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瀟
摘 ?要:在面對初中學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我們要關注“未來”成長平臺的構建,畢竟學校是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畢竟學生是在儲蓄能力迎接未來挑戰。就當前的教育大環境而言,我們已經從關注“知識取向”改變為關注“能力取向”。作為初中英語教育者,我們要提升自己的觀察力、信息處理能力、感受力,展現出英語學科的價值,展現出英語的跨文化色彩。那么,在實現這些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如何才能定位我們的教育方向呢?筆者認為,就需要貫徹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主題。進而在一次次的課改活動中穩步前進,在一次次的創新過程中累加經驗。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培養;核心素養;方法
作為一線的初中英語教育者,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關注“生活”,我們要讓初中學生養成“用英語”的生活習慣,增長學生的生活見識,進而讓初中學生在用的過程中,感受到這種外來語言的價值,生成科學化的學習認知。我們需要關注“主體”,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強。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助學價值,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留白越來越多,再加上考試大綱的取消,學生可以和教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的整改活動。由此可見,當前的教育空間中,教師與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教師可以成為雙師型的教育者,學生可以成為素養型的學習者。在這樣的教育大環境中,我們該以什么理念主導我們的教學活動呢?筆者認為就是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把握現在,營造未來。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一、讓學生對英語生成興趣
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筆者認為,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學生想要參與進來。而讓充滿青春氣息的初中學生能夠參與某種活動,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興趣”。在與初中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他們雖然已經不是“稚童”,但是,我們仍然不必將他們當作大人來看,畢竟學生是在學習外來語言,畢竟學生缺少用語的語境,最簡單的口語交際活動對于初中學段的學生來說也缺少參與的機會。因此,學生更需要擁有興趣來作動力,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積極地互動,在課后以自己的需求為中心構建自主學習平臺。當然,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不是偶然的,它需要教師慢慢地養成。實踐證明,在學生擁有了學習興趣之后,他們自然會全身心到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之中。在這一方面,筆者的建議是,我們要利用好課堂四十幾分鐘的時間,讓初中學生靜下心來積極地品味英語學習的樂趣、品味英語文化。如學習身體部位時mouth、tooth、shoulder、back、knee、heart、leg、toes等等,教師通過學生“touch”進行比賽。另外還有月份學習時,學生扮演月份名稱,玩月份蹲。游戲中出錯的學生將被淘汰,最后留下的學生可以給予獎勵。如果面對的是初三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尋找寶藏給線索的游戲形式,使枯燥的復習課變得更有趣味。人們總是覺得初中學生是最叛逆的學生群體,但是,作為一線的初中英語教育者,筆者認為,學生會有怎樣的表現、會生成怎樣的認知,其實來源于教師,在我們構建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活動時,初中學生不僅僅不會叛逆,還會積極地感知英語信息,積極地設計自主學習活動。
二、結合微課模式創設英語情境
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我們更為關注英語學習情境的創設。我們希望借助情境來營造一種可以幫助學生生成強代入感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對于后期的學習活動生成親和感。我們希望借助情境的創設,來為學生開辟一個小小的純英語文化支持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在這種空間中生成“跨”的能力,擺脫“中國式英語”的影響,逐漸擁有用英語的能力。實踐證明,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融入其中的切入點也有很多。在這一過程中,筆者給出的建議是,我們可以積極地應用微課模式。如:將微視頻中的英語故事或者內容,按照分配好的角色進行情景對話,師生都置身在一個近似于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中。剛開始可以從簡單的微視頻模仿開始,教師要保證全員參與,多加練習,給每個學生公平的表演機會,讓學生大膽說英語。剛開始情景演練時,可以完全按照微視頻中的故事來,等學生對這種模式熟悉之后,師生再根據生活中的場景,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流利的對話,在多次活動之后,學生的口語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提升。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生成英語學習素養,我們就要做出種種改變,這種改變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需要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微課教學中,我們可以用短短幾分鐘改變學生的學習情態,讓學生最快速地接受學習信息,并且擁有更多的思考時間與實踐時間。
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動力
在幫助學生轉變為主動性的學習者的過程中,方法其實也是多種多樣的。筆者認為,我們不僅僅可以通過設計“趣味化”的學習活動來為學生提供動力。我們還可以不斷地完善自我,把自己樹立成學生的學習榜樣,讓學生通過“模仿”我們擁有學習的方向、方法。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作業設計方法,改變評價體系,進而促使初中學生生成更多的認同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在接受指導、建議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領。在這一過程中,筆者認為,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非常適宜的方法之一。通過應用語言、通過應用情境、通過應用合作互動,讓初中學生擁有苦學的動力。如,課堂中,“Im proud of you”“Youre the best”“Nice work”……或者一個充滿暖意的微笑、一個表示肯定意味的點頭,都可以表達出我們對學生的激勵和贊美之意,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由此可見,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師要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設置富有思考性的問題,營造一個歡樂、活躍的學習氛圍,使英語課堂探究活動充滿生機。期間,我們還需要利用學生對于我們的親和感,通過與學生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想學的學習者。
綜上所述,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既需要關注當下,還需要關注未來,我們既需要從“教”處著眼,還需要從“學”處入手。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建議,我們可以借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營造英語化的學習空間,打造共育的學習平臺,進而讓初中學生累加素養,生成能力。
參考文獻:
[1]葉愛琴;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探索[J];英語廣場;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