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體育部 北京 100024)
核心素養培養是國家育人目標具體化的頂層設計,我國教育部正式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件(教基二[2014]4號),提出準確把握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著力推進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改革,即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
形體訓練通過身體訓練素質與展現優美形體與姿態,培養形體美、氣質美。可以培養更加成熟和穩定的自我意識、主觀意識、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經過訓練的學生更容易增強自信,體現良好氣質,參加社會實踐積極性更高,易融入社會。
通過探討學生經形體訓練及參與體育賽事經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揭示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提升作用,通過藝術體操、瑜伽訓練、民族舞蹈、健身舞蹈等形體訓練,進而指導女大學生進行科學化的健身,為提高女大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提供參考依據,促進女大學生品德、形態與氣質的提高。
俱樂部開設該訓練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于長期帶領學生堅持業余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通過體育比賽隊員們展示感受到了成功的體驗,提高和激發了參與訓練的運動興趣,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以此促進核心素養行為與品德的形成。
俱樂部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品德、形體、形象、禮儀和高雅氣質,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律力、審美力和創新力,使之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懷。開設了藝術體操、瑜伽練習、民族舞蹈、健身舞蹈等多種形式形體與氣質訓練教學課程,提高俱樂部在女大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的有效性、特殊性、直觀性與示范性。俱樂部主要突破了以下幾個教學難點:教學目標形體美、教學組織團體美、教學動作表現美、學生品德心靈美與學生氣質高雅美。
學生素質與職業素養是通過日常行為與學習表現所呈現的,形體訓練課程是對形體塑造、提升對美的認知、培養良好品質的重要課程與主要渠道。將素質教育融入形體訓練當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提升學生素質品質,就要充分了解實際需要與學生對課程效果期待。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達到教學目的與教學效果。
很多學生課余時間基本都用在學習知識上,與他人和社會缺乏必要、充分的交往與接觸,當步入開放的大學生活階段,他們強化各種能力培養,追求時髦得體著裝,但卻沒有認識到用符合禮儀要求的方式表達自己更為重要。綜合修養的提高可以大大豐富禮儀修養的內涵,提升禮儀品位,并使禮儀水平不斷提高,將道德認識與道德實踐統一,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本文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為:北二外德藝舞蹈俱樂部代表隊員——形體基本功訓練加編制不同類型的舞蹈形體訓練成套動作分組進行訓練,參加全國或北京高校健身舞蹈大賽(時間:為期17周34學時的舞蹈形體訓練)——舞蹈形體成套動作訓練及參加體育展示比賽對女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
本實驗研究選取俱樂部代表隊為實驗對象,代表隊員均來自各專業的普通大學生。以高校開展形體訓練課程對女大學生核心素養影響為研究重點,采用文獻綜述和通過為期17周的形體訓練及賽后體會感受調查的方法。
進行為期17周的形體訓練和通過體育比賽展示,采用本文編制的形體訓練成套動作,參考比賽感受體驗,測試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情況,進行效果分析。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期刊網、CNKI、萬方等數據庫查閱2003年以來有關形體訓練方面以及大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相關文獻論文和書籍100余篇,根據學生的情況和俱樂部的時間安排和教師的工作計劃,參閱相關文獻,開展本課題研究。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俱樂部代表隊員為期一學期的舞蹈形體訓練課程及體育展示賽后體會感受調查的方法。通過發放問卷和學生訓練前后體會比較,調查問卷分別發放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調查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滿足社會學調查研究要求。

表1 調查問卷匯總
由于低年級學生進校剛開始接觸形體訓練,所以感覺有訓練難度,因為訓練效果很好,所以各種自信提升,核心素養提升感受很好。
高年級學生因為體育課不上了,只有業余時間訓練,比低年級鍛煉少了,故感覺訓練有些難度,但因為高年級學生有一些社會經驗,并形成一定的自我認知意識,所以有些同學回復核心素養提升意識沒有低年級同學那么顯著。
