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含
摘 要: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當前教育改革,提高學前專業教學質量的重點之一。舞蹈教學要向著“重審美、輕技術;重創編、輕臨摹”的方向發展,在課程結構以及教育理念方面做出調整,在夯實學生舞蹈基礎的前提之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J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02
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優秀的學前教育者,不僅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而如何做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將終身教育理念引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之中。尤其是在舞蹈教學之中,教育者開始關注對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不再將教育目光局限于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和標準性,而是要強調學生對于舞蹈這門藝術的理解和認識。與此同時教育的本身在于育人,學前教育專業更是培養教育者的搖籃,因此對于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文化、審美傳承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教育者開始以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來面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工作,以期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來更好的促進這門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以理念為先導,奠定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
相比于專業舞蹈專業而言,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是有所偏重的,因為其目標并不在于培養專業的舞蹈演員,而是要培養具備良好的舞蹈能力以及舞蹈審美能力的教師。所以在這方面教育者就要清醒的認識到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重點在于審美而非技術,當然這并不是說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舞蹈技術不重要,而是要強調其重要性是要略低于舞蹈審美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對于學生舞蹈審美能力的培養去提高學生啟發審美能力、審美意識和創造美的能力。
作為教育者而言,除了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重視審美之外,還要給予創編以應有的重視,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創造美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創編能力,教師要合理性的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臨摹,這也非常符合藝術本身的創造規律。任何一位優秀的舞蹈創編人員都是從臨摹開始的,但是教育卻要讓學生們養成擁有獨立藝術見解和藝術想象力的能力,否則學生們只會停留在臨摹的階段而無法實現自主的創編。在這方面教育者可以鼓勵學生臨摹的時候引導學生去深入性的分析舞蹈作品的細節,將整個舞蹈作品進行分解,激發學生們的藝術想象力。同時也要從舞蹈作品整體的高度去引導學生去深入性的思考,思考作品的立意、情感、思想等等,讓學生學會去駕馭和把控作品,然后逐步的將自己的藝術見解融入到不同的舞蹈動作之中,在既有的舞蹈作品的基礎之上進行再創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往往很多教育者將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果方面,喜歡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來審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但是這樣做會產生一個弊端,那就是很難發現學生學生學習成果與學習過程的必然聯系關系。因此,作為教育者而言應當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尤其是在舞蹈教學之中,更加要注重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理解和見解,關注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因為這關系到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的培養和提高,而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對于舞蹈動作的理解也關系到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
二、以科學為原則,構建良好的舞蹈課程體系
舞蹈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說舞蹈需要教育者和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能力,能夠承受一定的身體活動量,而且要將身體的活動以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由于學生通常沒有在入學之前接受過專業的舞蹈教育,而且相對于舞蹈專業的學生而言年齡也普遍偏大,在應對一些需要高柔韌度的動作時難免會表現出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安排課程方面,教育者首先要清楚的了解學生們的舞蹈基礎、身體狀況等等,合理的、循序漸進的安排課程。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于舞蹈的認識并不是很深,興趣也往往并不是很高,作為教育者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為了保證教育質量,教育者應當注重保持課程內容的時代性,選擇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舞蹈內容。保證了學生們的興趣,也就等于抓住了學生舞蹈審美能力提高的根本。另外在課程內容的安排方面教育者也要充分的注重創造性原則的把握,給予學生的創造力和創造精神以重點的關注。因為教育本就是一項育人的工作,試問如果教育者本身就不注重創造,那么其所培養的學生勢必也會在此方面有所欠缺。
在這方面教育者要有意的保證舞蹈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做到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真正的關注學生想要學什么,而不是教師應該教什么。這樣不僅能夠很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具備不斷提高自我和發展自我的能力。
三、以學生為核心,合理安排具體教學內容
舞蹈較比于其它課程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性還包括學生的親身參與程度較高,而由于學生在入學之前往往沒有良好的舞蹈基礎。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保護學生的身體不受到運動損傷的困擾,所以教師要在安排具體教學內容的時候合理地安排基礎訓練內容,如以節奏舒緩的古典舞為主要內容,先將學生的身體調整到一個可以適應舞蹈動作的狀態,讓學生去感受肢體語言與音樂之間的律動和交相呼應。在此過程中教育者要關注學生韌帶的承受能力,肢體的運動能力等等,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的強度、難度,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教育者就要拓展學生們的舞蹈視野,讓學生更多地去接觸不同的舞蹈形式,了解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和近期的能力上限。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豐富學生對于舞蹈的認識和體驗,幫助學生去更好的理解舞蹈,從而間接的培養學生的舞蹈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而在此后便要根據具體專業需求來進行教學,如要考慮幼兒舞蹈的特點,學前幼兒所喜愛的舞蹈類型等等。此階段教育者要結合前兩階段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積累,重點培養學生們的舞蹈啟蒙能力,讓學生逐漸開始適應未來的職業角色,調整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心態,幫助學生去定位自己在舞蹈方面的未來發展目標。
作為一名未來的學前教育者,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以及教育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和引導教育對象提高審美情趣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在舞蹈方面的編創能力,將學生培養成一名既具備“教”又具備“編創”能力的雙職業能力教育者,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也讓學生未來精彩的職業生涯得到了最基本的保證。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工作區別于專業舞蹈教學工作,作為教育者而言首先應當格外的明確這一點,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注重學生的審美能力、編創能力等等,要讓學生在具備良好的舞蹈基礎的前提之下更加適應學前教育者的角色,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之中更好的完成以舞蹈為媒介的學前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侯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質量的改革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
[2]張琳.舞蹈教學中的情感表現[J].學周刊,2014(23).
[3]劉佳.試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中國培訓,2016(6).
[4]王玨.高職院校舞蹈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