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君 高徐
摘? 要:幼兒基本運動技能的測評工具是當前幼兒動作發展研究的熱點,本研究以系統評述的方法,詳細介紹了美國4種幼兒FMS評估工具進行歸納和總結。研究認為:(1)M-ABC主要是檢測兒童運動技能發展中的延遲或缺陷;(2)PDMS-2用來測量粗大和精細的運動技能,側重于殘疾兒童的評估、干預或治療方案;(3)TGMD-2依據定性方面來評價整體運動表現,為遲緩的兒童制定方案;(4)BOT-2評估幼兒精細和粗大運動技能發展的工具,用來識別輕度到中度運動協調缺陷的個體。重點討論其在教育研究環境中的應用優缺點和常模數據的標準,為我國幼兒運動技能測評工具的理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早期? 運動技能? 測評量表? 評估工具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c)-0077-03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tools of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 is a hot topic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ldren's physical fitness. This study introduces four kinds of early childhood FMS assessment tools? in detail commonly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means of systematic review. The study found that:(1)Movement -ABC is mainly used to detect delays or defici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tor skills.(2)PDMS-2 is used to measure coarse and fine motor skills; It focuses on evaluation, intervention or treatment option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3)TGMD-2 overall motor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on a qualitative basis, and developing programs for the children who exhibit stunted motor performance.(4)BOT-2 is a tool to evaluate the fine and gross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it is us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with mild to moderate motor coordination defects. It focuse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s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the standard of norm data, and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tor skills assessment tools in China.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Movement skills; Measurement 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ools
3~6歲是幼兒基本運動發展的敏感時期[1,2]。如果該時期幼兒基本技能發展缺陷,那么后天在運動能力方面將受到負面影響[3,4]。關于國內幼兒基本動作技能[5-7]和對國外幼兒基本動發展一些研究[8,9],但其在美國幼兒測評工具上研究還不都深入,因此,本文旨在探討美國幼兒測評工具的潛在價值,為后續我國幼兒測評工具的研發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1? 美國主要幼兒測評工具
1.1 兒童運動發展測評
M-ABC[10,11],把重點放在檢測兒童運動技能發展中的延遲或缺陷。起源于兒童運動能力的Oseretsky發展量表[12],是對運動損傷測試(TOMI)的修訂。適用于4~12歲的兒童,共32項,分4個年齡組,每個年齡組包括8個測試項目,分別測量3個類別的運動技能:手靈巧性技能、拍球技能和平衡技能。測試時間20~30min,損傷評分,每個項目的評分等級為6分,其中5為最差,0表為最好。
測評工具優點:(1)適用歐洲部分國家;(2)跨文化、適用大樣本測試。缺點:(1)年齡范圍過大;(2)測試時間相對于測試管理所需時間少。M-ABC僅限于某年齡段以結果主導和過程評價,修訂后增加定性測試[11]。
1.2 皮博迪動作發育量表第二版
PDMS-2[12,13]是用來測量粗大和精細的運動技能,側重于殘疾兒童的評估、干預或治療方案。確定精細和粗大運動技能的平衡發展,識別技能缺陷。因此,它可作為一種研究幼兒測評工具。PDMS-2是原始PDMS(1983年版)的修訂。測驗包括6個部分:粗大動作4個;精細動作2個。從出生到6歲粗大動作測試包括:反應能力(8項)、固定性能(30項)、運動(89項)和物體操縱(24項)。精細動作測試包括:抓取(26項)和視覺—運動整合(72項)。
PDMS-2是一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標準化量表工具[13]。在美國兒童樣本是對20個州的標準化的測試,樣本考慮了身體的發育程度以及環境因素(如兒童的種族和族裔等)。本總評分是有6個子測驗的分數組成。測試采用0~2分3個評分等級,其已完成的技能2分、發展中技能1分和無技能0分。PDMS-2主要用于個人評估,但調整后以允許團體評估,測試時間45~60min。
PDMS-2測試進行了個別改進。首先,常模從美國到加拿大,更新到2003年。對其量表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和優化。使用圖表對各項任務進行了說明,在PDMS和PDMS-2之間的相關性為r=0.84,通過因子分析建立一個清晰的結構并在測試手冊中作了詳細描述。區分發育遲緩與發育正常的兒童,PDMS和PDMS-2是不能推薦的互換和跨文化使用,研究未發現PDMS和PDMS-2在4歲兒童等效使用的證據。在跨地域之間不可能開發文化敏感的評估工具。因此,在特定地區使用時必須評估工具的文化敏感性(印度的兒童樣本)。兒童FMS總體發育狀況與PDMS-2是充分一致。然而,依賴觀察者說明,需要對測試進行更徹底的標準化。PDMS-2是一種過程和結果為導向,也是一種規范和準則。
