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摘 要:自主管理是讓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自我規劃、自我規范、自我激勵。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許市中學(以下簡稱許市中學)經過13年的實踐與探索,總結了一套提高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機制: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為目的,通過打造團隊文化以提升學生的歸屬感、明確責任分擔以樹立學生的責任心、引入競爭機制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變他律為自律。實踐證明,這四部曲已經成為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徑,并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文章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中學生;自主管理;團隊文化;責任分擔;競爭機制;自我反思
一、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
自主發展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一個主要方面。唯有自主才有創造的欲望和可能,自主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有獨立人格的人。許市中學自2007年秋季始,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做到了課堂內外學習自主,校園內外管理自主。
讓學生主宰自己的目標、行為、時間,他們才會有更長久的優秀表現。關注每個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養,才能培養出陽光健康的下一代。
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許市中學的做法是做好頂層設計,以文化引領,用制度保障,辦活動推進,重評價落實。
經過多年的探索,許市中學總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四部曲。唱好了四部曲,學生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班級的主人、學校的主人。
二、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實踐探索
1.打造團隊文化——提升歸屬感
班級文化建設開始于小組建設,每年秋季開學,許市中學各班先將本班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平均分成六個小組。六個小組協商產生本班的班級文化、班級精神,再物化為班級logo、口號、班規、班級目標,以海報的形式展示出來,再以班級文化為核心進行小組文化建設。
為快速提升新班級的班級凝聚力,展現新班級的學生面貌,同時相互學習。學校每年9月18日左右都會進行全校性的班級文化巡展。班級文化巡展以班級為單位,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圍繞班級精神解讀班級文化設計的內涵,展示教室的相關文化布置,展示小組文化與班級文化的一致性,展現學生身上的精氣神等。
文化巡展活動有兩至三周的準備時間,目的是讓班級精神深入學生內心,這樣的集體活動可以鼓舞士氣,進一步內化班級精神。也只有在團隊競賽中才能更好地將班級精神內化為行為準則,形成班級凝聚力,提高班級學生的榮譽感。
2.明確責任分擔——提升責任感
自主管理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自主管理教育必須是面向全體的教育,讓所有的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于是,許市中學創設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自主管理機制,對班級事務進行分工,保證每個學生都是管理者,都負責一項具體工作的管理。
創建管理機構的前提:人人有事管。
許市中學要求將班級分成八個部門,這八個部門負責班級事務的方方面面,班長、學習班長、衛生班長、宣傳班長、安全班長、體育班長、生活班長、文娛班長,分別對應這八個部門,每組安排八個小組長(人人都是小組長),各部門負責人主抓對應的六個組長,小組長管理好本組成員的本項工作,并要求各自創設本部門(小組)的激勵機制。教師每天點評一次。
創設管理機制:事事有人管。
許市中學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目的是給學生示范,全員負責將事情做到位。而要想將事情做到位,必須有專人負責。具體做法如下。
(1)班級衛生任務平均分配。例如,153班有48人,于是153班衛生班長就將班級衛生區按班級人數平均分成48份,每個學生自由認領一份勞動責任區,并全天負責讓責任區的衛生達標,誰負責的區域沒有達標,就由誰整改,可以由責任人自己做,也可以由責任人創設機制激勵別人完成,后者更值得鼓勵,因為這樣會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2)根據九個學科設置學科代表,相對應地,每組設定八個學科小組長,每個人承擔一個學科小組長任務,也采取自由認領的方法,協助教師收發導學案、周末作業,組織課堂討論;督促其他同學用心學習,落實效果等。
由于是自由認領任務,大家做不到位時,都會心甘情愿接受相應的懲罰,也會誠心反思并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這樣,每個人有了明確的職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責任擔當。
對于學生而言,自己用心付出獲得的成果才會加倍珍惜。所以,許市中學的校園即使沒有一個垃圾桶,也不會有一片紙屑。因為人人都會珍惜自己的衛生責任區,會自覺維護它的整潔,哪怕是家長也不能亂扔。
3.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創造性
當今社會許多人詬病著高考制度,可是又緊緊地圍繞高考這根指揮棒在轉,還為此產生了很多服務行業。可見,評價制度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十分顯著。評價制度用得好,不但能激勵人向上,還能矯正群體行為。
許市中學不但有學校對班級的評價評比,班級內對小組也進行了評價評比,而且所有行為都有評價。班級內的評比內容包括八個部門的八個方面:課堂表現、學習成績、衛生、宣傳、安全、隊列隊形、寢室內務整理、文明禮儀。
實踐表明,只要學生哪方面有些懈怠,許市中學的教師就加強某方面評價的權值,每次都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課堂上,如果發現優生獨占展示舞臺,不利于全體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后進生的發展,教師就調整課堂參與的權值分配,優生展示一次加一分,后進生展示一次加3分,甚至優生第二次展示不加分,一節課下來,對子幫扶更加有效果了,后進生展示比例也增加了。將評價說成“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評評評,老師的法寶”一點也不為過。教師善加利用,能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評價的作用是亮化差距,明確不足,以利后進小組集體商議改進后迎頭趕上。班級每天都要好好地點評和利用評價的結果,例如,優秀小組及待進小組評選,優秀個人評選以及待進小組的集體懲罰,并商議每天用什么方式追分等。
學校每天都有學生會和值日行政對各班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并公示。班級也在每天的夕會上進行小組及個人的評價評比。在校園及班級內營造人人爭先,團體爭先的氛圍,弘揚正能量。
4.進行自我反思——變他律為自律
許市中學承接的對外培訓任務很多,除了省廳委托的國培計劃(九期校長培訓,一期班主任培訓),還有很多不同省份教育部門及學校的委托培訓,迄今為止已進行了98期的一周培訓。很多教師接受一周的培訓后,回去就信心百倍地做起了課改。做了一段時間后,詢問最多的是:學生不在乎分數怎么辦?