經過一學期的業余的時間進行形體訓練和經歷體育展示比賽鍛煉后,多數學生們認為在身體形態、肌肉力量、身體狀況、精力狀況、自信心等方面有普遍提高,從而使其自信心不斷增強。提高了學生對同伴、對集體和社會的適應力及團結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3)教學實驗法。
①選擇設計教學內容,落實創新教學措施
通過俱樂部長期帶領學生探索形體教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課上及課余的練習內容與方法,認真做到了訓練有計劃、課課認真練、階段有檢查、測驗有記錄、互幫共提高,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練習。
②精益求精的認真傳習,優雅漂亮的動作表現
根據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在學習動作初期提出要讓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動作美的形象特征,促進學生的動作了解;在改進動作階段,提高學生動作把控能力。
為讓學生動作做得美,教師應重視學生身體素質訓練,尤其是關節的靈活性、柔韌性、肌肉的控制、力量的訓練,關節的靈活性好,關節運動才能靈活多變,相互協調,肌肉控制能力強,動作才能正確定位,保持優美姿態的固定形象,才能提高學生完成動作的能力。
③形體舞蹈俱樂部人才培養的成績與展示
俱樂部在2019年有43名學生獲得各種項目的獎項,如:2019年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健康活力大賽全國優秀教練員及首都高校第三屆瑜伽體式與集體瑜伽展示比賽最美教練員獎;2019年首都高校第三屆瑜伽體式與集體瑜伽展示比賽大會,學生女子雙人一等獎、學生男女混雙一等獎、學生大集體18名學生展示一等獎、教工組小集體展示一等獎、學生小集體6人展示二等獎、學生女子單人二等獎、三等獎;團體總分第二名等榮譽;2019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健康活力大賽健身操中國風民族舞蹈個人全能項目第2名(一等獎)和6名(二等獎)、中國風民族舞蹈系列規定動作集體項目3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2019年首都高等院校第四十屆藝術體操比賽三級徒手操第三名、三級紗巾操獲第三名、四級徒手操獲第三名、四級繩操第五名;2019年第四屆北京高等院校健身舞蹈大賽節奏體語規定套路《鈴鐺游戲》小集體第一名、排舞規定套路《冠軍》小集體第二名、街舞自編套路女子自編小集體第三名、體育道德風尚獎。
(1)編制了適用于普通高校女大學生的舞蹈形體訓練成套動作,對俱樂部隊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訓練和體育比賽展示感受體驗;
(2)通過教學及分析,證明形體訓練對學生核心素養影響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品德、形體、形象、禮儀和高雅氣質等核心素養的形成。
(1)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核心素養影響。
經訓練和比賽鍛煉讓隊員參加活動有不少收獲:如動作蕭灑、舉止適度、談吐幽默、尊重對方、愛護名譽、自尊心強,全面發展了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提高了思維力,培養了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消除學習所帶來的緊張、焦慮、疲勞等不良情緒,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證明形體訓練對學生核心素養影響有較好促進作用。
(2)當前形體舞蹈訓練課程存在的問題。
①學習目的的盲目性與娛樂性
學生對形體舞蹈訓練的認識不足,吃苦能力較差,自覺參與不夠主動,所以形體訓練的效果提升比較慢。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學生需要逐步認識到形體舞蹈訓練對未來走上社會就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②以模仿練習為主,缺乏理論指導與發展研究
因為學生的基礎弱,所以目前采用模仿練習為主,影響學生情感肢體語言的學習與表達,影響了舞蹈編排與創新、動作編排與創新。形體理論與肢體動作實踐的結合是今后課程建設和形體科研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③形體舞蹈俱樂部應增加男大學生
形體舞蹈訓練一直沒有增加男生,對教學訓練內容的擴展,舞蹈編排與創新都帶來了相當的局限性。增加男學生參加訓練客觀上會提高全體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舞蹈形體俱樂部的發展與影響。
④增加社會適應和健康生活的知識與內容
還應增加一些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現代禮儀、人際交往、健康生活、保健養生等常識,這有助于學生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人生態度融入社會。
⑤針對不同條件和心態的學生進行適度訓練
從問卷反饋來看,低年級學生因剛接觸形體訓練,所以感覺難度較大,因訓練效果很好,所以各種自信提升,核心素養提升感受強。高年級學生因不上體育課,平時鍛煉不多,有些也感覺訓練有難度;而高年級學生有社會經驗,已形成一定的自我認知,所以感覺核心素養提升不太明顯。因此,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設計有適當差別的訓練難度和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