由于基本內容無變化,PDMS適合于評估基本運動技能。此量表特別針對3~4歲綜合運動技能發展中出現問題進行篩選。建議使用PDMS-2量表,以確定個別兒童在治療方案方面的優點和不足。
1.3 粗大肌肉群動作發展測評
TGMD-2[14]是依據定性方面來評價整體運動表現。為動作發育遲緩的兒童制定提高運動技能的方案。TGDM-2是 原TGMD(1985版)的修訂。年齡范圍3~10歲,測試內容包括身體移動(跑步、跳躍、水平跳躍和滑行);目標控制:球棒擊固定球、原地運球、接球、踢腿球、上手投擲和下手滾球。小孩每項須重復2次,測試時間在15~20min。
關于信度和效度已徹底進行了修訂,在美國數據中,常模樣本指標發生一些變化,如按年齡、地理、種族、性別和居住地;對子測試項目中增加了繪畫和下手滾球,取消跳躍運動測試;TMGD-2是一個過程和結果評價且有常模的測試。TMDG仍適合運動能力的評估[14]。
TMDG-2的優勢是評估中納入定性評價,其不足是不含穩定性子試驗。跨文化中使用目標控制評價是不合適的,尤其兩者都與棒球高度相關如擊固定球和上手投擲。
1.4 布尼氏動作熟練度測評
BOTMP和 BOT-2是評估精細和粗大運動技能發展的工具[15]。用來識別輕度到中度運動協調缺陷的個體。適用年齡為4~21歲,完整的BOT-2有53個項目,分為8個子測項目:精細運動7項、精細運動整合8項、手動靈巧5項、雙邊協調7項、平衡9項、快速跑和靈活性5項、上肢協調7項、力量5項,每個子測驗項目由易到難。BOT-2簡易版由14項內容組成,它是根據測試項目特征和標準化的數據進行構建,BOT-2的簡易版和完整版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r=0.8s)。測試內容由精細的手動控制、手動協調、身體協調組合和敏捷性等4種組合而成。測試時間:原版45~60min,簡版15~20min。本測評工具優點:(1)提供全面的評價;(2)運動行為;(3)運動活動;(4)辨別運動能力范圍;(5)輕度和中度弱智;(6)記憶能力困難的兒童;(7)測試儀器便利。
對4~5歲兒童的測量內容完善,擴大精細和粗大運動技能的范圍,BOT-2對個體協調障礙的測試有效性,輕度至中度智力缺陷和嚴重自閉癥/阿斯伯格氏障礙。BOTMP常用于適應性體育項目、職業治療和物理治療,在評估兒童的運動技能,特別是運動功能障礙的兒童。常模是于2005年初美國各州具有239個不同指標的1520名兒童數據收集。
2? 結語
總之,回顧了美國的測評工具后,發現其主要目標是尋找運動技能發展方面的存在一些缺陷。使用這些工具的大多數研究很少討論代表性發育兒童的運動技能發展的差異,而且大多數關于代表性發育兒童的數據都是由受過教育并且是檢測不規則運動行為的專業人員收集的。因此,同樣重要的是要對FMS的發展進行長期跟蹤,而我國在FMS相關研究上的力度依舊薄弱,并采取深思熟慮的措施來促進我國幼兒FMS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晨,羅冬梅,王榮輝,等.3~6歲學齡前兒童大肌肉群動作發展評價量表的研制[J].體育科學,2018,38(10):46-53.
[2] 莊弼,任綺,李孟寧,等.幼兒體育活動及其內容體系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5,22(6):64-70.
[3] 李靜,刁玉翠,孫夢夢,等.3~5歲幼兒基本動作技能與體能的關系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9,55(6):52-58.
[4] 張瑩,崔康麗,袁朝霞,等.幼兒動作的學習方式、特點及其機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0(6):170-176.
[5] 雷園園,周龍祥,王國祥.基于粗大動作發展的幼兒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案設計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44(1):122-126.
[6] 王歡,胡水清,李一辰,等.學前兒童動作技能與身體素質水平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9,55(6):46-51.
[7] 原雅青,劉洋,丁佳寧.布尼氏動作熟練度測試(BOT-2)在智力障礙兒童動作發展評估中的應用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體育科技,2019,55(6):14-20.
[8] 李博,劉陽,陳思同,等.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測評工具研究及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8,42(3):8-16,28.
[9] 辛飛,蔡玉軍,鮑冉,等.國外幼兒基本動作技能干預研究系統評述[J].體育科學,2019,39(2):83-97.
[10]Henderson S E, Sugden D A.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M].Sidcup, Therapy skill builders, Kent-England,1992:146-167.
[11]Henderson S E, Sugden D A, Barnett A.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2 Examiner's Manual[M].Harcourt Assessment,London,2007:1-5.
[12]Folio M R, Fewell R.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and Activity Cards[M].DLM teachers resources, AllenTexas,1983:108-117.
[13]Folio M R, Fewell R.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M].Examiners manual,Pro-ED, Inc, Austin-Texas,2000:84-86.
[14]Ulrich D A.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M]. Pro-ED, Inc,Austin, Texas,1985:12-13.
[15]Bruininks R H. Bruininks Oseretsky test of motor proficiency[M].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 Circle pines-Minnesota,1978:3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