其實,這就涉及評價結果的運用。不同的教師對評價的結果有不同的運用。許市中學的主流運用是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及違紀后相應后果的承擔。要想讓學生在乎,評價細則的制訂過程很重要。如果是教師制訂,學生違反了,自然借口多,如果強制責罰,則會造成抵觸心理。教師要求班級各個部門協商出本部門的制度、評價細則及班規組規,再交由全班同學協商修改。換句話說,規矩由學生自己協商確定,執行也由學生選出代表執行。個人的責罰都由自己定,這樣就沒有人會抵觸了。
許市中學為統一各班進行自主管理的時間,特意在課表上將每天的班級管理活動作為一門課程開設,每天安排20分鐘于晚自習前進行。在夕會上,各班主任慢慢摸索出了班級管理會的流程,具體為:各部門點評一日情況—課代表點評一天課堂情況—各小組點評本組一日情況—自由發言(包括我評價、我反思、我建議、我表揚、我分享)。
許市中學的宗旨是讓每個學生經歷管理以及被管理的過程,體驗批評與被批評的感受,從而學會與人溝通,學會相互交往,進一步理解管理者,理解教師,理解家長。
所以,觀摩過許市中學的夕會后,湖南省教師發展中心國培辦主任黃佑生先生說,從許市中學走出去的孩子心理陽光,人格健全,他們能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絕對不會有因為同學關系、師生關系走極端的,而且許市中學的課改很好地解決了基礎教育中厭學率居高不下的頑癥。
當然,每天班級的事務繁雜,但又多是老生常談,學生通常不會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些行為習慣方面的小事,經常讓人糾結其中,難免瑣碎又耽誤時間。班主任要善于引導和調控,隔段時間調整內容,成熟后就要更多地利用一些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
自主管理最后都是自主教育與自主激勵,也就是說許市中學在改變著中學的育人模式。
許市中學一直致力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終身發展。13年的課改成果證明:學生自主地學勝過優秀教師耐心地教。13年的自主管理經驗證明:學生的自主管理與自我激勵勝過教師的管理與約束。
許市中學實行學生自主管理后,校園里沒有一個垃圾桶,卻找不到一片垃圾紙屑;學生人人都是衛生員,一下課就擦門、擦窗、擦展示臺、擦書架,擦完還看了又看,吹了又吹;即使中考離校,學生也會認真打掃教室、寢室,將各個角落收拾得一塵不染;大課間生龍活虎、個性張揚與食堂里的安安靜靜、干干凈凈相得益彰;課堂上學生自信展示、大膽質疑,儼然一位位學霸精英;自己管理班級事務,井然有序,正氣滿滿,人人都是主人,個個都像老師;晚自習不需要老師加班、晚就寢不需要老師送寢,無人賴床,內務整理一流,真正做到了發展學生,解放老師,師生關系和諧。許市中學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承辦校長國培班的鄉鎮中學,美譽度大幅提升,教育教學影響力逐年攀升。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民主與教育:一個中學教師對民主教育的思考[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3]魏書生.教育改革與素質教育[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1.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一般資助課題“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XJK016BZXX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何 軍(1974— ),女,本科,湖南省岳陽市第十六中學副校長,曾為湖南省岳陽市許市中學副校長,研究方向:學生德育、課堂教學及管理、教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