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芙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同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學歷史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以及感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讓學生以歷史的眼光看待事件。本文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也為歷史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歷史;教學
當前教育部門更加注重初中歷史學習的深入,主要是由于歷史學科對于學生理解我國歷史文化,樹立正確的歷史考證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應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只有就這樣才能夠將歷史學科豐富的歷史內涵以及對歷史文明的發展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歷史,學習歷史,感受歷史,從而更好地學習我國歷史文化。
一、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
俗話說,讀史可以明智,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歷史學習能夠充分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考證觀,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與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老師不斷地凸顯歷史學科的文化內涵以及歷史文化價值,有助于學生緊跟時代發展腳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中國發展現狀。核心素養所包含內容較多,其中包含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自我發展能力,溝通能力,核心素養更加強調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二、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從當前教學現狀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多數的老師并未明確地了解歷史核心素養的主旨,對于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并不清楚。在教學時,無法使得核心素養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未明確自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并未真正體現歷史學科內容的本質特性。部分老師對于核心素養教學的認知僅停留于表面,在講解的過程當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在內容上并未融入關于核心素養的相關內涵,學生學習僅停留于知識層面,大多數的學生是為了獲得高分而進行死記硬背,老師也未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這都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指引教學
在教學之前,老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夠指引教學,以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僅可以指引教學方向,還可以保證課堂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堅持做到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教學目標的樹立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我們需要對歷史核心素養有深刻的了解與研究,嚴格遵循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目標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同時也要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切忌急于求成。在教學之前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從而根據目標開展相關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核心素養
老師是課堂的主要引導者,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都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在初中時期,我們更加注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而這個階段也是學習的關鍵時期,需要歷史老師熟練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情況、歷史教材、教學綱要等,借助明確的教學方向來開展教學,從而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逐步樹立學生正確的歷史觀,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歷史思維。歷史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學生通過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借助所學到的歷史文化知識,對客觀事件予以一定的判斷,對歷史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在看待事件發生的過程時,能夠更加科學準確,同時也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老師在講解鴉片戰爭時,學生會怎樣評價這場戰爭呢?學生是這樣評價鴉片戰爭的,鴉片戰爭使我國從封建社會開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同時也開啟了中國近代化。
(三)逐步提升歷史教師專業素養
從當前教學現狀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多數的歷史老師并不了解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無法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我們要加強歷史核心素養的普及力度,讓更多的老師熟練地掌握歷史核心素養要素的含義。老師在教學之前,要熟練地掌握新課標的基本內容,同時也要將教材內容熟記于心,緊跟時代步伐,逐步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次,學校也應定期組織相關培訓,讓更多的老師認識到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要性,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教育部門可組織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共同研究學科書籍,將理論中的歷史核心素養運用于實際當中。在實踐當中不斷地提高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認知程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是不相同的,我們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選用適合的學習方法,這需要教育部門對學生開展全面性的調查,了解學生內心訴求,根據學生內心訴求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歷史核心素養教學質量。
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歷史核心素養教學已經成為了當下我們關注的重點。新環境之下,初中歷史老師應充分掌握核心素養要素的基本要求,對學生開展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同時在歷史授課的過程當中,要堅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從歷史當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底蘊。
參考文獻:
[1]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 李小芬.? 文理導航(上旬). 2017(11)
[2]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 焦培東.? 新課程(下). 2017(08)
[3]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J]. 沈建珍.? 學周刊.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