網+教育:邁向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學習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