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美妃
摘? 要:英語學科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繁瑣,學生需要既在課堂中用心學習這些英語內容又需要在課外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這也使得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變得十分重要。隨著初中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需要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這樣才會體會到英語學科中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學能力;教學方法
1 保證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
1.1師生間構建良好關系
自主學習的開展需要建立在師生之間存在強烈信任感的前提下,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更像是一個可以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指導的朋友,在課堂上可以鼓勵和激發學生,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使得學生將學習作為一種享受,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確定學習的強度、學習的進度,體會掌握新知識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并且能夠更好的滿足教師所設置的教學計劃。此外教師還能夠在此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更為深入很有效。
1.2寬松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強化學生單詞和語法的記憶以及幫助學生讀通文章、解釋文章內容,在整堂課過程中,學生負責記筆記,完全沒有時間提出自己的質疑。而自主學習有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經理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間的討論,再由教師予以引導和糾正,深化學生的理解。并且在這種和諧、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充滿興趣,對于知識充滿渴求。不同的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不盡相同,在自主學習模式下,相對落后的學生會主動向優秀學生提問,尋求幫助,如此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互助,提升了優秀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調動相對落后學生的學習欲望,共同進步。
1.3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高質量的學習過程才能夠產生高質量的學習結果。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嘗試,然后根據學習結果肯定會否定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總結和改進,通過努力改正錯誤的方法,并逐漸提升自己的英語成績。自主學習的本身如同一種挑戰自我的過程,其如同挑戰游戲一般,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所以能夠受到初中階段學生的深度喜愛。
2 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
2.1 引導學生方法,提升教學趣味性
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具有自學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學生通過掌握學習方法,能夠自行將知識掌握,教師如果能夠提供給學生比較有效而且系統的學習方法就能夠讓學生做到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進行知識掌握,并且對于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讓學生的整過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探尋,讓學生從內心感覺到學習能夠變得輕松起來。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未來的語言學習過程中為學習其他語言提供一定的經驗和方法。就以英語學習為例,語言的學習要進行重復的記憶和不斷的訓練,注重單詞和語法的學習。在日常的學習中注重單詞的積累,并且能夠不斷的重復記憶,掌握了單詞就掌握了一半的英語學習,此外要學習英語語法,并且通過一些長難句進行學習效果檢驗。
2.2 加強對學生預習的引導
小學階段的學習大多都表現得極為被動,基本都是由教師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指導學生應如何去理解、掌握、運用這些知識。可以看到的是,小學階段實施的是教師完全掌控的教學,只要教師不繼續做出指示,學生的學習就會立即停止。等到學生升入初中時,往往早就已經習慣了由教師全權負責的教學,對于如何去進行自學,自學需要干些什么,自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問題,都是完全不了解的。基于此,教師在開始對學生自學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就要先重點向學生介紹自學,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令學生能夠順利掌握進行自學的相應方法,使學生逐漸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一般而言,預習可以被看作是自學的開端,教師要教會學生在課前去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來深入課本內容以發現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帶著明顯的目的來參與課堂教學。一方面,教師要根據課本內容來設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并確保預習任務能夠盡可能細化到某一個具體的項目,用預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對詞匯、句型、語法等進行重點深入,讓學生在課文閱讀和理解中發現問題并記錄下來,令學生能夠根據即將要開始的課堂教學來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學生能夠初步學會如何去進行自學。另一方面,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來解決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校驗,并在教學中穿插相應的自學指導,將各個環節的自學方法傳授給學生,以此為基礎來讓學生通過自我審視來發現最適合自己的自學方法。
2.3 明確師生地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生的意識
新課改施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掌握者,一時間很難接受師生角色互換這種情況,進而導致學生接受的仍舊是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學生英語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完全依靠教師的講授,一旦脫離教師,學生的學習質量便會急轉直下。鑒于這類情況,教師一定要明確師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比如在學習初中英語Dont eat in class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本節課的教學主旨和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創作一份英文教案,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小老師給其他同學講授這節課,教師只需要在旁聆聽即可,每個小組的學生講課結束后,教師給出相應的評價,并指出學生在講課的過程中的一些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同時,教師還可以圍繞本節課的主題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英文辯論,討論班級中的一些規則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在鍛煉學生英語口才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一舉多得。
3 結束語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下懂得應當如何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內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掌握英語這一門語言,提升英語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德. 淺論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J]. 文理導航(上旬),2018,000(004):24-24.
[2]黃娟. 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研究探討[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00(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